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胡宗祥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实验小学)


【正文】摘 要:体育游戏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具有文娱性、智力性,能够激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熏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体质。本文阐述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体育游戏选择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剖析和讨论。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教学;体育游戏;意义;应用;方法
  小学体育游戏由于其本身具有灵活性与趣味性,学生在进行小学体育游戏中能极大程度上的提升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体育这方面教学内容也给出明确要求,需要将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为前提来完成一系列的体能锻炼。将小学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这种教学方法正符合这一要求,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它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内容充实、自由开放、生动有趣。在培养学生课堂参与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趣味性。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下新课程标准改革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简要谈谈小学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小学体育游戏本身的特点
  小学体育游戏本身形式多样,不同的游戏类型会反映学生多种多样的心理特征,具有竞争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等特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也会培养出相对应的体育技能,以及能将各项能力综合运用的良好素质,在小学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使得学生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并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热情,使得教学内容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记忆。此外,小学体育游戏中有许多规则的限定,需要学生去遵守。这些游戏规则也能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规范意识,对于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的意义
  少年儿童期(小学阶段)会使小学生形态、生理和心理等发生较大的变化,是一个充满矛盾,很不稳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身体发育的发展过程是波浪式的,学习兴趣不断分化,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过程加剧,但知识尚未成熟,情绪亦不稳定。
  身体的健康包括人体各部位或器官的发育与功能的完善。它主要包含身体的形态、机能、以及智力等方面的健康。通过体育游戏可以使身体得到锻炼,拉伸身体的肌肉、韧带,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增强局部肌肉力量,从而达到塑造良好身体形态的目的。
  体育游戏的条件和环境多变,内容复杂,它能够发展人的机智、敏捷、迅速的判断力并增强记忆力。这对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势必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体育游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能改善情绪状态,在体育游戏过程中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忧愁烦恼。除此之外,在游戏中获得的胜利,还会使人产生自豪感,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并在精神上获得一种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体育游戏有利于确立自我概念和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
  体育游戏对社会适应的作用:体育游戏中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紧密联系,增进人际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学会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学会如何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安全感。体育游戏能提高人际交往、合作精神、思想品德和竞争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选择健康的、典型的游戏内容和形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新奇性,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改善学生心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以及改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小学体育游戏的作用
  1.它能开发学生智力。体育锻炼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其中也包含智力因素,综合了各种运动的特点,可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兴奋和抑制高度集中,提高神经系统的均衡性、灵活性和大脑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体育合作游戏是运用体育手段,通过娱乐的方式调节神经、肌肉,达到增强兴奋度、转移注意力、消除疲劳的目的,所以体育合作游戏一定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缺乏趣味性的体育合作游戏难以形成有效的向心力,无法吸引游戏者的参与欲望。因此,在设计体育合作游戏时,首先,教师要考虑它的趣味性,于精、于巧、于奇上着力;其次,教师要具有鉴赏能力。目前,体育合作游戏教材的种类较多,各种体育合作游戏示例琳琅满目,教师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只有博采众长,灵活地选择和利用,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它符合体育教学要求。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颖的教学方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在教学中,笔者结合体育游戏,把流行的游戏作为练习方式。这样,既符合教学要求,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
  四、小学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1.小学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在体育课正式开端之前,普通体育教师会布置几分钟的准备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的各个器官进入良好的活动状态,以防止身体忽然猛烈运动而呈现不顺应现象。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员在准备活动中要把学生的兴奋调理在—个最适合的状态,合理适度的布置游戏十分重要。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普通是慢跑、定位操等比拟单调的项目,而且反复不变,大局部学生不感兴味。教员能够采用一些活动量适度,而且具有兴趣性的奔跑类游戏。如:蛇形跑、换位跑、老鹰抓小鸡等游戏,女生能够采用跳橡皮筋、踢毽子等办法。这些活动既能够增加兴趣性,也能够获得热身的效果。
  2.小学体育游戏在技术技艺教学中的运用。技术技艺由于对学生的素质和才能要求较高,因而锻炼的强度常常较大,且方式单一。学生对这些单调和高强度的锻炼常常没有兴趣。在体育技术技艺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能够在变化的状况下强化动作技艺,改动单一单调的练习方式,进步学生的学习兴味,例如:奔跑类游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心肺功用、培育学生意志质量。但大部学生对跑步不感兴味,假如让学生一味地绕着田径场跑,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和抵触心情,教学效果很差。因而能够把奔跑类和一些趣味性较浓的游戏结合起来,如“占领敌方高地”、“男女混合接力”等游戏,将会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和丰厚的想象中进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开展小学体育游戏需要注意的问题
  1.游戏的安全性。小学体育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不过如果过度的强调游戏竞争性,使得学生的好胜心理过剩的话,反而会起到一些消极作用,尤其是过分强调竞争性,将对游戏本身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影响。所以教师有必要谨慎选择体育游戏,以避免在体育课上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状况。尤其是在游戏场地的选择上,场地应保证平坦坚实、场内不能有危险物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来开展适合小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发展的体育游戏。
  2.游戏的健康性。除了要考虑体育游戏开展过程中的安全性,教师也要保证体育游戏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健康性,游戏内涵必须要健康积极向上。以此来促进小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身心健康的发展。
  总之,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上,能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好,也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未来我们还要进行不断的深入探索与创新,将体育游戏更好地融入于小学体育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友斌;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3期.
  [2]翁泉明;浅析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时小东;创新小学体育教育方式 力助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3年01期.
  [4]孙旭东;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3年04期.
  [5]林翼梅;张宇龙;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年10期.
  [6]张瑞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游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4期.
  [7]齐志博;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体育游戏的研究[J];学周刊;2011年21期.
  [8]王嫦敏;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5期.
  [9]姬宝林;浅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09期.
  [10]李秋兰;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