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 司 凤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城关学区苏店小学)


【正文】所谓“素养”,就是人的基本修养。“素”,本义是指本色未染的生丝,故引申为“基本的”;“养”是饲养、喂养,后来引申为长期的教育和训练,再进一步引申为长期教育所形成的品德、能力和学识等教育结果。因此,我们说,素养就是人通过后天的修养锻炼而形成的,是人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的综合体现。语文素养,是人们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运用汉语言的基本能力及其语言品质。当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怎么形成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讨论在学校教育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下面笔者简要谈几点体会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语文素养的的结构内涵
  语文素养,是人们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运用汉语言的基本能力及其语言品质。语文素养作为人内在的语言经验和品质,是通过人自身的语言活动逐渐建构起来的;但它可以通过人的实际听说读写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字写得工整美观,话说得清晰流畅,与人交流得体,阅读能力强,还能写得出好文章,我们就会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这实际上就是依据其运用语言的外在表现判断其内在的素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语文素养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与人自身的条件、成长过程中的语言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直接相关。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我们当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但与此同时,现代学校教育也要以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求所有接受教育的学生都应该达到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的标准,实现一个基本的共同性的目标。这个共同目标,在语文课程中就被称为“语文核心素养”。它是每个学生在学校教育条件下,通过语文课程学习都应该具备的最关键的语文能力和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及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构成语文素养结构的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不能简单分割。我们之所以把语文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表述,一方面是为了引导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及其语言经验的建构,也要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关注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品位的形成和发展。避免把语文教学过程仅仅视为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统整过去的“三维目标”的表述,使之更进一步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学科特征。当然,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并不仅仅是语文课程的任务,学校教育中各门课程都要担负相关的教育任务。但从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审美的关系看,语言的学习过程对人的思维发展、文化理解和审美能力的形成都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因此,语文课程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本学科的素养培养目标,也应该通过帮助学生在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品质的过程中,实现与其他学科共同承担的育人目标,并且发挥本学科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审美和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语文课程才算尽到了促进人的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责任。
  二、语文素养的培养方法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过程。说其简单,是因为语文素养是每个人内在的语言经验和语言品质,是通过人自身的语言活动逐渐建构起来的。因此,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其自身的语言实践活动是关键。一个人只有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地建构起自身的语言经验系统,形成良好的语言品质,具备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说其复杂,是因为在学校教育条件下,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必然涉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问题,必然涉及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语言掌握与思维发展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对这些复杂的问题,在我国,有长期的研究历史,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谈语文素养,当然离不开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没有相应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就谈不上语文素养;但素养不是知识和能力的简单相加,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也不等于就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知识的本质特征、功能和类型、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说起。
  一般地说,知识是人认识的结果,是主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是认知对象的特征、关系等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有的心理学家把知识称为“关于认识对象的经验”。知识存在于个体内部,就被称为个体知识;通过语言、符号、图像等媒介外化出来,加以传播,就成为公共知识或人类的共同经验。正因为如此,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与知识不同,能力是人用以控制和调节活动的个体心理特征,是关乎活动的经验。我们也可以通俗地称它为“做事的本领”。能力作为一种控制调节活动的个体经验,存在于个体的经验系统中,可以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但不能直接传递。孟子说“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规矩”是知识,可以教;而“巧”是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处理问题的技巧,不能直接教。
  如果能力不能直接教,那我们怎么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笔者的回答是,只有借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的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强调学生主动运用语言的实践。要说明这个观点,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知识的类型特征与能力形成的关系。
  上世纪50至60年代,语文教学界有一个“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的说法,即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个基础知识系统中包含的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如果更进一步分析,“字词句篇”主要是语言材料和语言运用范例。其中的句和篇,隐含了一部分语言运用的规则,即程序性知识。但这些知识只呈现了语言表达的“原型”,却不包括语言运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如何阅读和理解的知识。而“语修逻文”,即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和文学常识,只是概念、原理。我们这里暂且不讨论这些知识是否真的揭示汉语言的基本规律,假设它们都揭示了汉语言的规律,它们也主要是陈述性的知识,重点向学生解释的是汉语言是什么样的,以及为什么是这样的,还不能有效地支持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活动。
  前面已经说到,学生掌握了陈述性的知识,可以获得对象经验,为其活动奠定基础;但这类知识还不能直接转化成能力。要帮助学生形成能力,还需要程序性知识。它是形成技能的前提,但还不是技能本身。要将这些知识变为技能,学生需要在按照这些知识给出的动作程序去展开实际的语言活动,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这些知识才能转变成语言行为,形成语言技能。当然,技能的形成过程也是复杂的。简单地说,它需要经历一个“原型示范—原型操作—多次实践”,以期内化并达到熟练的过程。以作文为例,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理解文章布局谋篇、行文表达的方法,再通过模仿和反复训练,才能大体写出有类似结构、有某些写法特征的作文。即使如此,我们能说学生就学会作文了吗?恐怕不能。由此可见,即使学生掌握了陈述性和程序性的知识,也设计和安排了学生的相关训练,学生也只能掌握有限的知识和技能,还不能形成能力,更不能整合成高水平的语文素养。
  当然,我们也需要重点教学生策略性知识,但我们也需要先认识其特征。同时,这类知识是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的,存在于情境中的。只有在具体的活动对象、活动条件下,通过具体的活动过程才能学习;而且,策略性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在一个简单的情境中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有一组含有变式的复杂情境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因此,在语文课程中设计的语文学习情境,需要整合三类知识的内容。语文学习情境既要包含语言学习的材料和范例(主要是文本)、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即必要的语言运用原理和听说读写的方法),又要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有变化的语言运用情境,以及在这组情境中展开的具体的可控的语言实践活动。我们教师只有设计出这样的语文学习情境,并在这个情境中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相关策略性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语言经验和语言品质的形成。为此,笔者个人以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设计好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其语文素养。
  总之,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涉及到诸多因素,只有靠我们不断地探索创新,在新课程的指引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长期发展,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