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有效互动在小学高段语文课堂中实现
【作者】 陈静媛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虎台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实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课改后的课堂,应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么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去准备去追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互动;互动方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实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经验告诉我们:“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改后的课堂,应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么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去准备去追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呢?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改呼唤充满生命力的创造力的课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心理学家认为:人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弘扬个性。学生应打破对权威的崇拜,而教师则应打破自我权威的崇拜。只有让学生明白老师也不是无所不知的,他们才敢提出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法;只有让老师明白在当今时代自己不应再是一桶水而应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才能降下自身的权威地位向别人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
有一次语文课上,我把“呆板”读ai bai,这时一位女同学怯生生的举起手,脸有点红,我示意让她站起来发言,她说了句“老师,这个词按照新的字典应读成:dai ban。”这时课堂静极了,同学仿佛都在等待着什么,我有礼貌的让这位同学坐下,并慈爱地对全班同学说“谢谢这位同学的提醒,这说明她认真听我讲课,也能够善于钻研,也能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意见,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向她学习,顿时教室一片掌声。正是学生的勇敢才使得教师的知识得到增长,也正是教师的民主才给了学生自信和尊严。我们应该在课堂中自始至终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环境、给学生以心理安全和精神鼓励,把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自信心确立起来。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更需要采用多种学习手段寓教于乐。例如: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八册《海底世界》第三自然段介绍了5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在教学时,我采用了综合性学习,使学生既能了解海底动物的不同方式、又能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看一看”:大海里的动物很多很多,每种动物的活动方式都很有趣,同学们想知道文中介绍了哪些吗?这样创设情境,引起共鸣。
“读一读”听同学们这么一说,海底世界真是有趣极了。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动物活动的,找出来读一读。
“演一演”:同学们读得都认真,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代表这几种动物作一个自我介绍。老师准备了几个动物头饰,你想表演哪一种动物就挑一个戴上。由此,就达到了凭借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进行语言转换,语言运用的练习,培养了语感,发散思维的效果。
“查一查”:同学们知道海底还有哪些动物?它们又分别是怎么活动的?让学生分工交流合作。在学生互动中增长了搜集信息能力、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培养了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还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更有利于教学在感兴趣的自由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关爱、激励、培养学生自信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在学习活动中,要关注倾听孩子们的心声,随时参与他们的讨论,做好向导,引导孩子们深入、细致地研究学习。
我在教学《元帅和小棋手》时,当学生在讨论为什么陈毅元帅明明输了棋,却要说“我赢了”,还“乐得泪水都流出来了”。这时班里有同学却提出“我觉得陈毅元帅更想赢棋,你看他下棋时居然要小卫平让他,如果小卫平让了他,让他赢了,他一定会很高兴,更加夸奖小卫平。”此时,我一下愣住了,随之面带笑容问道:“这问题提得真棒!谁能帮助他解决?”这时学生兴致一下子就来了,纷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而我也参与他们的小组活动。一个学生无意中提出的问题却变成了教师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源头,提问小学生得到老师的激励,更积极的参与课堂当中,其他学生有机会可以帮助他自信心更强,学习兴趣更浓。
三、创建开放而有活动力的语文课堂
在我长期高段语文教育教学中,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教学小学高段语文时候,我大多采用“师问生答”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质疑:备课是只考虑到教什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希望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却不考虑怎么教、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渐渐地他们的学习热情的就减弱了,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成为了一潭死水。我对自己的教学也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我该怎么办呢?带着困惑,我一方面加强学习,翻阅教学方面的书籍,观摩校内展示课等;另一方面积极向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请教,请老师听课、评课,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努力,我逐步创建了一个具有开放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
综上所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让我们创设更多的有效互动方式,让我们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姚志成;情境创设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教育评论;2001年01期
