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运用
【作者】 唐富进
【机构】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张滩镇张滩九年制学校)
【正文】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环节,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可以说迎来了一个高峰时期,初中阶段的孩子们智力以及理解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飞跃式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要挖掘好初中阶段孩子们的潜力,就要关注好初中阶段的教育问题,在初中阶段中数学作为主要修习科目,不仅仅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来说有着重要的占比,对于学生们的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上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好的初中数学教育能够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展现不一样的光彩,而数学作为理科科目,培养学生们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十分必要,而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就是很好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阶段,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将变式教学及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变式教学;应用运用
初中数学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阶段中的孩子们的学习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对于孩子们的智力和情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是培养孩子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益阶段,所以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社会更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度,在教育环节过程中要更注重数学教育的发展,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可以说是培养孩子们逻辑思维的十分关键的环节,如何在实践的初中数学教育中应用好变式教学是本文探讨的关键点。
1、在变式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对于学生们来说,因为数学的逻辑性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数学老师的及时引导,数学教师比学生拥有更多的阅历和较为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及时的去让老师们在变式教学的训练过程之中,将自身的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传递给学生们。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阶段中,孩子们的思维不是特别的全面,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及时的有人去进行点拨,而数学老师作为教学的重要主体,指导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老师在学生们对于问题的关键点有所忽视的过程当中,教师的及时提醒有利于学生们在数学变式教学过程中对于变式的关键点更加重视,变式教学的效率有所提升。
2、在变式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出发点
初中的数学教学始终是以教与学为关键点的,在实际的变式教学的过程中,出发点始终应该是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变式教学对于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数学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但是变式教学的教育阶段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融入到实践的数学教学计划中的,如果学生们的基本的数学知识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掌握,就一味的去进行变式教学,那么不仅仅是变式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们原本的数学基础也会变得不扎实不牢靠。而一味的强调知识却忽视了变式教学,就会使得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阻碍,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变式教学融入到实践的数学教育过程中,要及时根据学生们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安排适合的阶段进行教学。
3、在变式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教授适合的解题技巧
首先从条件出发的解题变式小技巧,条件是解题过程中实际题干所已知的信息,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变式小技巧,就是指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将问题中的已知有效信息进行整理变形,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方程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可以用图形表示,或者图形中的有效信息可以变成数字表示,让学生们在不同形式的呈现方式中对于实际的数学知识有着更深的理解。
其次是从问题出发的解题变式小技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题目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题目练习过程中,如何阅读理解好题干,了解问题也是变式教学的重要内容。从问题出发的解题变式小技巧,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要从题目的问题出发,以此为依据进行变式解题。通过有效的问题的变形让问题在题干中变得更容易让学生们理解和接受,实际上这种方式的变形,是在培养学生们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归纳、整理有效信息的过程,并且让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将这些有效信息进行灵活运用,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变式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会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最后是从整体出发的解题变式小技巧。从整体出发的解题变式小技巧是初中数学变式教学过程中比较通用的一种变式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从整体出发的变式小技巧又叫做交换变式,就是将问题中的部分信息中所给定的问题和条件进行交换,逆向思维,去让学生们进行逆推,从已知的条件推出未知的结论。例如已知⊙O,⊙O直径AB的值为12,点F位于⊙O之中,线段AC与⊙O交与点E,∠FAB=300,∠ABC=1200,且FC与BC互相垂直,点C为垂足。证明:FC=CE·CA。
在此题中主要是在考察学生们对于圆的切线、垂线等知识的掌握度,在实际的变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题目中的需要证明的,看作是已知内容,进行逆向推导,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已知去知晓未知,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有不一样的思路。通过这种变式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们逆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有不一样的思考路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束语: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变式教学的重视需要进一步提高,变式教学实际上是在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看待问题,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发挥好自身所担当的职责,在实际的题目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从问题、解题方式等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们去自主的进行变式教学的训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要根据实际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标准,进行相关的教学进程的调整。同时在数学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好学生们的教学反馈,通过整理学生们的教学反馈,更加及时、充分的了解好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运用好变式教学能够及时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浦伟康.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探讨[J].学周刊,2015,(30):84.
