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
【作者】 张永袁
【机构】 (浙江省浦江县平安中心小学)
【正文】新的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纪,信息技术发展和现代化的浪潮将不断地推进教育的改革。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封闭起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须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进行。开放性不仅是一种数学思想,而且更应该成为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行动策略。因此,我尝试了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强化学生“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意识,努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探究为主,建立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想象与思维的开放。
一、开放教材,提高数学素养
传统的数学教材大多内容单调、枯燥而且封闭,许多老师很“尊重”教材,“忠实”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大多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定的圈子。新教材选择的教学内容,不仅有现实意义,也富有挑战性,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具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许多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为学生充分发挥内在潜能创造了条件。翻开教材,我们随意就可翻阅到那些把儿童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物组织加工成富有开放性的数学学习素材。如“空间和图形”“统计的初步认识”“认识物体”“年、月、日”和“元、角、分”等。还经常可以看到“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数字可能有哪些?”等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习题,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重组教材。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增加时代气息的,贴近儿童生活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和例题。如教学“分一分”时,我在教学中出示14个漂亮的气球说:“这儿有14个漂亮的气球,要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顿时,大家进入了热烈的讨论中。不一会儿,一位男生说:“我是用圈一圈的方法来分的,每2个圈一圈,圈了7次,就可以分给7个人。”一位女生也举起手说:“老师,我是用圆片来分的,14个圆片,先拿2个分一份,再拿2个分一份……这样分下去一共分了7份,所以分给了7个人。”“你们的方法真好!”我称赞道。这时另一男生不甘示弱地说:“老师,我是用减法来分的,14—2=12,12—2=10,10—2=8……2—2=0,一共减了7次,正好减完,这样就可以分给7个人。”还有的用加法2+2+2+2+2+2+2=14、乘法2×7=14和连线等方法。
(二)寻找相关素材,采用一题多解或探索性的习题。如在教学“几分之几”的拓展时,我设计了一道题:一块圆形蛋糕分给2人,4人,6人,8人可以怎样切?
(三)课后新增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习题。如在教学“植树问题”后,我布置了一道相关的开放题:有11棵树苗,要栽成5行,每行都要栽成3棵,怎样栽?出示这个题目后,我先让学生根据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动脑筋想一想,动手摆一摆。
二、开放教学结构,培养探究能力
开放的课堂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条件,因为开放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权,学生就有可能会学得更主动、生动。那么,开放的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进行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质疑问难,引发开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质疑最能反映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关心,哪些问题最不容易理解。质疑是开放的前提。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深挖教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如我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当我讲到“千克”是重量单位时,有一只小手举起来问:“老师,我经常和妈妈上街买蔬菜、水果时,我妈妈总是讲买几斤肉、苹果或香蕉什么的,难道斤就是千克吗?”我觉得他这个问题提出很有价值,便让学生质疑问难。顿时,整个课堂沸腾起来,有的说:“我妈妈买米,怎么说一袋米是10公斤、15公斤,公斤和千克是一回事吗?”还有的说:“我到商店里买一袋盐或糖是,包装袋上面标有500g,g是怎么回事?”……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先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加以点拨。质疑问难,引发开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弥补了老师在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
(二)倡导合作,全面开放
开放式教学的优越性还在于它的合作性。如在执教“时分的初步认识”是,我让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自制钟面模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工明确,有人设计钟面,有的做分针,有的做时针,还有的在想怎样把1~12这12个数字平均分,谁和谁对称。在他们的合作中,很快就制成了钟面。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功感,提高了数学的综合素养。
总之,数学本身是开放的,数学学习更应该是开放的。只有开放的数学课堂,才能更好地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切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一、开放教材,提高数学素养
传统的数学教材大多内容单调、枯燥而且封闭,许多老师很“尊重”教材,“忠实”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大多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定的圈子。新教材选择的教学内容,不仅有现实意义,也富有挑战性,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具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许多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为学生充分发挥内在潜能创造了条件。翻开教材,我们随意就可翻阅到那些把儿童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物组织加工成富有开放性的数学学习素材。如“空间和图形”“统计的初步认识”“认识物体”“年、月、日”和“元、角、分”等。还经常可以看到“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数字可能有哪些?”等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习题,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重组教材。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增加时代气息的,贴近儿童生活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和例题。如教学“分一分”时,我在教学中出示14个漂亮的气球说:“这儿有14个漂亮的气球,要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顿时,大家进入了热烈的讨论中。不一会儿,一位男生说:“我是用圈一圈的方法来分的,每2个圈一圈,圈了7次,就可以分给7个人。”一位女生也举起手说:“老师,我是用圆片来分的,14个圆片,先拿2个分一份,再拿2个分一份……这样分下去一共分了7份,所以分给了7个人。”“你们的方法真好!”我称赞道。这时另一男生不甘示弱地说:“老师,我是用减法来分的,14—2=12,12—2=10,10—2=8……2—2=0,一共减了7次,正好减完,这样就可以分给7个人。”还有的用加法2+2+2+2+2+2+2=14、乘法2×7=14和连线等方法。
(二)寻找相关素材,采用一题多解或探索性的习题。如在教学“几分之几”的拓展时,我设计了一道题:一块圆形蛋糕分给2人,4人,6人,8人可以怎样切?
(三)课后新增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习题。如在教学“植树问题”后,我布置了一道相关的开放题:有11棵树苗,要栽成5行,每行都要栽成3棵,怎样栽?出示这个题目后,我先让学生根据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动脑筋想一想,动手摆一摆。
二、开放教学结构,培养探究能力
开放的课堂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条件,因为开放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权,学生就有可能会学得更主动、生动。那么,开放的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进行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质疑问难,引发开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质疑最能反映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关心,哪些问题最不容易理解。质疑是开放的前提。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深挖教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如我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当我讲到“千克”是重量单位时,有一只小手举起来问:“老师,我经常和妈妈上街买蔬菜、水果时,我妈妈总是讲买几斤肉、苹果或香蕉什么的,难道斤就是千克吗?”我觉得他这个问题提出很有价值,便让学生质疑问难。顿时,整个课堂沸腾起来,有的说:“我妈妈买米,怎么说一袋米是10公斤、15公斤,公斤和千克是一回事吗?”还有的说:“我到商店里买一袋盐或糖是,包装袋上面标有500g,g是怎么回事?”……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先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加以点拨。质疑问难,引发开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弥补了老师在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
(二)倡导合作,全面开放
开放式教学的优越性还在于它的合作性。如在执教“时分的初步认识”是,我让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自制钟面模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工明确,有人设计钟面,有的做分针,有的做时针,还有的在想怎样把1~12这12个数字平均分,谁和谁对称。在他们的合作中,很快就制成了钟面。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功感,提高了数学的综合素养。
总之,数学本身是开放的,数学学习更应该是开放的。只有开放的数学课堂,才能更好地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切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