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化学有效合作学习初探

【作者】 黄文华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教师所获得的“合作学习”培训不足,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不成熟,应试教育思想浓厚,缺乏有效的合作教学评判标准,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态度、技巧,原因是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各民族学生特点各异。合作学习对策:提高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意识和课堂掌控能力,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小组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科学评价合作学习。
  关键词:有效;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占95%以上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入学的学生分数较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下面我将合作学习在我校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个人对合作学习的对策建议总结如下:
  一、合作学习在我校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我校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教师所获得的“合作学习”培训不足,应试教育思想浓厚,化学教师也多是在比较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我们教师要接受合作学习的新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让我们获取足够的经验和技巧,如对学生进行分组,选择合适的问题用于合作学习以及效果评价。另外,合作学习在我国开展不多,其教育思想并未深入人心,教师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取足够的技能技巧。②缺乏有效的合作教学评判标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劣可以通过教师相互参与听课的方式进行评价,然而合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只布置合作学习的内容、目的、目标。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用的淡化使得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变得多样化。从总体上来说,合作学习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都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授课过程中,往往走形式化,教师只追求有讨论、有探究、有合作,而对于学习方式和效果则很少关注。
  (2)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技巧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平衡各合作小组的均衡性,必然会将性格各异、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编排在一组,但这客观上成为了影响他们合作的一个因素。首先,学生个体的差异使得合作学习的主导权由活泼、思维活跃的学生所掌握,这必然造成同一小组内各名学生的学习机会、表达机会、沟通机会不均等,反而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增加了合作学习的复杂性。其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虽然合作的技能和技巧被认为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但是,在同一个学习小组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不乐意与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合作,而且由于独生子女居多且民族特点、生活习惯各异,加之初中教育本身有较强的竞争性,使得学生之间相对缺乏合作的态度以及合作技巧,其结果就是在合作过程中,要么过于安静,要么过于吵闹,这势必影响了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效果。
  二、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的对策建议
  (1)提高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意识和课堂掌控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首先必须用新的课程理念给教师定位,同时,教师本身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使自己在教学中能自觉地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首先,要尝试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小组的讨论,此时教师需要转变身份,不给学生的学习小组同学压力,要倾听和鼓励每名同学发言。其次,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个组员,比如保证分组的公平性,不歧视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在课堂上要合理地分配时间,不能表现出对某一个小组特别的关注,而是要注意参与各组讨论,巡回指导。最后,教师必须积极的与其他教师或专家就合作学习的教学进行沟通,掌握合作学习的教学技巧,提升自己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就目前而言,比较适用于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即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多个层次,不同小组按其能力对各个层次目标进行合作尝试;异质合作,同质选学的教学,异质合作是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合作,同质选学则是在异质合作基础上学生的自由选择;导学讨论式,即通过导、学、议、结的方式,逐步推进;自学交流,即给予学生充分自由。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堂的掌控能力,选择各种模式创设不同教学方法。
  (2)课堂上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提高之后,合作学习才会产生明显效果。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特别是针对具有化学或应用化学背景的问题,通过资料搜集这个过程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其次,教师要结合日常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学会交流、辩论、倾听、补充、发言,同时在他人思考时自己也积极的进行思考,发现不足,为同组成员提供有效建议,以及培养学生明辨是非,有条不紊的阐述个人观点的风格。对于个别学生一些不好的倾向,对于小集体主义倾向等等,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对于不愿意参加各学习小组的学生,可以尝试让其单独活动,也可以通过小组游戏、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吸引其加入;对分歧太多的学习小组,教师要及时干预和引导。合作技能的培养,也可以结合探究式教学进行。总之,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是长期且艰巨的,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3)科学、合理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
  首先,合作教学的评价标准并不统一,因此教师必须在合作教学过程中,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并通过这种方式积极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兴趣。由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维度的,不仅要测评学生的知识成绩,还要注重对各个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小组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对小组的评价,教师对个人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但是总体上,教师应注重对团体的评价,因为过分注重个人评价,必然会淡化“合作”意识。只有把对团体的评价置于对个人评价之上,才能促进各个小组成员对合作学习认识的提高。其次,教师要注意合作评价过多、过乱、不公平的错误做法,而是要采取阶段性鼓励,努力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只要学生的合作积极性提高了,合作小组内各名同学就会形成相得益彰的状况,形成相互进步和相互鼓励的良好状态。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实现我校的办学理念:“成就山区各族儿女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合作学习[M]. 福建: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2]对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的认识与实践[J]. 江西教育, 200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