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高农村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作者】 邓祖任

【机构】 (广西天峨县六排镇龙坪村小学)


【正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交流的基础,识字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由此可见,识字写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之高。因此,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当前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技巧,并有一定识字量,能轻松进行大量的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那么如何更好的提高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呢?
  (一)熟记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认读的基础,要求学生熟记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说普通话,阅读课外读物,根据拼音写出以学生字,把音节补充完整,能使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
  (二)通过活动激发兴趣,积极参与,提高识字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有识字的乐趣。识字是枯燥的,想让学生识字对识字有兴趣,那我们可以利用有趣活动来达到了让学生牢记生字的目的。可以利用加、减、拼、画、猜、读、讲故事等多种活动来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寓教于乐,喜欢汉字。所谓“加”、“减”,就是利用汉字结构部首的增减,从而形成不同汉字的方法,来强化学生认字,给学生带来乐趣。比如“田”加“力”是“男”,同样用减的方法:“明”减“日”是“月”。而“拼”则是利用汉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品字结构这些特点,来加快认字,如“一木是木,二木是林,三木是森”“一人是人,二人是从,三人是众”“一火是火,二火是炎,三火也是焱”等等。所谓“画”和“猜”,就是利用汉字音、形、义合一的特点来加快识字。“画”就是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来认字,这种手脑并用的方法,在识字教学初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认识“日”字,可以画画太阳,认识“水”字,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水等等。而“猜”则是在学生已认识了500个左右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识字。如,“坐”字,“两个人在土上”猜一猜是什么字。这样学生自然也就记住生字了。
  (三)采用游戏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传统识字教学方法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心理,可以通过各种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使注意力持久、稳定,从而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选择适当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各种游戏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兴趣,使之乐意学。例如: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猜字游戏等,而且经常变换游戏形式,不断满足学生好奇心。在课堂中,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识字方法有:儿歌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看图识字法、归类识字法、熟字识生字法等。如在教学《操场上》一课时,采用归类识字法。先把学生领到操场上,接着有意识地带着学生一起玩,让学生在尽情地玩耍中体验,然后让学生猜猜“拍球”的“拍”和“跳绳”的“跳”分别是什么旁。当学生脱口而出提手旁和足字旁时,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打、拔、拍”和“跳、跑、踢”,并通过这两个偏旁顺带认识了“扔、抓、捡、捉、指”及“蹦、跨、蹬”。学生轻松地学会并掌握了字音、字形,对字义也有了一定地了解。学会了这种识字方法,学生在识字中便可做到举一反三。再如采用熟字识生字法。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汉字进行生字的识记。如:熟字加偏旁(加一加)、熟字减偏旁(减一减)、熟字换偏旁(换一换)以及熟字加一笔、加两笔等等。课堂上我不仅要让学生轻松识字,更要使学生掌握简便的识字方法,以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四)字理识字教学法的运用
  作为教师而言,“如何在字源义的基础上从现代生活的实用性出发,对演化字和简化字进行原创性的新解从而让小学生形象地识记汉字,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当今字理教学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鉴于此,笔者围绕四种造字法论述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贯彻字理识字教学法。
  1.象形字的教学
  象形字是最早的造字方法,它是通过描摹具体事物的轮廓来造字的。象形字的数目不多,但它是构成会意字、形声字及一部分指事字的基础,在低年级儿童识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低年级儿童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因此,象形字的教学要注重图文对照。一般程序为“图片展示——古体汉字(甲骨文)——楷体汉字”,即先出示关于汉字的图片,然后借助象形性程度高的古体字分析其与图片的联系,再讲解由古体字到楷体字的演变过程,分析古体字与楷体字形之间的联系,必要的话还可通过分析楷体字的字形理解字义。在这过程中,图片的出示可由教师的简笔画所替代,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动态生成过程。例如,在讲授“山”字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连绵起伏的山脉,接着再出示甲骨文“”,指出这个甲骨文是根据山的形状演变而来的,最后出示楷体“山”字,把楷体字与甲骨文的笔画进行对应比照,强调“山”字的三竖像几个山峰的形状,通过对字形的分析强化了对字义的理解。这样的讲授过程无疑为学生自学象形字提供了范例,学生们可以举一反三,找出其他的象形字,如火、木、鸟等,通过自己画图识记汉字。
  2.指事字的教学