[2]李世春.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训练[J].科技创新导报,2015,(16):17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变式教学;应用运用
初中数学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阶段中的孩子们的学习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对于孩子们的智力和情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是培养孩子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益阶段,所以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社会更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度,在教育环节过程中要更注重数学教育的发展,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可以说是培养孩子们逻辑思维的十分关键的环节,如何在实践的初中数学教育中应用好变式教学是本文探讨的关键点。
1、在变式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对于学生们来说,因为数学的逻辑性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数学老师的及时引导,数学教师比学生拥有更多的阅历和较为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及时的去让老师们在变式教学的训练过程之中,将自身的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传递给学生们。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阶段中,孩子们的思维不是特别的全面,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及时的有人去进行点拨,而数学老师作为教学的重要主体,指导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老师在学生们对于问题的关键点有所忽视的过程当中,教师的及时提醒有利于学生们在数学变式教学过程中对于变式的关键点更加重视,变式教学的效率有所提升。
2、在变式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出发点
初中的数学教学始终是以教与学为关键点的,在实际的变式教学的过程中,出发点始终应该是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变式教学对于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数学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但是变式教学的教育阶段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融入到实践的数学教学计划中的,如果学生们的基本的数学知识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掌握,就一味的去进行变式教学,那么不仅仅是变式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们原本的数学基础也会变得不扎实不牢靠。而一味的强调知识却忽视了变式教学,就会使得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阻碍,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变式教学融入到实践的数学教育过程中,要及时根据学生们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安排适合的阶段进行教学。
3、在变式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教授适合的解题技巧
首先从条件出发的解题变式小技巧,条件是解题过程中实际题干所已知的信息,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变式小技巧,就是指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将问题中的已知有效信息进行整理变形,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方程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可以用图形表示,或者图形中的有效信息可以变成数字表示,让学生们在不同形式的呈现方式中对于实际的数学知识有着更深的理解。
其次是从问题出发的解题变式小技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题目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题目练习过程中,如何阅读理解好题干,了解问题也是变式教学的重要内容。从问题出发的解题变式小技巧,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要从题目的问题出发,以此为依据进行变式解题。通过有效的问题的变形让问题在题干中变得更容易让学生们理解和接受,实际上这种方式的变形,是在培养学生们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归纳、整理有效信息的过程,并且让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将这些有效信息进行灵活运用,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变式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会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最后是从整体出发的解题变式小技巧。从整体出发的解题变式小技巧是初中数学变式教学过程中比较通用的一种变式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从整体出发的变式小技巧又叫做交换变式,就是将问题中的部分信息中所给定的问题和条件进行交换,逆向思维,去让学生们进行逆推,从已知的条件推出未知的结论。例如已知⊙O,⊙O直径AB的值为12,点F位于⊙O之中,线段AC与⊙O交与点E,∠FAB=300,∠ABC=1200,且FC与BC互相垂直,点C为垂足。证明:FC=CE·CA。
在此题中主要是在考察学生们对于圆的切线、垂线等知识的掌握度,在实际的变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题目中的需要证明的,看作是已知内容,进行逆向推导,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已知去知晓未知,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有不一样的思路。通过这种变式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们逆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有不一样的思考路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束语: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变式教学的重视需要进一步提高,变式教学实际上是在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看待问题,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发挥好自身所担当的职责,在实际的题目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从问题、解题方式等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们去自主的进行变式教学的训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要根据实际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标准,进行相关的教学进程的调整。同时在数学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好学生们的教学反馈,通过整理学生们的教学反馈,更加及时、充分的了解好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运用好变式教学能够及时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浦伟康.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探讨[J].学周刊,2015,(30):84.
[2]李世春.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训练[J].科技创新导报,2015,(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