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高中生的礼仪教育

【作者】 陈 歆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教师进修学校


【正文】摘 要: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然而,进入近代以来,我们不仅“硬件”落后,更关键的是我们灿烂的文化“软件”,也被忽视了。尤其在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每每看到接近成年的高中生所作所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因此,就教育的本质而言,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关键词:礼仪;农村;传统文化;教育;高中生
  文明礼仪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有利于维护社会道德并展现国民素质。然而,由于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相对较差,加之缺少适当的家庭教育,以及周围不良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村中学生所接受的文明礼仪教育普遍落后,从而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一名农村高中的思想政治课老师,结合礼仪教育在农村高中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迎着国家大力倡导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春风,提几点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希望能实现“约之以礼”的目标。
  一、什么是礼仪教育
  著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就一般意义而言,所谓“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孔子曰:“礼者,敬人也。”孟子则道:“有礼者敬人。”由此可见,“礼”的基本要求,就是以尊敬自己、尊敬他人,来具体协调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所谓“仪”,则指的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即具有可操作性质的、“礼”的规范化做法。简言之,礼仪即一系列律己、敬人的规范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农村高中学生文明礼仪状况
  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大部分基础薄弱,思想上进取心不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有不少属于留守学生,基本上是由祖父母监管,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家长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时间,没有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文明语言方面做的很不够。总结起来目前农村高中生文明礼仪现状表现为:
  1.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
  2.对讲究文明礼仪的认识不高,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
  3.缺乏约束,缺乏引导。
  以上因素,致使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为所欲为,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滥语,导致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不够礼貌,没有修养”。
  三、培养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措施
  站不倚门、话不高声;夹菜不过盘中线;Q呼长辈必须以“您”开头,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非常具体,以养成习惯为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一)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安静地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2.听讲:在课堂上,上课要认真听讲,不睡觉,不做小动作。更不允许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注意力要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二)服饰仪表:服饰仪表整洁、大方,学生不准不烫发、化妆、佩戴首饰。服装要与自己的家庭条件相适应,不能向家长提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要求,给家长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三)尊师礼仪: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古人的话道出了老师在社会和学生心中的位置;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作为老师的工作场所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尊师礼仪。学生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不能直呼老师名字,更不能给老师起不雅外号,进入老师办公室要经过老师允许,在老师的办公室,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上课起立向老师问好,下课起立向老师道再见。
  (四)同学之间礼仪:“义”是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在现在学生中产生了不辨是非的“侠义”“江湖义气”,使学生误入歧途,老师应该教育学生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知从何时起,同学之间变得越来越随意,随意到脏话说的像平常话,学生之间根本感觉不到脏话不好,致使校园里脏话随处可见,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格格不入,因此,学校有必要加强同学之间的礼仪教育。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五)尊敬父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中华民族向来以孝传天下,可如今孝文化好像有点不被重视,尤其在年轻人中,不懂得感恩,经济不能独立的啃老,靠老,经济能独立的则很少回家,和父母多多相处。学校要肩负起教育的重任,离家道别,回家道安,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任性。
  作为高中生,应该在中学阶段培养个人素质。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也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学者:有机融合“法治之国”与“礼仪之邦”.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2]礼仪之邦和礼义之邦 .网易新闻
  [3]用传统文化重建“礼仪之邦” .网易新闻
  [4]接待礼仪(第二版) 金正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