  指事字和象形字同属于独体字,但它是否能够采用“追溯——对照”法进行讲授,要根据其构成方式进行分类教学。首先,对于纯符号性的指事字,例如“上”、“下”,一般只需要强调字形,演示字义。对于这两个字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在上面和下面的物体的形象演示,让儿童掌握上下的空间概念,然后利用笔画教学即可。反之,如果追其根源,展示‘上’、‘下’的古体字,反而加重儿童的负担”。其次,对于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一指事性符号构成的指事字,教师可以在讲解象形字的基础上重点讲清指事性符号所表示的含义。以“本”字为例,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加一横,特指树木的根,引申为事物的根源或根基。这样,抽象枯燥的指事字生动起来,变成一幅幅图画,并且达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会意字的教学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合成一个新字,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会意字属于合体字,以独体字为基础,在汉字中占得比重较大,理应成为识字的重点。教师可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讲授会意字: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会意字的音、义、形三要素,再把会意字分解为若干个有意义的部分,并且追溯各分解部分的本义,最后把几个部分组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各个部件与字的形义联系,进而掌握会意字的形与义。例如“休”字教学的三个过程:“休”字读xiū,本指歇息;“休”字由“亻”和“木”两部分组成,“亻”是由人()字演变而来,表示一个人,“木”为树木之意;两者合起来就表示人在树下休息,“休”字在学生脑海中就变成一幅农民劳作后倚在树下歇息的画面。但有的会意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其结构很难辨认,如“束”字,从字形上看似独体字,可从字义上分析是会意字,其甲骨文“”,是由“木”和“口”两部分构成,表示用绳子(口)捆起一束柴枝的样子。对于这些会意部件不明显的汉字教师要灵活处理。
  4.形声字的教学
  形声字和会意字都属于合体字,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会意字的各部分都表示字义,而形声字一部分表音,一部分表义,其表音部分称之为声符,其表义部分称之为义符。对于形声字的教学,教师可以从其声旁表音和形旁表义两个角度展开:一类是以声旁为中心,教师可利用声旁相同的汉字字音接近的特点,把这些字归为一类。例如,通过讲授“青”字,可以带出“请”、“情”、“清”、“晴”等一组字;一类是以形旁为中心,把形旁相同的字归为一类,因为形旁相同的汉字字义非常接近,可以集中教学。如“衤”为偏旁的汉字,大多与衣服有关,如:“衫”,“裙”,“补”,“被”,“袄”等字。儿童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以根据形旁猜字义,根据声旁猜字音,达到教一知十的效果。但是,有些形声字的声旁已经失去表音功能,例如“江”字,从水,工声,但是“工”的读音“gōng”和“江”的读音“jiāng”的读音相差甚远。对于这些形声字教师可以灵活变通,如果仍按照形声字的构字原理进行解析,只会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5.同音字、形近字的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及读写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形旁来标识汉字辨析方法区分识记同音形近汉字,如:“‘摇’字是与‘手’有关,用手去摇;而‘遥’字与‘辶’有关,走得远”等等。对于形近字,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辨析:
  (1)、笔画不同,位置相同,如:“人”和“入”;
  (2)、字形相近,笔形不同。如:“己、已、巳”;
  (3)、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读”和“续”。
  (4)、字形相近,笔画不同。如:“木”和“本”。
  (5)、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如:“捡”和“检”。
  (6)、字形相近,读音不同。如:“哇”和“娃”。
  (7)、部首相同,位置不同。如:“旮”“旯”和“旭”。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速度,减少书写的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五)反复练习巩固识字能力
  根据小学生遗忘规律,识字必须要加强练习和巩固复习。为了避免学生学了就忘,就要让学生回头复习,温故而知新。比如学生通过写字来巩固了对字形的记忆。字词的掌握在于听说读写中能正确运用,同时,字词在反复地运用中才能巩固,因为在运用中字词的出现率高,学生的识记效果就好。教师利用组词以及说话写话,指导阅读课外读物等方式达到巩固识字目的。又如,上课前让学生先把课文读几遍,不会读的再通过查字典来学习。由于多次读课文,生字出现率高。教师要落实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一起学习。一旦发现有读得不准的字音,师生及时提出进行矫正。还可以开展一些识字大擂台活动,比一比学生谁的识字多,这样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生字,也可以从别的学生中获取新字,也可以进行阅读比赛达到复习生字的效果。
  (六)借助国学文化,提高阅读量来丰富识字量  
  在我国古代,儿童启蒙的识字教学大多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利用《三字经》、《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来提高学生识字量或激发兴趣。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墙面贴有大量的国学文化或名言,且都注有拼音,让学生相互间学习、交流。
  (七)、在生活中识字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源泉活水。根据农村实际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实践中识字。
  1.利用“用具”识字。“用具“识字,包括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玩具、文具识字,生活用品识字。如:在学习了《在家里》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在自己的玩具上,在家具上,在电器上,在生活用品上都相应贴上名称标签,每当学生用到或是看到它们时就顺便读一读,认一认,然后再把这些标签带到学校与小伙伴交流。
  2.利用“食品包装“识字。小学生对儿童食品情有独钟,为迎合这一心理特点,商家在食品包装上大做文章,充分刺激了小学生的感官,香甜可口的食品学生爱吃,五彩缤纷的包装学生爱看,为何不很好的利用它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呢?在平时生活中我鼓励学生收集食品包装并把上面写有生字的商标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并拿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所积累和认识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商标,以此来扩展识字的途径。
  3.利用“电视、广告”识字。平时鼓励学生把在电视、广告、门牌中认识的字写下来,以便学生反复识记和积累,这样学生不但记住了许多生字,而且丝毫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4.在活动中识字。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鼓励学生把自己喜爱的游戏、体育活动、棋类、人物名,还有字喜欢做的是用文字用一个记字本记下来,每天记几个,不会写的字自己想办法。老师不定期检查,对记得多的及时表扬,这样使学生反复记和积累,久而久之,学生不但记住了许多生字,识字量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至识字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识字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方法,这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探索、尝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贾国均.《“字理识字”教学法介绍》[J].小学语文教学,1995,(10).
  [3]张琳琳.《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4]《学生学习内容疑难问题解析》——小学语文 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