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生物“学困生”的类型心理特征及成因分析
【作者】 李 波
【机构】 (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
【正文】 一、生物“学困生”的界定
所谓生物“学困生”就是生物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而“学困生”却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生源,不同的学生素质,也就有不同的尺度去衡量。对于重点高中来说,生源优越、整齐,在这种情况下去讨论“学习困难生”的指导意义不大(这里不排除这些学校也会存在相对的“学困生”层次,但这些“学困生”放到非重点高中去,也许会是成绩很不错的同学)。所以更有讨论价值的是对非重点高中如何释放“学困生”的潜力,特别是在逐步普及高中教育的教育需求,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认识高度出发,化“学困生”为“学优生”就更具迫切性。
二、“学困生”的主要类型
把“学困生”的类型归到成因这部分来讲,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下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学困生”的现状,依据他们的困难程度、形成原因及外在表现,具体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基础薄弱型。学习基础差是这类学生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据我们调查测试,发现学困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不同项目内容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不是所有的方面基础都差。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加深,以及课业负担的逐步加重,这些学生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日积月累厌学情绪有增无减。从而成为稳定性“学困生”。②动力缺失型。这类学生在学习动机、态度、意志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处于弱势。他们在学习上动力不足,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目过。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为例,观察表明。“学困生”课内大多数时间未进人学习角色。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根本无意于学习活动。数字划消法的调研结果表明,“学困生”的有意注意稳定性水平过低于普通学生的平均发展水平,相差两个标准差。③能力低下型。这类学生的动机、意志、自我意识水平都不低,但学习能力有限,基本的学习技能没有掌握,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活动,尽管百般努力,然而收效甚微。转变这种类型的困难学生,往往要花较大的力气。④行为情绪型。这类学生由于行为或情绪方面的问题而造成学业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品行问题。由于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教师、家长指责、训斥,同学们的嘲笑、歧视,因而产生与班集体、教师对抗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敌意、挑衅或破坏性行为,有较强的攻击性(这种感情上的对抗不消除,即使最公正、友善的教育也没有效果)。第二,不适应或不成熟行为。如学习懒散,不爱动脑筋,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觉性;贪玩,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怕困难”;受教育后虽能改过自新,但用不了多久,一旦受到诱惑,又动摇、退缩,依然故我。行为一情绪问题可以引起学业不良,也可能是学业不良导致了各种行为和情绪问题。两者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较为复杂。⑤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在能力和个性特征上并无偏差,主要问题在于学习行为不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学习困难,一旦其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困难局面也将随之改观。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只是阶段性、暂时性的困难。以上的分类只是相对而言的,有的学生可能身兼多种类型。我们研究“学困生”的分类。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区别不同对象。以采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意义的教育措施。
三、学困生的几种心理
①自卑型。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怕出错误受人耻笑,不敢问问题,缺少与老师的情感交流;或者思想包袱重,很想学习好,偷偷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有压抑感,所以很自卑。②基础型。原来基础比别人差,上课听不懂;或身体差,缺课多,因而掉队了。这类学生想赶上去又怕吃苦,往往原地踏步甚至下滑。③缓慢型。能学会,就是接受速度慢。来不及消化巩固,新的一课又来了,夹生的勉强跟着学下去,以至恶性循环。④厌学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缺乏毅力,怕吃苦,自动放弃。⑤对立型。由于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对家长或教师不满,产生逆反心理而赌气不学,逐渐掉队。⑥随意型。平时学习不努力,无所谓,家长也管不了,听之任之。⑦牵连型。有些人本来学得还可以,但由于班级普遍差,周围环境不好,只求随大流,结果走下坡路。⑧被动性。不抓不学,抓紧就学好,抓一抓才学一学,不自觉。⑨骄娇型。这类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隘的性格。怕苦怕累,盲目骄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逐渐退步,虽多次失败,并不感到难为情,家长宠溺,反而责怪教师教不好。
四、高中生物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只要存在班级集体学习,就会有“优秀生”和“学困生”,“优秀生”和“学困生”其实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学困生的转化是个老难题,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高中生物的差生面比较大,尤其是在我校推行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后,高中生物学习分化的问题更加突出。从生物的学科特点分析,学困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对生物产生神秘感和恐惧感。对于每一个刚上高中的学生而言,高中生活都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每个人都是满怀信心投入新阶段的学习生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发现高中生物并不像高中的几何、代数那样直观易懂,解题时也很难得心应手,于是对生物产生了神秘感和恐惧感。②教材应用性强,部分学生“眼高手低”。高中生物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函数思想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生物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与人教版高中生物相比,苏教版增加了一些新的题型,例如阅读题、写作题、操作题等,并且苏教版教材强调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操作能力,将习题的完成过程融入里面。可以说,苏教版教材更强调培养学生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的那种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但一些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实践能力比较弱,不能适应这种转变。③部分学生质疑和探究精神不够。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的关键原因是他们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而一些学生的钻研精神不够,遇到难题又不愿意请教教师和其他同学,导致生物成绩越来越差。
