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提升西藏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的研究

【作者】 朗 加 卢 聪 孙光琼

【机构】 (西藏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正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体制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XZJKY31647,主持人:卢聪)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针对西藏中职生就业现状存在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偏低的问题,采取调查研究和政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研究了西藏中职生就业现状;然后从社会层面、中职学校层面、中职学生等方面深入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最后提出提升西藏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就业质量;双创教育;职业指导体系 
  职业教育既是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利器,也是开发人力资源、破解就业难题、改善民生的法宝。2014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职业教育应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办学方向。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产业发展急需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这也对中职生就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摆在中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好这个难点问题,就必须找出影响中职生就业质量的因素,由此为切入点,建立科学有效机制,有针对性的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和提高就业质量。
  一、西藏中职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西藏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西藏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西藏发展和建设培养大批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重任。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多年来一直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和骨干,西藏和平解放后,逐步发展了一批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专业技术学校,同时开展继续教育。西藏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从1970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卫校、师范、农机、交通、水电、农牧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各地(市)建立起高标准的职业教育中心,从1993年西藏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即山南地区职业中学成立到2017年止,西藏建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1所(含在建1所),在校生20736人(含内地西藏中职班2579人),教职工1403人;县级职教中心74所,年职业技能培训达3万余人次;在内地12个省(市)的32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举办了内地西藏中职班。
  目前,西藏中等职业教育大范围的结构布局调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西藏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藏中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已为社会培养培训大批中高级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与内地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比较,西藏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还不能很好的满足西藏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二)西藏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就业问题,就业是中职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从近年来西藏中职生就业形势来看,总体就业率保持稳中有升,以拉萨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但是跟踪调查发现,一是毕业生就业低端岗位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就业一段时间后又失业的问题比较突出。关于中职生的就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西藏自治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也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相关部门出台的促进保障就业创业的政策主要是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中职毕业生就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积极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就业体制机制的理论探索与创新十分必要。
  二、影响西藏中职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
  (一)问卷调查设计
  定量研究是指被研究对象所包含成分的数量关系,它可以是对研究对象的某些性质、特征、相互关系,在数量上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也用“数量”来进行描述,定量研究强调事物的客观性和可观察性。
  笔者仔细查阅了问卷调查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同类问卷调查进行收集、比较、研究后,主动对中职学校、企业、学生和相关教师进行调查,全面搜集最新的就业信息。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最新状况和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设计了“西藏中职学校调查问卷”和“西藏企事业单位调查问卷”两份调查问卷,各包含18个问题,旨在了解中职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选取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山南市、日喀则市和林芝市7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中职学校调研样本,另外,主要选取拉萨市和山南市的49家相关企业开展调研。
  (二)因素分析
  1.社会层面 
  中职毕业生就业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目前,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就业存在偏见,表现在:第一,社会对中初级技能型人才的认可度不高,社会上笼罩着“重文凭、轻技能”的氛围,如图-1所示,调研发现58%的企业要求大专以上学历,34%的企业要求高中或中职学历,要求高中以上学历占比高达92%,社会对中初级技能型人才都不太重视,众多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大专以上学历的求职者,歧视中职学历的现象比较突出。在这种氛围下,不但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就业信心和就业质量,也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招生。再者,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逊于普高。中职学生的生源大都为没有达到普高录取线,退而求其次,为了继续学业,转而选择了中职学校,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较低。第二,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和薪酬标准不合理。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用人单位用工不合理的现象,如部分用人单位将中职学生仅仅当作没有任何文凭和能力的底层员工,没有制定专门针对于中职学生的合理的晋升机制,导致中职学生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进入“找工作——辞职——找工作”的求职怪圈。












图-1 用人单位录用员工的学历要求

  2.中职学校层面
  现如今,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就业的稳定性令人堪忧。在其就业过程中,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主要从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生源状况、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就业创业渠道等方面分析对中职学生就业的影响,如图-2所示,学生生源状况和思想观念成为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其次学校的专业设置决定着学生的技能是否能满足就业需求,师资条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技能水平。












图-2 制约中职学生就业的瓶颈 
  首先,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与社会劳动力市场对接的,社会用工的需求是专业设置及变动的风向标。但目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有局限性,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导致了中职学生在就业中出现专业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其次,课程设置比例不协调,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西藏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文化基础课。但专业理论课时设置量偏多,实践课时设置量过少。再加上西藏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在文化基础课上的课时量比起内地的中职学校偏多,势必会影响中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锻炼,这也是上述用人单位歧视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原因。再次,师资水平欠缺是中职毕业生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的关键因素。西藏中职学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这类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无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二是来自于其他普高学校的转入教师,这类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但对中职教育理念的认识有偏差,仍然以普高的教育模式来教育中职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识记,忽略理论知识的应用。可见,能达到中职学校要求的理论技能与实践经验兼备的教师甚少,这直接影响了中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中职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主要棘手点。最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偏形式化,指导形式单一,如职业生涯规划课与中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以教师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传授一些就业指导常识,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满足其需求,更不能体现其成效。对中职学生进行有效的在校就业指导,是使他们正确定位自己,合理规划,明确就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反之,会使中职学生出现就业态度不端正和就业期望值过高等不良现状。此外,调查发现,如图-3所示,西藏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比较薄弱,大多仅限于理论指导,缺乏创新创业平台和实体项目支撑。
















