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巧借游戏教学优化小学美术课堂

【作者】 于桂萍

【机构】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城关小学)


【正文】摘 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美术学科因为能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意思维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利用游戏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有效方法,为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游戏;教学创新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这种要求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往往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内容丰富多样的游戏教学方法成为新时代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一些教学设备来营造游戏化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小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下完成美术内容的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小学美术游戏化教学。
  一、游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活动作为儿童认知事物的有效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美术知识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怀有愉悦的心情。与此同时,在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好奇心的影响下,使得学生能够对美术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在游戏活动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课堂的美术知识学习当中去,使得学生在美术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取美术知识,强化对学生审美和想象力的培养。?
  (二)有益于学生人格的建立健全?
  小学学习作为学生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学生未来的人格和综合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美术学习作为小学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游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环境中领略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通过游戏教学能够转变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枯燥无趣性,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教学游戏的具体策略
  (一)运用游戏开展教学导入
  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学游戏进行合理的教学导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经历了课间十分钟的活动之后,让他们马上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学习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们单凭自身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就需要美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最喜欢接受的方式就是做游戏,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添加一些小游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美术教师设计的游戏内容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关。
  (二)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加强理解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普遍不高,所以教师进行游戏化教学时,应利用游戏情境提升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体会和感悟能力,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比如教师在进行“繁忙的大街”内容的教学时,这节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小学生能将自己脑海中大街的情景描绘出来,小学生的具象思维能力一般较弱,所以就需要教师利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有效的指导[2]。教师可以组织本班学生将教室内的某一区域看做是街道,在班级中演绎某条大街的景象,每个学生分别扮演街上不同的角色,比如商店的主人、街头的表演者、行人以及街头行为艺术家等。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产生了更多关于街头的景象,既有利于小学生完成美术作品,又能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课堂游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精神
  教学是在教师引领下的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有心的教师总能把教学上升到学生生活本身的一部分,此时的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体验,这段经历会成为他们将来的美好回忆,游戏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
  1.师生互动,自主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设计有效的游戏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并合理引导,就能使学生实现由“纯粹的玩”到“有意识的玩”的转变。例如《绘画游戏》一课,我是这样设计互动游戏的: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分为线条游戏、图形游戏、色彩游戏三个部分。线条游戏解决画面构图问题。“你能带着线条去旅游吗?要安排好路线哦!重点风景区可以绕着多玩一玩。”在老师的游戏引导下,小朋友们画出的线条流畅、布局合理,因为他是导游,所以设计得特别认真;图形游戏是让学生在画好线条的基础上,对画面的形状展开丰富的联想。“看到你画面中的图形,你联想到了哪些事物呢?看看谁的小脑袋装的东西最多。”于是学生开始了天马行空的想象,有的想到了快乐的水果一家,有的想到了汽车总动员,有的想到了海底世界……这些简单的图形在孩子们的眼中俨然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最后的色彩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色彩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们没有把创作当作一种压力,而是在玩中创作出了一幅幅“超现实主义”的作品。
  2.同伴合作,互助探究
  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和感受生活,也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合作交流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还能帮助学生增强对自己和集体的责任感。例如,在教学《大家一起画》一课时,我设计了“最美小组作品”及“最具创意小组作品”的竞赛游戏,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张四开作品,主题由小组自己确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争的形式既考验组长的协调能力,如让美术功底较好的同学画底稿,稍差一点的同学涂色,以及每个组员负责画面的哪一部分,同时也能发挥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小组成员们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由此诞生了一幅幅优美的作品。每个学生都会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体现出自我价值。
  (四)拓展游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
  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并要求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美术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应注重课后拓展,让学生将美术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引导学生探究与发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由此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之中,生本教育也提倡我们教师放手,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游戏,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教师应跟上教育技术更新的步伐,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在教育技术辅助下,让学生在“玩”中创作,在“玩”中体验,在“玩”中收获,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惠敏.浅谈游戏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作用[J].学术探讨,2014(9).
  [2]刘文志.“学”变成“玩”[J].人民教育,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