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规律及运用
【作者】 张晓娟
【机构】 (浙江省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
【正文】小学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的一项教学活动,它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全面的育人的功能。但由于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中的特殊地位,它又有自身固有的独特功能。思想品德课“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力求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五爱’的思想情感;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 、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规律也有其特殊性,只有运用好教学规律,才能发挥好这门学科的作用。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规律
规律是事物发展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碰钉子、受挫折,甚至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思想品德课教学同样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发挥其应有的独特作用。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与他系统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的过程。教与学之间是这一过程的基本矛盾。这对矛盾的开展和解决也离不开教学载体,即教材和教学资源。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学生提高道德认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内化为道德情感;然后在教师指引下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把教材及教学资源中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应相互促进、相互转化,这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特殊规律。
知——是指认知、知道。这个“知”,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就是道德认识、情,是指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爱憎的态度和体验。它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所肉体化 的道德情感。积极情感的形成,不仅深化了认知,而且有利于转化为信念。信――即相信,相信教材真理性的道德观念、道德观点,是知的“合金”。这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具体关键的一环。信念的萌发既加深道德的认知,增强道德情感,又将成为付诸行动的强大生命力。意——即意志,是有目的的有意识地行动的一种能力,是知情、信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即行动、实践。是在坚强意志支配下,将道德观念、观点付诸实际行动,形成知行统一。这也是衡量思想品德课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可见,知是情感的产生、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环节;信——是以知、情为基础所形成的较为坚定的道德观念,是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核心。行是归缩、目的、立脚点。意志又是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直到形成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当学生有了坚定信念和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以后,反过来又促进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深化。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的具体运用
规律深藏于事物的内部,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去认识它、利用它。教学实践表明,“激情、悟理、导行”三部曲(或三步骤)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特殊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1、激情。激情指的是激发学生情感。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心情振奋,心扉敞开,内驱力启动,学习动机必然易于确立。同时,少年儿童具有好奇心、追求新颖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特点。用“愉快”撞击童心,必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创设童心情境,展示教学目标 ,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情境也要因人、因教材特点而异,形式也应多种多样。如小品、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教师要采取有声有色的讲述、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运用多媒体教学等行之有效的好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如讲授“怎样穿着才算美”的一课内容时,我采用先由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学生珍珍和她表姐如何教她打扮去参加“怎样穿着才算美”的讨论会的小品。矛盾由此展开,让全体学生身临其境,促使其思维活跃,提高兴趣,使学生从乐趣中去探求美 的道德观念。
2、悟理。悟理即领悟真理。要求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并肉体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明确观点,初步能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为达此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若干个问题(矛盾)逐层推进。即把矛盾作为一根红线贯穿于教学始终,形成激疑——求疑——解疑——释疑的过程。
3、导行。导行就是在悟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道德行为。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愉快”不仅要求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从乐中求发展,而且要通过学生自己勤学获得真理,享受着成功的欢乐。倘若缺乏道德行为的体现,必然导致理论脱离实际,学用脱节,思想品德课成为空洞的说教,那就会丧失本门学科 的生命力,违反设置这门学科的初衷。
三、运用规律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如何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我认为着重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第一, 运用教材中的道德观点,辨析是非。思想品德课基本上是一节课讲述一个道德观点。在悟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现实思想、行为或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议论,运用刚学过的道德观点来进行辨析,分清是非、美丑、善恶。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该那样做。以此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第二, 课后检查,深化导行。根据每堂课讲授的道德观点,提高学生相应的行为要求(有时可采用书面作业形式)。经过一、二周的训练,采用简便形式或在一堂思想品德课讲新内容之前的几分钟组织学生汇报,做对的给予肯定,不足之处再提出 要求,教师适当做好记录,作为评定学生思品成绩的一项依据。