[2]激情演绎诗意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34期
[3]涂宗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体会点滴[J];江西教育;2003年23期
[4]张为民;小学语文生字组词书写练习[J];青少年书法;2003年1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互动;互动方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实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经验告诉我们:“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改后的课堂,应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么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去准备去追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呢?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改呼唤充满生命力的创造力的课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心理学家认为:人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弘扬个性。学生应打破对权威的崇拜,而教师则应打破自我权威的崇拜。只有让学生明白老师也不是无所不知的,他们才敢提出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法;只有让老师明白在当今时代自己不应再是一桶水而应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才能降下自身的权威地位向别人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
有一次语文课上,我把“呆板”读ai bai,这时一位女同学怯生生的举起手,脸有点红,我示意让她站起来发言,她说了句“老师,这个词按照新的字典应读成:dai ban。”这时课堂静极了,同学仿佛都在等待着什么,我有礼貌的让这位同学坐下,并慈爱地对全班同学说“谢谢这位同学的提醒,这说明她认真听我讲课,也能够善于钻研,也能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意见,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向她学习,顿时教室一片掌声。正是学生的勇敢才使得教师的知识得到增长,也正是教师的民主才给了学生自信和尊严。我们应该在课堂中自始至终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环境、给学生以心理安全和精神鼓励,把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自信心确立起来。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更需要采用多种学习手段寓教于乐。例如: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八册《海底世界》第三自然段介绍了5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在教学时,我采用了综合性学习,使学生既能了解海底动物的不同方式、又能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看一看”:大海里的动物很多很多,每种动物的活动方式都很有趣,同学们想知道文中介绍了哪些吗?这样创设情境,引起共鸣。
“读一读”听同学们这么一说,海底世界真是有趣极了。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动物活动的,找出来读一读。
“演一演”:同学们读得都认真,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代表这几种动物作一个自我介绍。老师准备了几个动物头饰,你想表演哪一种动物就挑一个戴上。由此,就达到了凭借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进行语言转换,语言运用的练习,培养了语感,发散思维的效果。
“查一查”:同学们知道海底还有哪些动物?它们又分别是怎么活动的?让学生分工交流合作。在学生互动中增长了搜集信息能力、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培养了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还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更有利于教学在感兴趣的自由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关爱、激励、培养学生自信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在学习活动中,要关注倾听孩子们的心声,随时参与他们的讨论,做好向导,引导孩子们深入、细致地研究学习。
我在教学《元帅和小棋手》时,当学生在讨论为什么陈毅元帅明明输了棋,却要说“我赢了”,还“乐得泪水都流出来了”。这时班里有同学却提出“我觉得陈毅元帅更想赢棋,你看他下棋时居然要小卫平让他,如果小卫平让了他,让他赢了,他一定会很高兴,更加夸奖小卫平。”此时,我一下愣住了,随之面带笑容问道:“这问题提得真棒!谁能帮助他解决?”这时学生兴致一下子就来了,纷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而我也参与他们的小组活动。一个学生无意中提出的问题却变成了教师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源头,提问小学生得到老师的激励,更积极的参与课堂当中,其他学生有机会可以帮助他自信心更强,学习兴趣更浓。
三、创建开放而有活动力的语文课堂
在我长期高段语文教育教学中,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教学小学高段语文时候,我大多采用“师问生答”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质疑:备课是只考虑到教什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希望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却不考虑怎么教、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渐渐地他们的学习热情的就减弱了,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成为了一潭死水。我对自己的教学也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我该怎么办呢?带着困惑,我一方面加强学习,翻阅教学方面的书籍,观摩校内展示课等;另一方面积极向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请教,请老师听课、评课,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努力,我逐步创建了一个具有开放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
综上所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让我们创设更多的有效互动方式,让我们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姚志成;情境创设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教育评论;2001年01期
[2]激情演绎诗意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34期
[3]涂宗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体会点滴[J];江西教育;2003年23期
[4]张为民;小学语文生字组词书写练习[J];青少年书法;2003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