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白板教学中如何提高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 白 菊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南川西路小学)


【正文】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完成呈现、展示、交流、互动、合作,拓展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电子白板;兴趣;有效;指导;创新
  电子感应白板是一块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工作的大感应屏幕,其作用相当于计算机显示器并代替传统的黑板。电子感应笔承担电子白板书写笔和计算机鼠标的双重功用,其作用代替传统的粉笔。教师或学生直接用感应笔在白板上操作:写字或调用各种软件,然后通过电磁感应反馈到计算机中并迅速通过投影仪投射到电子白板上。白板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使教师使用非常方便。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完成呈现、展示、交流、互动、合作,拓展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心设置问题,引导主动探索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只有学生存在疑问和问题,才会去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问题。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有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促进他们主动探索学习。 
  白板要与教学内容(教材、课本)相关 ,要针对所教学科的特点,老师要在备课时确定利用白板的切入点,不能因要重视信息量而削弱学科的本身特性
  白板既要与课程相综合、加工和处理,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又要与其他教育技术手段有效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混合,是融合,提高综合使用效益。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 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创新对学生提出的有创造性的问题或有创造性的回答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并开设各种奖项,如“创意奖”“进步奖”等,专门鼓励表现突出、有创意的学生。 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这种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实际就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肯定,更能激起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综上所述, 为了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实施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当然,要全力推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采用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合作,使课堂教学变成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同时,教师更要加紧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真正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的教学形式。样一个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唤起学生心灵情感的活动,让其很快进入了课文学习的最佳状态。 在学生学完《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时,我又适时地用最朴素但又最具有情感穿透力的语言进行总结:“萧红认为,人生的最美好的时光是在童年时代。人的本性是无羁无绊的,只有释放了人的本性,才能达到这种无拘无束的境界。顺乎自然,就能获得人生的幸福快乐。教师的语言不必是最华丽的,但一定是最有情感的,以情动人,要让学生真正感悟童年时代的美好和怀念。教师要真正引导学生从情感层面读懂文本,进而把握全文。 人们常说:“读得好,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 ”“文章不是无情物。 ”对文章的朗读赋予一定的感情,可以让学生对当中的词语有更为透出的感知与领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其进行朗读时,应该将文章整体的朗读出来,并让学生对其反复的吟诵,这样有助于学生可以将文章当中的抑扬顿挫以及其中的内涵透露出来。
  讲解《七律·长征》时,我分四步完成:首先营造情感氛围,我用多媒体展示与诗歌内容相配的画面,听配乐朗诵,让学生耳眼并用,大体感悟诗歌的优美的意境。 接着是教师范读,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注意节奏重音,体味抒情语言;并把朗读、默读、齐读、分读、全读、竞读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错落有致,或高亢放读,或浅唱低吟中自主获取诗歌的“意义与情味”,自由地表达感情。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最后在对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之上,将全诗背诵下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用一种美的语言来感染和熏陶学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真情实感,并对此产生共鸣,从而师生之间的感情融为一体,水到渠成。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虽然长短不齐,风格不一,但都于语言文字之中蕴含着一个丰富斑斓的情感世界,充盈着美的享受,活跃着灵动的情感,教师就要通过“以情品文”的诵读指导思想,反复诵读,从诵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哀乐中体味文章的情感,激起学生的共鸣,净化学生的心灵,叩问学生的灵魂,让学生丰富的情感在诵读中升华。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刘茂森.200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3]《小学语文教师》
  [4]《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
  [5]《白板终将代替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 丁兴富,蒋国珍 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