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途径
【作者】 张崇改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第三小学)
【正文】《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相关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它也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因此,为适应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便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一重大职责。
一、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不当所致,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造成的。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需要三者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教师,应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充分认识到“生活无处不课堂”。家庭中,社会上,如双休日、节假日的外出,家庭的来访接待、聚会等,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多去接触人,主动地交流。过后,也可以到课堂上搞一次用书面语言“真实再现”,教师借机给予指导。
再如老师可以每星期给家长写一封信,推荐好书、好文章,或是语言规范、孩子感兴趣同时又适合模仿的电视节目,并将其作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谈话内容,引导学生上健康、规范的网站等等,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教师还可以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或让学生把身边发生的事情回家讲给家长听,听取家长的意见。家长也可反馈自己的意见,或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或是自己教孩子说话的收获写一写,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等等。有条件的也可以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期由专家向家长传授如何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二、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谈话氛围
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使学生的表达顺利进行,教师就应该努力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表达氛围,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表达习惯。首先,要鼓励学生参与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激发语言表达的兴趣。语言的表达应该是一个动态、双向而生动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解放孩子的嘴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品评,开放表达,在尊重学生个性选择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能够自由自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思想的碰撞,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逐渐完善自己的思路。
其次要建立一种真诚、接收、理解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师道尊严”,教师以严厉、威严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是,这样会让小学生更加害怕教师,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只有老师真正放下架子,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发自内心地“移情”于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才会克服心理障碍,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表达自己的内心的观点,这样训练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最后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具有一定规律的,但在不同的儿童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儿童的个别差异,不能机械地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同样的水平,不能使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来教育每个学生,而应针对特定儿童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对于表达能力差一点的同学,教师可以把简单的问题给他们,及时给予鼓励,给他自信,循序渐进地改善。
三、创设课内外真实的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
教师应巧妙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他们熟悉的人或事,做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而不是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或是下笔都是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教材内涵,创设形式多样的交际情境。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如何开始自己的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别人的发言,如何提出自己的建议,如何指出别人的不足等。再如观察课文插图练习说话;抓住课文的空白点进行补白说话练习,如情节的补白、背景的补白、人物的补白等等;借助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模拟情境,或是让学生表演课文来模拟情境,让学生边演示边解说。
在每次习作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口头作文。指导他们就某个题目有条理、流利、有表情地讲述,如:《我的烦恼》、《我的小发明》等等。再如习作教学《春天的发现》,先让学生到操场走一走,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观察自然景物,用心去感悟,找出春天到来的征兆。然后要求他们把自己的发现流利地讲述出来。在这样全方位的反复训练中,使学生的讲述既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同时还能提高作文水平。
四、及时的做出系统、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分数或者打个等级,而是为了找出学生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对症下药,找出应对解决的办法。对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同的想法,我们不要轻易地给予否定,而应该从中找出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出现问题的原因,评价的范围要全面、细致,从内容、语言、态度、情感多个角度对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进行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学生的真正的语言表达能力。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创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层层递进,不断进步。
总之,语言的表达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处处留心,有效开发、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努力营造和谐、互动的交际氛围,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的实践活动,努力拓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途径,落实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操作中,积累经验,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为他们成功地进入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不当所致,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造成的。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需要三者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教师,应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充分认识到“生活无处不课堂”。家庭中,社会上,如双休日、节假日的外出,家庭的来访接待、聚会等,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多去接触人,主动地交流。过后,也可以到课堂上搞一次用书面语言“真实再现”,教师借机给予指导。
再如老师可以每星期给家长写一封信,推荐好书、好文章,或是语言规范、孩子感兴趣同时又适合模仿的电视节目,并将其作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谈话内容,引导学生上健康、规范的网站等等,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教师还可以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或让学生把身边发生的事情回家讲给家长听,听取家长的意见。家长也可反馈自己的意见,或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或是自己教孩子说话的收获写一写,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等等。有条件的也可以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期由专家向家长传授如何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二、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谈话氛围
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使学生的表达顺利进行,教师就应该努力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表达氛围,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表达习惯。首先,要鼓励学生参与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激发语言表达的兴趣。语言的表达应该是一个动态、双向而生动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解放孩子的嘴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品评,开放表达,在尊重学生个性选择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能够自由自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思想的碰撞,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逐渐完善自己的思路。
其次要建立一种真诚、接收、理解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师道尊严”,教师以严厉、威严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是,这样会让小学生更加害怕教师,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只有老师真正放下架子,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发自内心地“移情”于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才会克服心理障碍,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表达自己的内心的观点,这样训练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最后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具有一定规律的,但在不同的儿童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儿童的个别差异,不能机械地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同样的水平,不能使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来教育每个学生,而应针对特定儿童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对于表达能力差一点的同学,教师可以把简单的问题给他们,及时给予鼓励,给他自信,循序渐进地改善。
三、创设课内外真实的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
教师应巧妙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他们熟悉的人或事,做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而不是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或是下笔都是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教材内涵,创设形式多样的交际情境。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如何开始自己的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别人的发言,如何提出自己的建议,如何指出别人的不足等。再如观察课文插图练习说话;抓住课文的空白点进行补白说话练习,如情节的补白、背景的补白、人物的补白等等;借助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模拟情境,或是让学生表演课文来模拟情境,让学生边演示边解说。
在每次习作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口头作文。指导他们就某个题目有条理、流利、有表情地讲述,如:《我的烦恼》、《我的小发明》等等。再如习作教学《春天的发现》,先让学生到操场走一走,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观察自然景物,用心去感悟,找出春天到来的征兆。然后要求他们把自己的发现流利地讲述出来。在这样全方位的反复训练中,使学生的讲述既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同时还能提高作文水平。
四、及时的做出系统、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分数或者打个等级,而是为了找出学生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对症下药,找出应对解决的办法。对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同的想法,我们不要轻易地给予否定,而应该从中找出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出现问题的原因,评价的范围要全面、细致,从内容、语言、态度、情感多个角度对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进行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学生的真正的语言表达能力。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创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层层递进,不断进步。
总之,语言的表达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处处留心,有效开发、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努力营造和谐、互动的交际氛围,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的实践活动,努力拓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途径,落实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操作中,积累经验,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为他们成功地进入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