第三,客观评价,巩固成果。学业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和检查督促上,而且还应体现在考核评价上。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仍是只看重书面考分,不管运用,不管行为表现,久而久之,势必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单纯背条文,学用分离的恶果。因此,要改革这种弊端,构建客观合理的评价考试制度和实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是本门学科本质及其特殊规律运用的客观要求。只有实施知行相结合的学习质量评价,才能体现思想品德课目标的真实面目,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规律
规律是事物发展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碰钉子、受挫折,甚至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思想品德课教学同样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发挥其应有的独特作用。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与他系统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的过程。教与学之间是这一过程的基本矛盾。这对矛盾的开展和解决也离不开教学载体,即教材和教学资源。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学生提高道德认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内化为道德情感;然后在教师指引下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把教材及教学资源中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应相互促进、相互转化,这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特殊规律。
知——是指认知、知道。这个“知”,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就是道德认识、情,是指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爱憎的态度和体验。它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所肉体化 的道德情感。积极情感的形成,不仅深化了认知,而且有利于转化为信念。信――即相信,相信教材真理性的道德观念、道德观点,是知的“合金”。这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具体关键的一环。信念的萌发既加深道德的认知,增强道德情感,又将成为付诸行动的强大生命力。意——即意志,是有目的的有意识地行动的一种能力,是知情、信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即行动、实践。是在坚强意志支配下,将道德观念、观点付诸实际行动,形成知行统一。这也是衡量思想品德课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可见,知是情感的产生、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环节;信——是以知、情为基础所形成的较为坚定的道德观念,是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核心。行是归缩、目的、立脚点。意志又是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直到形成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当学生有了坚定信念和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以后,反过来又促进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深化。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的具体运用
规律深藏于事物的内部,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去认识它、利用它。教学实践表明,“激情、悟理、导行”三部曲(或三步骤)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特殊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1、激情。激情指的是激发学生情感。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心情振奋,心扉敞开,内驱力启动,学习动机必然易于确立。同时,少年儿童具有好奇心、追求新颖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特点。用“愉快”撞击童心,必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创设童心情境,展示教学目标 ,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情境也要因人、因教材特点而异,形式也应多种多样。如小品、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教师要采取有声有色的讲述、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运用多媒体教学等行之有效的好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如讲授“怎样穿着才算美”的一课内容时,我采用先由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学生珍珍和她表姐如何教她打扮去参加“怎样穿着才算美”的讨论会的小品。矛盾由此展开,让全体学生身临其境,促使其思维活跃,提高兴趣,使学生从乐趣中去探求美 的道德观念。
2、悟理。悟理即领悟真理。要求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并肉体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明确观点,初步能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为达此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若干个问题(矛盾)逐层推进。即把矛盾作为一根红线贯穿于教学始终,形成激疑——求疑——解疑——释疑的过程。
3、导行。导行就是在悟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道德行为。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愉快”不仅要求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从乐中求发展,而且要通过学生自己勤学获得真理,享受着成功的欢乐。倘若缺乏道德行为的体现,必然导致理论脱离实际,学用脱节,思想品德课成为空洞的说教,那就会丧失本门学科 的生命力,违反设置这门学科的初衷。
三、运用规律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如何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我认为着重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第一, 运用教材中的道德观点,辨析是非。思想品德课基本上是一节课讲述一个道德观点。在悟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现实思想、行为或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议论,运用刚学过的道德观点来进行辨析,分清是非、美丑、善恶。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该那样做。以此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第二, 课后检查,深化导行。根据每堂课讲授的道德观点,提高学生相应的行为要求(有时可采用书面作业形式)。经过一、二周的训练,采用简便形式或在一堂思想品德课讲新内容之前的几分钟组织学生汇报,做对的给予肯定,不足之处再提出 要求,教师适当做好记录,作为评定学生思品成绩的一项依据。
第三,客观评价,巩固成果。学业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和检查督促上,而且还应体现在考核评价上。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仍是只看重书面考分,不管运用,不管行为表现,久而久之,势必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单纯背条文,学用分离的恶果。因此,要改革这种弊端,构建客观合理的评价考试制度和实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是本门学科本质及其特殊规律运用的客观要求。只有实施知行相结合的学习质量评价,才能体现思想品德课目标的真实面目,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