图-3 中职学校推进创新创业的措施

  3.中职学生层面
  首先,个人目标定位不准确。通过调查发现,如图-4所示,中职学生的个人就业目标明显存在着定位不准确的现象。很大比例上的中职学生在入职前对就业的岗位和月薪期望值较高,但入职后和其所从事的岗位及实际月薪差距较大,时常出现因对企业的岗位和劳动报酬不满意而频繁跳槽的现象。也有小部分毕业生因就业目标定位偏低,所学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现“大材小用”现象,倾向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继续深造三类出路的占比达到81%。










图-4学生就业意向

  其次,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差,如图-5所示,根据用人单位对已就业的中职学生满意度调查来看,企业认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这也是其就业不稳定的关键因素。原因在于中职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本位或技能本位,但忽视中职学生的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如社会适应能力、协作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且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技能单一,而劳动力市场对中职学生要求的标准很高,倾向于招纳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大部分中职学生很难达标。

















图-5困扰学生求职的主要问题
  三、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双创教育,提升就业质量
  1.深刻领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
  2015年,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两项重要文件,明确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
  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以创新创业为依托,带动高质量就业必是明智之举。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的好坏,不能仅仅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某一门技术技能为标准,而是包括学生是否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经济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岗位层出不穷,当前旧有的技术、技能、岗位随时有被淘汰和替换的风险。因此,职业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未来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的质量目标,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具有适应当前岗位的技术技能,更要具有适应新的就业岗位和未来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只有这样中职毕业生才不会被社会和岗位所淘汰,真正成为社会发展最活跃的中间力量。
  创新创业在全球蓬勃发展,它成为了各个经济中心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不二法宝,也是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旋律奏响祖国各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社会都应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中职学校应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机制、搭建创业平台、设立创业基金,逐渐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社会参与”的双创模式。
  双创教育的提出,为教育观念开拓了新的视野,对未来人才素质的构成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中职学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双向融合的办学模式,由传统的就业教育向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因此,中职双创教育是新时期的社会需求,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实质性精神融入中职学校整体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基于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核心、以创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业能力培养为关键,将创新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人格等创业素质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校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创业指导,完善创业保障,提供创业扶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主导推进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化的应有之义。
  (二)构建职业指导体系
  1.强化中职学生的职业指导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指导在形态上以静态为主,简单枯燥,未能引起中职学生的重视,反而被认为是学业负担,更不用说对职业指导的理念把握和意义认识了。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职业更新速度加快,职业理念不再一成不变,需要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而变化,那么职业指导也应该随之有一个动态的变化,从而建立起职业指导的长效、动态、开放机制。
  全面提升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师的素质。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指导培训,多为政治课、德育课教师兼任。但按照我国《职业指导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应严把职业指导教师的入职标准关,并定期对他们进行教育学、心理学、职业指导和发展理论、个人和群体指导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更重要的是,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师除了掌握关于职业的理论知识和指导技能外,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正确的就业形势判断力。这就需要他们深入各企事业单位和毕业生中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现状,把握规律,及时准确地为中职学生和教学部门提供指导信息。
  2.加快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升就业能力
  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力为依据,尤其是应用技术、操作技能以及工作执行力的培养。在课程安排上,应注重培养通才与专才相结合,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学习能力与社交能力相结合。中职学校在教学上应大力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注重产学结合和工学交替,将校内技能训练与校外顶岗实习结合,形成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伴随着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中职学校还应对就业指导工作做必要调整,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并确保就业指导部门的教育与指导全程化。
  3.完善中职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首先,宏观层面上,中职学生的职业指导是一项常态化、长期化的系统工程,属于社会公共事业。需要在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协调完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另外可以通过立法强化企业对社会的义务与责任,发挥其资源优势,又能凭借校企合作,互利互赢,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共同开放职业指导课程。
  其次,在微观层面上,需要转变观念,正视职业指导课程是一门通识性课程的地位,应根据每一学习阶段的要求和学生个体自身的特点制定职业指导课程,开展职业体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概念。确保在中职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职业指导理论,能够正确地理解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以及各个职业的要求,能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职学生应注重自身修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是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保证。要具备敬业、勤奋、好学、自律、有理想、有追求、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等基本品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择业心态,树立正确的现代就业观。中职学生可以优秀就业案例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就业的期望值,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中职学生还应尽早地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从具体实施上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初入中职学校时做起,根据自己的就业目标,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在一年级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二年级要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三年级要对自己的出路有明确的定位,开始迈入就业阶段。其次,还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和专业知识。
  总而言之,中职学生就业质量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已制定相应政策,旨在破解中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断增强,中职学生就业的质量也必将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静微.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关于提升中职学生就业稳定率的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6 (11):152-153.
  [2]赵建勋.从学生就业情况看中职学校就业质量[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4):91-93.
  [3]李雪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中职学生就业质量[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4(2):49-50+76.
  [4]杨学富,向勇,李远华,陈委.成都地区中职服务类专业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及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1(2):78-81.
  [5]杨晓飞.新形势下中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海南大学,2016.
  [6]张建伟.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7]邵妮.中职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5.
  [8]张治海.提升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研究[D].鲁东大学,2015.
  [9]Clarkson,M.A.Stakeholder Frame 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o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
  [10]Aupperle,K.E.,A.B.Carroll,J.D.Hatfield.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ion Socia1 ResponsibiIity and  Profitabil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5,28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42.
  作者简介:朗加,(1970-),男,西藏拉萨人,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与管理。卢聪(1979-),男,四川宣汉人,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科研处负责人,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孙光琼(1974-),女,重庆北碚人,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