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农村村小“乐教乐学”教学策略
【作者】 李 勇1 王树涛2
【机构】 (1.重庆市潼南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重庆市潼南区卧佛镇长兴小学校)
【正文】 摘 要:本文就农村村小“乐教乐学”教学策略进行阐述。从现状分析到“乐教乐学”结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教学模式构建再剖析策略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农村村小;乐教乐学;策略
一、农村村小现状分析
我区农村小学62个,村小(教学点)47个。村小人数约占全区小学总人数的4.4%,涉及到2000余名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多数学生为留守儿童,由隔代或亲戚照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关心不够。学生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厌学人数多。村小这部分学生人数虽少却涉及上千个家庭,同样关系着我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村小的教育教学质量迫在眉捷。
二、建立新时期“乐教乐学”师生关系
从古至今,乐教乐学一直是人们追求和喜爱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所以教师要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让学生爱上和喜欢老师的课。
快乐教学是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的一种新新型教育思想体系和策略,曾被国家教委誉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成功模式”。快乐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是从情感入手,实施智能、情感、意志并重的整体性人格教育,宗旨是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快乐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首先体现为一种学生观。它主张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把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看成是教育的前提和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同时,快乐教学还体现为一种学习观。学习是学生本身的自主活动。在农村学校开展“乐教乐学”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乐学到会学再到愿学,教师自身从乐教到会教再进一步学会愿教(见乐教乐学三层次太极图)。会教、乐教、愿教与会学、乐学、愿学中的“会”是教师、学生的教法与学法,教师学会教书育人的方法,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乐”是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让教师快乐教育、学生快乐学习,师生在教与学中实现乐教乐学;“愿”是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与学生的志趣,教师有志于教育事业,学生有志于学习,心思全放在学习上。“会、乐、愿”中,“会”是基础,“乐”是保证,“愿”是最终目的。教学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孤立的。
三、构建村小乐教乐学“试究升”三层次课堂教学模式
用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村小教师实施新课改,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
第一层次:感知与尝试(创设情境,体验新知,生成问题)
课前教师按《新课标》、《教材》的要求,根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编制好教学设计、课件,学生在课堂的前3-5分钟,利用教师提出问题清单好重点内容、难点内容与不理解内容的标识、标记,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感知新知,生成问题。
第二层次:合作与探究(引领释疑,领悟新知,形成体系)
利用课堂中的15-20分钟时间,把学生么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合作、探究,答疑解难,建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完成教学任务。运用“乐教乐学”教学育人模式,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层次:达成与升华(达成新知,归纳方法,拓展提升)
利用课堂后的10-1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当堂知识检测,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在学科方面的个性,升华学生的学科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科教学育人价值,发挥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乐教乐学”实施策略与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及班级文化形成浓厚的乐教乐学的氛围
村小虽然教师少、学生少,但仍然是一所完整的学校,因此,作为村小,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及班级文化,让师生在其中能感受到良好的育人氛围。有了良好的校风及班风,教师的创新思想就会不断涌现,创新教法、乐教氛围就会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逐步养成,学习从愿学、乐学及会学。
(二)运用多种教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情感驱动法:小学生对老师非常的信赖,都喜欢听老师说的话,教学中教师从情感入手,唤起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乐学到会学、愿学。
问题牵动法:在教学中以问题式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的问题中增长智慧,获得知识、获得快乐,愉悦地学习。
示范带动法: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通过榜样示范,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不快乐中成长。
评价推动法:通过分层次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让学生通过评价从心理上产生满足感与快乐。
激趣法:是指通过情景、活动、幽默语言、竞争、多媒体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
直观形象法:是指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置疑探究法:是一种以质疑、探究为中心的合作探索型教学模式,是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积累所探索出来的一种体现“师生、生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性的教育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以质疑化教学为前提,以师生共同探究为主线,以学生的小组式教研为主主体,以倡导知识的系统化和学习过程的生活化作为教学终极目标的一种全新的教研教学模式。
激励法: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游戏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于健康、益智、多样的游戏或游戏软件有效开展教学的模式。从而达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的目的。
