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释放

【作者】 钟德坚

【机构】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卖酒镇竹沙小学)


【正文】摘 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它将掀开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的新一页。我认为,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为学生张扬个性、释放个性差异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学生个性;张扬;释放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不假,当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对教师所教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兴趣才会推动学生的内心,从而在学生的内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才会在这种欲望的推动下自觉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抓住学习的主要内容。我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让学生所接触到的所学内容变得鲜活,让学生有兴趣深入进去,进而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进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进而很快地融入到学习材料中,游弋、选择、探索,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比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准备,并从网上下载了各种形态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当学生兴趣盎然想要知道是什么样的时候,我适时地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一一贴在黑板上,学生的目光一下子就被牢牢地吸引住了,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黑板这些鸟的图片上,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在此基础上,我才来揭示课题。通过这样的课前准备和课前导入,学生兴趣盎然,探知欲望浓烈,很快进入到了课文预定的情境之中,想象完全展开,这样的效果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性,开启学生学习的欲望之窗。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活动是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巧设问题,利用提问引导学生向知识的纵深探进,点拨学生的思路,交给学生学习的钥匙,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开动个人的智力,利用教师教取的钥匙获取知识,增强技能,锻炼智慧。所以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配角,而课堂舞台上的主角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积极作用的课堂教学,是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的。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课时,通过故事情境的引入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将这些问题一一列出、比较、选择,确定课堂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在课本里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要求学生自学以前,提出自学要求,要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全面训练学生,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参与,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主动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才能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成为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展现自我的平台。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语境中语义的含义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学识,因而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体会,作为教师要正视这些不同,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积累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并回答说只有勇敢、沉着,才能想出办法。可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却与众不同,他说小夜莺之所以能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是因为他有一个机灵的头脑。这种有些高度的回答激起课堂上的层层浪花,学生们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们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含义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既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和含义,也有利于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比如开展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用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描写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五、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利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随意地利用自己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这些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只是这一做法要长期地渐进地进行,不能今日执行,明日废止。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对学生进步的认同,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以后带来的教师的肯定。许多学困生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并逐步地提高了学习成绩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释放。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3]《成才之路》2010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