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安通艳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一小)


【正文】摘 要: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想方设法,多措并举,从激发兴趣入手,通过鼓励说实话叙真情,模仿教材进行作文,引导学生自我改文等策略加以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能力;培养;实践策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任。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一说起作文,就感到头痛。导致学生“说文色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他们没有体验到作文的成功,都是在不想写、写不出的背景下被动去进行的,加上效果差,没有成功感。因此,出现怕写、不想写也就好理解了。但作为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作文能力,又是我们语文教学必须得进行的语文实践。因此,我们改变教学方法,善于运用作文教学规律,以有效作文教学为载体,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入手,努力解决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想写,能写的这一目标。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高段作文,特别是六年级的作文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解决“我想写”的问题
  一个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其原因不是那件变简单了,而是“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之语),兴趣作动力,能战胜任何困难。写作文也是如此,也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为此,我们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当学生亲身经历了活动过程,体验了生活,就会有真情实感,这时再教师顺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活动过程和内心感受记录下来,学生就感到“有米可炊”,自然就觉得作文不再是难事,信心由此便增,这样就解决了“要我写”为“我要写”问题。当然,儿童由于个性不同,爱好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写作,哪怕写得“前言不搭后语”、“错字连篇”,都要积极鼓励、引导,不要用责备的眼光伤了学生最初那点兴趣,构筑起怕作文、作文难的“谈文色变”的作文门槛,让学生望而生畏。
  二、鼓励说实话叙真情,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真情实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鼓励学生说真话叙真情的良好举措。当然,也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作文的“活水”,即作文源于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抒写他们童真童趣,表达他们真情实感。首先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真实情感最能打动人心。
  三、模仿教材进行作文,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能选入现行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例子。因此,作文时,我们可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有效语言积累后,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
  四、引导学生自我改文,解决“写得好”的问题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但我们很多学生没有自我改文的意识,当然也没有方法和能力。他们大多认为,改文是老师的事,与他们无关。而我们知道,修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对作后的讲评、修改也同样要重视。讲评是作文教学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认真抓好讲评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批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便于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也可以搜集素材,为作文讲评作好准备。对于学生作文,除了老师批改,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互批互改,通过修改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作文批改中,经常是“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而我认为我们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授予修改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改文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实践训练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后要认真读,修改其中的字、词、句等,再定稿。其次要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在教师认真批注后,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最后在讲评课上,教师宣读范文,批改示范,再集体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从每年的期末成绩来看,学生作文能力的确有了很大长进。这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善于运用新课改理念,切实开展有效作文教学,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会改变学生不愿写、怕写作的尴尬局面,就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冬霞,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J].才智,2010年。
  [2]王凤兰,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
  [3]颜亚红,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J].考试周刊,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