(三)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理想教育及助学帮扶等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一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预习的习惯(工具、勾画标注、记录等)、课堂学习的习惯(端正态度、集中精神、倾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观察、交流、阅读、勤思、好问、笔记、独立作业等)、课后复习(及时复习、分类整理、积累等)二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通过理想教育解决学生学习态度问题,让学生从愿学到会学再到乐学;三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爱老师,喜爱这门学科,达到让学生愿学的目的;四是乐学帮扶,让学生达到会学的目的。五是通过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达到乐学的目的。
(四)实施途径
1.“乐教”途径
①在教学引入中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好的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学习特点、心理特征及知识体系,设计新颖、有趣、针对性和衔接性强的导入方式,让学生尽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愉块地学习,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②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学习之乐。无论语文还是数学,能创设情境的尽量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学习,学生感兴趣,并且记忆深刻。如:在讲授《我们身边的数》这一课时,提前将孩子们分好组,让各小组根据事先确定的活动项目(排排队、跳绳、看比赛),选好地点,开始活动,活动20分钟以后可以与其他小组交换场地,再做其他的运动项目。孩子们边活动边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参与其中引导点拨。在“排排队”的活动中,孩子们就通过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人?”发现排队的最后一个同学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多少人。并且提出了:“说说你前后各有几个人?”的问题。在其它活动中也可如此进行。
③在师生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快乐学习。新的课改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在合作中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主要的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学生乐于学习。
2.“乐学”的途径
①在课堂主阵地中。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运用多媒体、游戏活动、戏剧表演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创设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②在课外实践活动中。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课外活动,学校尽可能的把作业在课堂内完成,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实践探究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课外活动中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乐于探索,从而激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教学观和育人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能力要求更高、教育观念要求不断更新、手段要求更加灵活,才能满足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从“乐教”到“乐学”——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张金霞,《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2]袁运开.学生心理与班级管理[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5
[3] 魏淑慧《研究式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4]聂劲松等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J] 当代教育论坛 2005(5)
(本研究属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重点课题成果)
关键词:农村村小;乐教乐学;策略
一、农村村小现状分析
我区农村小学62个,村小(教学点)47个。村小人数约占全区小学总人数的4.4%,涉及到2000余名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多数学生为留守儿童,由隔代或亲戚照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关心不够。学生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厌学人数多。村小这部分学生人数虽少却涉及上千个家庭,同样关系着我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村小的教育教学质量迫在眉捷。
二、建立新时期“乐教乐学”师生关系
从古至今,乐教乐学一直是人们追求和喜爱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所以教师要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让学生爱上和喜欢老师的课。
快乐教学是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的一种新新型教育思想体系和策略,曾被国家教委誉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成功模式”。快乐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是从情感入手,实施智能、情感、意志并重的整体性人格教育,宗旨是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快乐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首先体现为一种学生观。它主张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把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看成是教育的前提和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同时,快乐教学还体现为一种学习观。学习是学生本身的自主活动。在农村学校开展“乐教乐学”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乐学到会学再到愿学,教师自身从乐教到会教再进一步学会愿教(见乐教乐学三层次太极图)。会教、乐教、愿教与会学、乐学、愿学中的“会”是教师、学生的教法与学法,教师学会教书育人的方法,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乐”是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让教师快乐教育、学生快乐学习,师生在教与学中实现乐教乐学;“愿”是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与学生的志趣,教师有志于教育事业,学生有志于学习,心思全放在学习上。“会、乐、愿”中,“会”是基础,“乐”是保证,“愿”是最终目的。教学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孤立的。
三、构建村小乐教乐学“试究升”三层次课堂教学模式
用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村小教师实施新课改,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
第一层次:感知与尝试(创设情境,体验新知,生成问题)
课前教师按《新课标》、《教材》的要求,根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编制好教学设计、课件,学生在课堂的前3-5分钟,利用教师提出问题清单好重点内容、难点内容与不理解内容的标识、标记,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感知新知,生成问题。
第二层次:合作与探究(引领释疑,领悟新知,形成体系)
利用课堂中的15-20分钟时间,把学生么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合作、探究,答疑解难,建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完成教学任务。运用“乐教乐学”教学育人模式,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层次:达成与升华(达成新知,归纳方法,拓展提升)
