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掘生活之水 浇品德之花——小学品德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张国富

【机构】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品德课程是一门指导学生学会社会生活的课程,教材中的课文图文并茂,语言形象生动,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过程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从生活中来,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到生活中去,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让课程与生活对接,让生活在课堂之外提炼其品德的内涵,促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丰富的活动中,多彩的生活中提升道德素质。
  关键词: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学实践
  一、关注研究——有心插柳柳成荫
  1.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品德课是最受欢迎的 
  大多数学生有着爱玩的特点,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的第一课《我的课余生活》时,其中一课时的内容为“就让我们来玩一玩”,我带着学生来到操场上,让学生尽情地玩,玩自己平时比较喜欢的游戏或活动,此时让我看到了学生与课堂上完全不一样的另一面!同时,他们爱观察,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兴趣,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因而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就必须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观察产生兴趣,就会变为主动的学习。如在教学“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时?”我让学生四六人一组,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先对组内成员进行了分工,再和同伴们动手做一做、记一记、比一比,最后得出了结论。这样的学习学生印象是深刻的。
  2.贴近学生生活的品德课是最感兴趣的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去。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的十二课《春节和圣诞》时,我设计以下四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①你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②你知道春节里人们一般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③你知道少数民族如何过春节?④你还知道哪些国家和民族的新年习俗?学生对这些问题特别感兴趣,课外他们通过上网和询问长辈找到答案。课堂上,他们津津乐道,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学得不亦乐乎。
  3.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品德课学生是最喜欢的
  俗话说:“触景生情”,当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张张活生生的画面时,学生怎能不为之所动呢?如我在执教《隔海相望》这一课时,课前收集了大量关于台湾的介绍,包括“地理位置”“美丽风光”“灿烂文化”“风土人情”等,介绍地理位置时则通过地图,再加上文字说明,学生一目了然;美丽风光这一部分就让学生在观赏一张张美轮美奂的图片,较为全面地了解台湾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使学生都有了一种想去台湾的欲望。我们的课堂也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美,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趣意盎然。
  二、实践体验——绝知此事要躬行 
  1.广开思路——让校园生活引领品德教学
  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学生的道德行为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展现。我们在设计课外延伸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日常行为规范,利用课外活动,少先队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发和运用校内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在教学《我爱学校》,让学生用画笔绘画,展示小眼中的自然美景;创作废物中的工艺精品作品;摄影活动中的美丽身影;环保给我们的启示调查报告等。结合课堂教学,利用环保实践活动,建立“绿色回收站”,让同学们把拾来的垃圾分类回收,一切都由队员自主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队员们看到了沉甸甸的劳动成果,从而才能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教学《生活中的你我他》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批体验一些日常工作的“滋味”。体验提一桶水到教室,体验擦干净窗玻璃的艰难,体验分发报纸给队员等。当体验完毕大家谈体会时,渐渐感受到“各行各业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是不能缺少的,我们应该尊重劳动者。”
  2.有机融合——让家庭生活链接品德教学
  家庭生活的实践虽然学校教育在整个品德教学中起了主导作用,但是培养人才的“第一学校”还是家庭,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第一环节——家庭,也是课堂教学效果得以真正体现的一个场所。我们在设计课外延伸时,尤其要重视家庭生活的实践。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穿衣、洗脸、整理房间,这些日常小事要学会自己动手;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家长做家务。低年级队员可以学洗一双袜子、擦一次地板、刷一次碗筷;高年级可以开展“小当家”“这月我当家”活动,让孩子学会买菜,做饭等家务劳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参与家务劳动,使队员们体验到了父母的艰辛和劳累,从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持家,尊重父母的好习惯。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长大了》一课,我布置了课后延伸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帮自己的父母做一天家务活,从早上的买早点、买菜,到中午及傍晚的饭菜准备,从室内的打扫到生活用品的采购,当了一天的家,许多学生都体会到“当家”的不容易,从而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心灵的体验。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的疼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抱有感激之情,是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品德课课后社会实践活动应成为学生体会亲情的家园。
  3.善于捕捉——让社会生活巧化品德教学
  “教会学生做真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品德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渠道。正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而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但实际做起来却和知行严重脱节,这都是因为我们在课堂上所要达到的目标并不能完全落实,学生的道德行为并未真正地养成。如《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快乐的邻里生活》,为了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我把学生“主动跟邻居打招呼”作为延伸课后社会实践活动的着落点,让学生每天和邻居打个招呼,鼓励自己主动问好,学会与人和善相处。一周后,让学生诚实地反省自己:我每天是否主动跟邻居打招呼,我为邻居做过哪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这一系列课后社会实践活动的布置,才真正实现了该堂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学生们终于体会到了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的密切关系,并掌握了与邻里和睦相处的基本技能。
  三、教育无痕——和谐润物细无声 
  真正的品德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太多太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品德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就更要淡化教育痕迹。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些态度和观点正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及完善起来的,他们感受得这样真切,因此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四、延伸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 
  小学品德课程不应该把课堂教学的结束当作学习活动的终点,以目标取代目的。教学结束了,活动需要延伸需要拓展。如教学《学会合作》,在活动结束时,要引导学生对合作的认识上要进一步深化,使学生明白:合作是一种团队精神,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合作,小到两人之间的合作,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合作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建立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这样就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体会与感受上升到更高一个层次,并把它带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使课堂教学的终点不是在下课铃响的那一刻,而是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生命中,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总之,小学品德课的教学离不开“生活”这一“源头水”,只有这样才能浇灌出了小学品德的灿烂之花。品德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体现,需要不断探索研究思考。新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实施,更需要我们在实施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只有这样,品德课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品德课才能更具有特色和活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课程真正成为沟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丰富的活动中,多彩的生活中进行平等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从而提升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毛春芳.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浅谈.现代教育-教育版.2012年;
  [2]《品德与生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