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管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 蒋素华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双龙镇铧头小学)


【正文】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新一轮“新教材教法课堂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本市各县各乡镇都兴起了一股浓厚的课堂教学改革之风。但因为农村小学在教学设施等诸方面条件上的限制,使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迟滞不前。现我就自己在新程课改革中的一些体会谈谈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旨在抛砖引玉,请师传教。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念改革;质量提高
  《新课程标准》重在提倡课堂教学主体的转变。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完全是听众和配角,根本没有自己动手探索和动脑思考的机会,老师只是负责把自己的所学、所知、所想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展开思维开拓创新,这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原来的主体关系,让教师作课堂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能举一反三。
  1.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原来的教学观念
  1.1 教学目标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目标中,一般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影响。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性人才。思想教育并不只是语文、品德课的教育任务,而要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所以在注重本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1.2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只是机械的听众,每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老师讲课,这不但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也得不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程教学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老师适时加以引导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给他们在学习中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笔的机会,这样由学生自己得到知识更能记得住、记得牢、记得深。
  2.教学手段的优化
  以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农村教师只需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一把直尺就已足够应付了,而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就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合理运用现有教具外,还要充分利用简笔画、小黑板和自制教具进行教学,还要利用远程资源、收录机进行教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掌握,这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材的改革,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思考 ,原先的“满堂灌”和“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一种暂新的教学方法更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以及“目标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运用国拔教具、自制教具、图画卡片、挂图、远程资源、电脑课件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时,我利用电脑课件教学,通过创造一个在两家超市买同一品牌的牛奶的教学情境:在甲超市买一瓶这样的牛奶要1.50元,而在乙超市买这样一瓶牛奶要1元,在哪一家超市买比较划算呢?随后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认为,要想知道在哪家买牛奶最划算,其实就是要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随后我让学生小组探讨,合作学习,我在关键时刻加以点拨和引导。最后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促进下完成了这一节知识的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4.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教学方法更新的同时还要求原来的教学模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原来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复习——新授——练习——总结”老一套。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过程。例如采用情境教学法的课就可以采取“情境导入——小组学习——教师引导——师生总结”的教学模式,采用目标教学法的课就可以采取“提出目标——学生自学——老师点拨——实现目标”的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法的课可以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等等。总之,教学模式可以根据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教具准备而选择。
  5.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5.1 对教师自身能力的要求。实践证明: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要准备一桶水,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这桶“水”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死水”,而要求的是时时更新的“活水”,这样才能够使教育教学焕发生机,使学生能像鱼儿一样经常换水,吸收到新鲜的营养成份。教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社会要求。所以我们教师也要经常给自己补充营养,经常换水,例如加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查阅教育理论书籍等。这样才能变死水为活水,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
  5.2 对教师道德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一个教师道德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善恶是非分辨能力,如果一个教师的人品在学生心目中得不到认同和尊重,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甚至叛逆的情绪。那么,不管这个老师的学问多么好,在教学中也难以取得一个理想的教育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在农村小学的施行还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要在教学硬件设施方面进一步完善,教学观念、教育理论方面进一步加强学习,教师个人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改革才能在农村小学切实地得到落实、推广和施行,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