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意识培养
【作者】 陈 垚
【机构】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张滩镇奠安小学)
【正文】摘 要:简便计算在小学数学的运算中,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对数学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简便计算可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活跃,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进行计算的时候,能够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效率。但是在传统教学简便计算的过程中,对简便计算并没有重视起来,所以教学的效果不太好。所以,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意识,让学生通过简便计算,提高自己数学运算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理解算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通过简便运算,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了达到教学的任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学生能够学好简便运算。本文将结合多位数的加减法和乘法方面的知识,来进行探究,为培养学生的简便运算的意识提出几点建议。
一、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理解,掌握简便运算方法
在计算数学题的时候,小学生因为掌握的知识还不够丰富,所以他们在解题的时候,一般都会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进行解答,在了解了这个特点之后,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将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立良好的背景。比如,在通过乘法进行简便计算吗,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视角提出问题。比如,学校要给元旦表演的学生购买服装,上衣需要57元,裤子需要43元,已知参加表演的人数有42人,那么为买这批服装,学校需要付多少钱呢?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路简单明了,但是计算的方式却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将裤子和上衣分开计算,最后加在一起求和,用算式表示就是57×42+43×42,而另一种计算方法就是,先算出一套服装的价格,然后根据人数算出总价,也就是算式(57+43)×42。教师在学生得出两种解法之后,让学生将这两个算式进行比较,学生在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两个算式得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但是前面一个算式算起来比后面一个算式要复杂的多,计算起来也容易出错,后面一个算式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也更加快捷。可以发现,这类计算题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实用性是很强的,而且如果让学生自己来解答,学生也会发现有两种算式,而且能够轻易地发现两个算式的利弊,这对于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无疑是很有帮助的。除了联系实际生活,教师还需要借助典型的“错题”,来进行更好的教学。具体来讲,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交流沟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探究,对简便计算有更深的理解,不断掌握计算的技巧。对于学生最容易做错的题,教师要对这些题加以熟悉,给学生展示这些题,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并在自己的思考之中改正错误,最后达到不会再犯同类错误的程度,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
二、教学中注重利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体会,培养学生兴趣
在具体教学的时候,有的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这是不太可取的,教师教学时要尽量采取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对简便计算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借助儿歌加以教学,将要传授的知识点变成一首儿歌,学生读起来会感觉比较顺口,这样学习起来会顺畅不少,计算的时候也会使效率提高。比如,在学习括号和加减运算的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括号外为减和除,打开括号要变号”,这样会让学生对括号的知识更加深刻,这样教师教学自然也会更加高效。除此之外,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简便计算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给学生讲解的方式是否能够为学生接受,学生学习起来是否感兴趣。所以,学生对简便计算进行近距离的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学习了关于除法计算的一些简便计算方法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练习1800÷50,很多学生看到这个题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将50分解为5×10,然后再通过1800÷5÷10,其实这个题目有另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提示,让他们通过商不变的知识来进行思考,学生就会发现(1800÷50)=(1800×2)÷(50×2)=3600÷100=36。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就可以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简便计算的技巧,感受其快捷高效的特点,进而会有意识地利用简便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因为学生学习的个性比较强,所以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他们简便计算的意识,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给他们出一些相应难度的题。
三、加强练习,拓展学生思路
数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为了巩固教学效果会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来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练习题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学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样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不能得到提高,也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将很多知识混淆,计算也容易出现错误。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安排练习的时候,要尤其注意结合学生的要求设计练习题,在掌握知识之后,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对问题加以解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计算,教师教学的压力也会大大减轻。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习题时,可以将学生常常犯错误的题作为课堂练习的对象,让学生再一次计算,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对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学生下一次做题时减少错误率。同时,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在计算168+357+232+443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先不要动笔,先思考一下怎样计算才能最简单,学生在思考之后可以得到答案:(168+232)+(357+443)。学生自己思考之后,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一眼发现其中的简便算法,提高运算的效率和速度。目前课本中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简便计算习题,这对学生掌握基础的简便计算规律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只靠这些题目,还不能够解决学生练习时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简便计算的变式题,退款学生的思路和视野,让学生通过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对要计算的式子进行观察和判断,最终提高运算的简便程度。
综上所述,简便计算对小学数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重视对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习题和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实际,来加强学生的理解,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简便运算的兴趣,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布置习题,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通过简便计算的方式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提高运算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红梅.小学数学简便极端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3(S2).