利用课堂后的10-1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当堂知识检测,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在学科方面的个性,升华学生的学科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科教学育人价值,发挥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乐教乐学”实施策略与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及班级文化形成浓厚的乐教乐学的氛围
村小虽然教师少、学生少,但仍然是一所完整的学校,因此,作为村小,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及班级文化,让师生在其中能感受到良好的育人氛围。有了良好的校风及班风,教师的创新思想就会不断涌现,创新教法、乐教氛围就会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逐步养成,学习从愿学、乐学及会学。
(二)运用多种教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情感驱动法:小学生对老师非常的信赖,都喜欢听老师说的话,教学中教师从情感入手,唤起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乐学到会学、愿学。
问题牵动法:在教学中以问题式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的问题中增长智慧,获得知识、获得快乐,愉悦地学习。
示范带动法: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通过榜样示范,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不快乐中成长。
评价推动法:通过分层次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让学生通过评价从心理上产生满足感与快乐。
激趣法:是指通过情景、活动、幽默语言、竞争、多媒体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
直观形象法:是指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置疑探究法:是一种以质疑、探究为中心的合作探索型教学模式,是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积累所探索出来的一种体现“师生、生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性的教育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以质疑化教学为前提,以师生共同探究为主线,以学生的小组式教研为主主体,以倡导知识的系统化和学习过程的生活化作为教学终极目标的一种全新的教研教学模式。
激励法: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游戏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于健康、益智、多样的游戏或游戏软件有效开展教学的模式。从而达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的目的。
(三)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理想教育及助学帮扶等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一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预习的习惯(工具、勾画标注、记录等)、课堂学习的习惯(端正态度、集中精神、倾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观察、交流、阅读、勤思、好问、笔记、独立作业等)、课后复习(及时复习、分类整理、积累等)二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通过理想教育解决学生学习态度问题,让学生从愿学到会学再到乐学;三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爱老师,喜爱这门学科,达到让学生愿学的目的;四是乐学帮扶,让学生达到会学的目的。五是通过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达到乐学的目的。
(四)实施途径
1.“乐教”途径
①在教学引入中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好的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学习特点、心理特征及知识体系,设计新颖、有趣、针对性和衔接性强的导入方式,让学生尽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愉块地学习,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②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学习之乐。无论语文还是数学,能创设情境的尽量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学习,学生感兴趣,并且记忆深刻。如:在讲授《我们身边的数》这一课时,提前将孩子们分好组,让各小组根据事先确定的活动项目(排排队、跳绳、看比赛),选好地点,开始活动,活动20分钟以后可以与其他小组交换场地,再做其他的运动项目。孩子们边活动边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参与其中引导点拨。在“排排队”的活动中,孩子们就通过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人?”发现排队的最后一个同学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多少人。并且提出了:“说说你前后各有几个人?”的问题。在其它活动中也可如此进行。
③在师生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快乐学习。新的课改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在合作中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主要的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学生乐于学习。
2.“乐学”的途径
①在课堂主阵地中。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运用多媒体、游戏活动、戏剧表演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创设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②在课外实践活动中。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课外活动,学校尽可能的把作业在课堂内完成,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实践探究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课外活动中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乐于探索,从而激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教学观和育人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能力要求更高、教育观念要求不断更新、手段要求更加灵活,才能满足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从“乐教”到“乐学”——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张金霞,《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2]袁运开.学生心理与班级管理[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5
[3] 魏淑慧《研究式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4]聂劲松等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J] 当代教育论坛 2005(5)
(本研究属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重点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