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作者】 刘新萍

【机构】 (新疆伊宁市第二十二中学)


【正文】摘 要:目前学生的阅读量不够,阅读兴趣不强,所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中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是关键。
  关键词:阅读;阅读兴趣;阅读量;阅读计划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书到用时方恨少”,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有感触。作为教师,对于课文相关知识的链接,我常常觉得自己孤陋寡闻,没法满足学生们饥渴的求知欲;作为学生,我常常惊叹于他们对鲁迅的陌生、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一无所知,看着他们茫然的眼神,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读书有益于开拓思维,有利于增长见识。曾经班上有一名学生常常在语文课上侃侃而谈,给我们解释苹果落地原理、带我们去探索黑洞之谜、给我们讲述狮子与野牛的生死大战……丰富我们知识的同时平添了我们对他的敬佩,他的作文也常常令同学们大加赞赏。询问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出色的表现,他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他的好朋友——“书”告诉他的。我不禁在心里赞叹,读书对于每个人都是有益的,读一本好书真是如同和一个高尚的说话,对于学生而言效果更加显著。
  一个人阅读量的大小,决定着这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没有“读书破万卷”的基础,又怎么能“下笔如有神”呢?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教学是并驾齐驱的“拦路虎”,对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一大障碍。过多的强调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困难,而不去注重学生原始素材的积累,怎么能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呢?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中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那怎样才能有效持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点滴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汲取大量的文学养分,为提高阅读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语文课上,我常常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达到启发阅读的效果。在讲故事时,我力求绘声绘色,完整而具有吸引力,学生安静地听着,眼中闪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可以看出他们很喜欢。借助他们对故事的兴趣,我顺势告诉学生,今天的这个故事来自《狼王梦》。第二天,就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的桌子上摆着《狼王梦》,课间学生们迫不及待地互相讨论书中的情节,几天功夫,这本书就在孩子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对许多书的内容都了如指掌,从《西游记》、《安徒生童话集》到《伊索寓言》,从《狂人日记》、《三国演义》到《窗边的小豆豆》,这些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让学生积累了一些原始素材,事半功倍,为以后持续阅读打好了基础。我还结合语文书中“课外书屋”,班级图书角,流动图书这些版块推介有益的书让学生回家阅读,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质与量。
  学生读书的自觉性不强,分辨率不高,只要是老师要求看的,看不懂的书看,不该看的书也拿起来看,这样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效果也不会好的。所以推介不是盲目的,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引导,让学生快乐地读书,读有所获,读一本有一本的收获。
  在推荐读书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专用的笔记本,在平时阅读中将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优美的修辞,好的用词……一一摘录下来,把读后的心得体会写下来,美其名曰“采蜜本”。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就有了阅读的收获。作文中时常可以看到学生从书中引用的好词佳句,抒发的独具特色的感受,这就是阅读的效果。
  二、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如何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是关键
  前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阅读课中,我常常看到学生手捧着书却像小和尚似的,心思不在书本而在课外,百无聊赖的模样让人无奈。因此,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是很重要的。与之相对应的是让学生不断地从阅读中获得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作文及语文能力,增长各种知识,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如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呢?
  1、言传不如身教。老师是博览群书还是孤陋寡闻,直接感染着学生。留心观察,常常可以在课堂中看到学生敬佩的眼神,这眼神源于我给他们讲解了三国的尔虞我诈,水浒的侠肝义胆,他们常常围着我“老师接下来又发生的什么”“这个人怎么可以这样”……交流之声不绝于耳,敬佩之情不自觉地流落出来。这有力地证明老师应该多读书。老师多读一些内容充实、有意义的书,以身作则,在课堂上恰倒好处地博古论今,不仅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更使学生产生因教师丰富的文学知识,流利的口才而产生一种敬重、羡慕老师“卓越出众”才华的心理,这种心理反映效果在无形中不自觉地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这也是小学生“爱模仿”天性的必然,这也是学生向师性的体现。人们常说“这个班的学生和他们老师很像”,这就是巨大榜样作用的体现。
  2、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肯定,更需要多种舞台来展示他们的文学积累。作为班主任的我,经常开展相关的班级文学活动或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大型文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满足学生在优越性上的表现欲,使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得到释放。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读书交流会、摘录笔记评比、心得体会交流活动、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程序简单,但由易而难,有效地激发了班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的激起了学生的表现欲,强烈的表现欲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意识,这就是我们所期望出现的,这也正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重点所在。
  3、通过个性阅读,培养创新能力
  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宗旨所在。“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孩子对文章的理解不同,不能强迫一致。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进行读书交流会、书写读后感,这样学生的看法才能得到真切的表达,感悟才能得到真切的提高,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散,阅读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4、多表扬,多鼓励,发现每一个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成果,及时肯定他们的付出。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甚至是一块橡皮,一个棒棒糖,这是我在每个活动之后发给学生的奖品——微小而单薄。就这样小的奖品,学生在获奖时的开心之情却溢于言表,读的更起劲了。看到这样意外的收获,我从内心感叹,兴趣是动力,表扬是激励。
  三、明确目标,持之以恒,带动作文
  任何教学都要制定一些相应的计划,有章可循才会有收获,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在制定好相关的阅读计划时,要保证坚持做到,及时总结交流。学生一时的兴趣激起来比较容易,然而要使兴趣常有,却是件难事,持之以恒喜欢阅读的孩子很少。只有让学生钻进阅读中,让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生自己就会主动阅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一些高质量的阅读活动,并长期进行下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旦有长足的进步,就会作文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无形之中也带动了作文的进步。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更是我们精神粮食的重要体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但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引导,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山西教育报刊社出版
  [3]杜甫、莎士比亚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