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反思

【作者】 王春梅

【机构】 (新疆兵团第六师军户农场学校)


【正文】初中化学由于学科特点,要用按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而新的形势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必须渗透新课程理念。为此,我们初中化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倡导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能够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自如地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具有深广的意义和价值。下面就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谈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清晰认识教学目标
  化学教师在每一个单元甚至每一个课时教学前,均应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达到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为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适宜决定了目标的达成度。在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中,化学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数学目标,以免目标过高不能实现或目标过低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或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低下,必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为了做好这一点,化学教师应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深人了解学生实际。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只重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目标,结果造成了高分低能、价值观缺失等问题。传统教学培养的人才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更像一部考试机器,教训是深刻的。为此,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应是全面的。
  二、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初中化学课程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傲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对话”不仅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流,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教师要将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情趣融合并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要将过多的“自我表演”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口头表达、讨论问题、发表见解都要到位。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多做暗示。
  三、问题情境设置科学
  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引发的,进而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作为探究式教学,不论在探究活动开始,还是在探究活动之中,教师都要善于创设符合探究内容的教学情景,使无形的“情”与有形的“境”有机融合,成为并部诱因,去诱发嵇触及学生的精棒需要,开启学习者心灵的窗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探究式教学活动之中。例如:在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组对比实验:(一)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二)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三)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让学生通过实验,比较三个实验的现象后决定用哪一种方法制取二氧化碳。这种情景的创设,改变了直接把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传递给学生的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而且当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时,他们对后面的学习兴趣倍增,再次激发了学习动机。
  四、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们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式形式多样
  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采用。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反思性教学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值得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去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