[2]赵久波.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现代农村科技,2015(15):62.
[3]王毅.关于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体会[J].内蒙古教育,2015(14):51.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理解算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通过简便运算,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了达到教学的任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学生能够学好简便运算。本文将结合多位数的加减法和乘法方面的知识,来进行探究,为培养学生的简便运算的意识提出几点建议。
一、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理解,掌握简便运算方法
在计算数学题的时候,小学生因为掌握的知识还不够丰富,所以他们在解题的时候,一般都会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进行解答,在了解了这个特点之后,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将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立良好的背景。比如,在通过乘法进行简便计算吗,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视角提出问题。比如,学校要给元旦表演的学生购买服装,上衣需要57元,裤子需要43元,已知参加表演的人数有42人,那么为买这批服装,学校需要付多少钱呢?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路简单明了,但是计算的方式却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将裤子和上衣分开计算,最后加在一起求和,用算式表示就是57×42+43×42,而另一种计算方法就是,先算出一套服装的价格,然后根据人数算出总价,也就是算式(57+43)×42。教师在学生得出两种解法之后,让学生将这两个算式进行比较,学生在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两个算式得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但是前面一个算式算起来比后面一个算式要复杂的多,计算起来也容易出错,后面一个算式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也更加快捷。可以发现,这类计算题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实用性是很强的,而且如果让学生自己来解答,学生也会发现有两种算式,而且能够轻易地发现两个算式的利弊,这对于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无疑是很有帮助的。除了联系实际生活,教师还需要借助典型的“错题”,来进行更好的教学。具体来讲,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交流沟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探究,对简便计算有更深的理解,不断掌握计算的技巧。对于学生最容易做错的题,教师要对这些题加以熟悉,给学生展示这些题,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并在自己的思考之中改正错误,最后达到不会再犯同类错误的程度,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
二、教学中注重利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体会,培养学生兴趣
在具体教学的时候,有的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这是不太可取的,教师教学时要尽量采取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对简便计算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借助儿歌加以教学,将要传授的知识点变成一首儿歌,学生读起来会感觉比较顺口,这样学习起来会顺畅不少,计算的时候也会使效率提高。比如,在学习括号和加减运算的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括号外为减和除,打开括号要变号”,这样会让学生对括号的知识更加深刻,这样教师教学自然也会更加高效。除此之外,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简便计算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给学生讲解的方式是否能够为学生接受,学生学习起来是否感兴趣。所以,学生对简便计算进行近距离的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学习了关于除法计算的一些简便计算方法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练习1800÷50,很多学生看到这个题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将50分解为5×10,然后再通过1800÷5÷10,其实这个题目有另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提示,让他们通过商不变的知识来进行思考,学生就会发现(1800÷50)=(1800×2)÷(50×2)=3600÷100=36。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就可以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简便计算的技巧,感受其快捷高效的特点,进而会有意识地利用简便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因为学生学习的个性比较强,所以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他们简便计算的意识,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给他们出一些相应难度的题。
三、加强练习,拓展学生思路
数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为了巩固教学效果会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来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练习题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学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样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不能得到提高,也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将很多知识混淆,计算也容易出现错误。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安排练习的时候,要尤其注意结合学生的要求设计练习题,在掌握知识之后,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对问题加以解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计算,教师教学的压力也会大大减轻。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习题时,可以将学生常常犯错误的题作为课堂练习的对象,让学生再一次计算,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对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学生下一次做题时减少错误率。同时,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在计算168+357+232+443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先不要动笔,先思考一下怎样计算才能最简单,学生在思考之后可以得到答案:(168+232)+(357+443)。学生自己思考之后,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一眼发现其中的简便算法,提高运算的效率和速度。目前课本中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简便计算习题,这对学生掌握基础的简便计算规律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只靠这些题目,还不能够解决学生练习时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简便计算的变式题,退款学生的思路和视野,让学生通过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对要计算的式子进行观察和判断,最终提高运算的简便程度。
综上所述,简便计算对小学数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重视对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习题和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实际,来加强学生的理解,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简便运算的兴趣,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布置习题,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通过简便计算的方式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提高运算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红梅.小学数学简便极端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3(S2).
[2]赵久波.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现代农村科技,2015(15):62.
[3]王毅.关于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体会[J].内蒙古教育,2015(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