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改下“活”起来的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 邹丽娟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农王学校)


【正文】摘 要: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师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实行教学合一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总所周知,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如何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这无形之中就把教师和学生推上课堂舞台,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和谐协调下,课堂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生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从大的方面,我们语文教师关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情感价值观,关注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关注着学生的不同需求,关注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个性发展,不同的学习方法,更关注着学生在发展中的自尊与自信。因此新课改使我明白,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就必须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充分“活”起来。
  一、改变教师教育理念,紧跟课程改革步伐是课堂“活”起来的前提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应试教育可谓根深蒂固,虽然经过数次改革洪流的冲刷,以往陈旧的教育模式仍然存在,有很多教师仍然在教学中实行“满堂灌”,学生仍然是应试教育中的被动接受者。很多教师依旧认为新课改中强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个观点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说法,根本不可能做到,而且教者总感觉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本不会给学生很多时间,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其实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新课程标准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作为引领学生、指导学生的教师,必须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牢牢树立为学生服务,为课堂服务的思想意识,才能真正具有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前提条件,否则,一切的教学活动就是空谈。
  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活”力四射的灵魂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学生的积极思维受到打压,成了接受知识的工具。而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新课程的理念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绿了教育教学绿色的征程。语文课堂教学从此注入了新生的动力。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地位,和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教师应从“授业”课堂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把爱心留给学生,平等对待,真心实意,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以此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用自己的真情与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生活的互助者,情感的交流者。
  三、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创设互动情境,放手质疑,让课堂“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我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在学生敢说的前提下,教者应善于营造愉快、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说。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互动情境,如问题情景、对话情境、生活情境、课文情境等,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他们在课堂上会“说”,从而获得最佳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素材,设计学习活动,给予学生自由,放松学生身心,还给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学生在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之时,正是求知生情的良机。同时,还不能忽视学生的活泼好动、好新鲜的个性心理特点与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的学习现状。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时,应注意帮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组,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情感体验。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资源优势,结合学生电脑玩得“顺溜”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当堂整合,运用视听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了一定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就不能像以前那样:靠自己的一张嘴,一根粉笔,一本课本来打动学生,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那是很难实现的。
  四、给予适度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强化激励机制,构建成长平台
  时代的发展向教育教学评价提出了挑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决不是与生俱来的。老师的鼓励、肯定和评价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对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从多角度来观察、评价、鼓励和接纳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可能激励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平静的心湖激起千层浪。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尺子”,肯定会挫伤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符合各类学生的问题,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滋味。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要形成一种良好的激励习惯,教师应及时运用激励评价的方式,给予学生适度的评价,以肯定学生的付出。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也不能简单的评价是“对”还是“错”。即当有良好的表现时会受到大家情不自禁的赞扬,当有欠佳的做法时会受到大家真诚的鼓励。让学生进入成功——兴趣——成功的良性循环中,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断的探索和攀登,不断地超越自己。总之,推行素质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要取得课改的成功,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对语文教改始终充满着信念和热情,更要彻底地更新观念,努力地转变教学模式,坚持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学实践,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松绑”,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充满“活”力,开创出一片灿烂的语文课堂教学天空。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学》扈中平2011.11,现代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 高等教育出版社
  [4]《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21世纪的基础教育》叶澜 华东师范出版社
  [6]《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