所谓生物“学困生”就是生物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而“学困生”却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生源,不同的学生素质,也就有不同的尺度去衡量。对于重点高中来说,生源优越、整齐,在这种情况下去讨论“学习困难生”的指导意义不大(这里不排除这些学校也会存在相对的“学困生”层次,但这些“学困生”放到非重点高中去,也许会是成绩很不错的同学)。所以更有讨论价值的是对非重点高中如何释放“学困生”的潜力,特别是在逐步普及高中教育的教育需求,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认识高度出发,化“学困生”为“学优生”就更具迫切性。
二、“学困生”的主要类型
把“学困生”的类型归到成因这部分来讲,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下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学困生”的现状,依据他们的困难程度、形成原因及外在表现,具体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基础薄弱型。学习基础差是这类学生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据我们调查测试,发现学困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不同项目内容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不是所有的方面基础都差。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加深,以及课业负担的逐步加重,这些学生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日积月累厌学情绪有增无减。从而成为稳定性“学困生”。②动力缺失型。这类学生在学习动机、态度、意志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处于弱势。他们在学习上动力不足,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目过。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为例,观察表明。“学困生”课内大多数时间未进人学习角色。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根本无意于学习活动。数字划消法的调研结果表明,“学困生”的有意注意稳定性水平过低于普通学生的平均发展水平,相差两个标准差。③能力低下型。这类学生的动机、意志、自我意识水平都不低,但学习能力有限,基本的学习技能没有掌握,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活动,尽管百般努力,然而收效甚微。转变这种类型的困难学生,往往要花较大的力气。④行为情绪型。这类学生由于行为或情绪方面的问题而造成学业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品行问题。由于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教师、家长指责、训斥,同学们的嘲笑、歧视,因而产生与班集体、教师对抗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敌意、挑衅或破坏性行为,有较强的攻击性(这种感情上的对抗不消除,即使最公正、友善的教育也没有效果)。第二,不适应或不成熟行为。如学习懒散,不爱动脑筋,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觉性;贪玩,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怕困难”;受教育后虽能改过自新,但用不了多久,一旦受到诱惑,又动摇、退缩,依然故我。行为一情绪问题可以引起学业不良,也可能是学业不良导致了各种行为和情绪问题。两者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较为复杂。⑤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在能力和个性特征上并无偏差,主要问题在于学习行为不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学习困难,一旦其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困难局面也将随之改观。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只是阶段性、暂时性的困难。以上的分类只是相对而言的,有的学生可能身兼多种类型。我们研究“学困生”的分类。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区别不同对象。以采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意义的教育措施。
三、学困生的几种心理
①自卑型。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怕出错误受人耻笑,不敢问问题,缺少与老师的情感交流;或者思想包袱重,很想学习好,偷偷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有压抑感,所以很自卑。②基础型。原来基础比别人差,上课听不懂;或身体差,缺课多,因而掉队了。这类学生想赶上去又怕吃苦,往往原地踏步甚至下滑。③缓慢型。能学会,就是接受速度慢。来不及消化巩固,新的一课又来了,夹生的勉强跟着学下去,以至恶性循环。④厌学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缺乏毅力,怕吃苦,自动放弃。⑤对立型。由于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对家长或教师不满,产生逆反心理而赌气不学,逐渐掉队。⑥随意型。平时学习不努力,无所谓,家长也管不了,听之任之。⑦牵连型。有些人本来学得还可以,但由于班级普遍差,周围环境不好,只求随大流,结果走下坡路。⑧被动性。不抓不学,抓紧就学好,抓一抓才学一学,不自觉。⑨骄娇型。这类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隘的性格。怕苦怕累,盲目骄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逐渐退步,虽多次失败,并不感到难为情,家长宠溺,反而责怪教师教不好。
四、高中生物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只要存在班级集体学习,就会有“优秀生”和“学困生”,“优秀生”和“学困生”其实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学困生的转化是个老难题,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高中生物的差生面比较大,尤其是在我校推行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后,高中生物学习分化的问题更加突出。从生物的学科特点分析,学困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对生物产生神秘感和恐惧感。对于每一个刚上高中的学生而言,高中生活都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每个人都是满怀信心投入新阶段的学习生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发现高中生物并不像高中的几何、代数那样直观易懂,解题时也很难得心应手,于是对生物产生了神秘感和恐惧感。②教材应用性强,部分学生“眼高手低”。高中生物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函数思想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生物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与人教版高中生物相比,苏教版增加了一些新的题型,例如阅读题、写作题、操作题等,并且苏教版教材强调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操作能力,将习题的完成过程融入里面。可以说,苏教版教材更强调培养学生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的那种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但一些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实践能力比较弱,不能适应这种转变。③部分学生质疑和探究精神不够。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的关键原因是他们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而一些学生的钻研精神不够,遇到难题又不愿意请教教师和其他同学,导致生物成绩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