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

【作者】 梁秀德

【机构】 (广西平南县平山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由网络提供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与解说、拟音、音乐等音频信息,这种多媒体信息的集成功能恰好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了图文并茂、形神兼备的课文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上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不仅大大提高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而且形成了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以及独创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实现,发展了他们的个性品质与智慧潜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整合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以为语文课主要靠语言表达,不借助网络也可以完成,但经过近几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我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领略了网络的魅力。应用多媒体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会使语文课更有魅力。
  一、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教育理论基础
  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来实现;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来实现,他据此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他还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起作用。
  由此可见,多媒体与初中语文课程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整合,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语文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使语文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过程更加符合人类本身的思维规律。借助网络语音软件,可轻易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专家、学习伙伴之间的广泛交流。   
  二、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模式
  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教学活动网络化、教学结果创新化,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这一模式的表现形态有:
  课文精读:在网络环境下同样不可忽视对课文的精读,在这种阅读中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思考,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可用习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进行即时评价。
  主题性研读:主题性研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这种阅读主题丰富灵活,信息容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
  选择性阅读:学习在网上快速阅读,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
  情境写作:多媒体电脑为作文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情境呈现——讨论交流——写作——评价”是常用的教学流程。
  互动性写作:将“故事接龙”的样式放到网络上之后,其趣味性、发展的无限性以及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交流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听力训练:学生听取教师或同学播放的有声资料,现场检测并由电脑作出即时评价。
  三、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例
  1.课文学习《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同志写的一篇气吞山河的名作,形象而精确的语言,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歌颂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故此,教学内容当围绕熟读成诵进行,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总体设想是以理解促诵读,以诵读促理解,读而有感,感而能发。教学步骤分为“诵读”、“研读”和“鉴赏阅读”三大步。
  诵读时,让学生来倾听课件中著名播音员的朗诵,播放动态文字、图片等,创设一种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丰富的外部刺激。然后教师指导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从文学角度、历史角度、现实角度出发,结合网络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论坛上发表,教师即时在论坛中整理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简单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上网搜寻资料、如何展示学习结果)后,学生通过上网搜寻资料解决问题,交流、发布学习结果。
  2.名著阅读
  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推荐了14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意在课内外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一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的良好设想如何落到实处呢?我的设想是每学期指定一本名著进行精读,要求学生按周次循序渐进阅读,并作好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建立各部名著的研读网页。如建立《三国演义》研读网页,内容可包括:《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全文,专家研究三国的论文,网上有关三国的精彩贴子,三国军事、文化、历史的相关资料,有关三国的壁纸、连环画、动画,相关网站的链接,还有供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的论坛。建立名著研读网站,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内容,以案例形式表现出来的专家论文对引导研读方向和方法起了很大作用,并且以交互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心得交流,效果是明显的,也是其它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为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阅读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多媒体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