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

【作者】 焦石桥

【机构】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左安镇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利用这种情境来提高学习质量,是每个教师都迫不及待要探索的问题,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方法;措施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也正是顺应了这个原则。可见,“创设情境”这一教学环节基本上成为教师们上好课、上好优质课的必备环节。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利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有的情境却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失去了意义,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有的缺乏挑战性、针对性,给人以为情境而“情境”之嫌,造成课堂宝贵时间白白流失,这种伪情境只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有“目的性”,做到事半功倍
  一节课的时间是一个常量,因此,要珍惜宝贵时间,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笔者曾观摩多堂《轴对称图形》教学,在感知“对称”概念时,多数教师会出示一定数量具有对称特征的实物或图形,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它们的共同的特征,学生却一脸茫然。仔细回味,其中固然有其原因,如它们的共同特征并不显然,也不唯一,以至于有的学生回答它们都是彩色的等等,节外生枝。当然,也有教师“引导”了的,最后得出都具有对称的特征,就算不论其情境的有效性,费时已显而易见,芝麻是否捡到不得而知,总之西瓜肯定是丢掉了。笔者生活在农村,当地群众家有两个子女造房必然对称,所以尝试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具有对称特征的民居,让学生猜测主人家有几个子女,并说出依据。结果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出答案并提取出对称表象,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剖析了对称的概念,学生的思维没有漫无边际的乱跑,而是直奔主题。此举激活了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例1:某学校食堂买来一些大米。计划吃8天,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吃5千克,结果提前2天就吃完了。你能算出原计划每天吃多少千克吗?
  这类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画图分析,所以我们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画图分析(如下图),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使其养成善于分析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总千克数=每天吃的千克数×天数,接着画图分析、解题,之后再重点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的方法,以便积累经验,学会总结反思,形成良好的总结反思习惯。








  二、要有“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要侧重于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而年级《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例2:如下图,梯形ABCD的面积是45平方米,高6米,△AED的面积是5平方米,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析:因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45=(AD+BC)×6÷2,也就是45=(AD+10)×6÷2,所以AD=45×2÷6-10=5米。又S△ADE=■AD×高,即5=■×5×高,所以可计算出△ADE的高是2米。又因为△EBC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减去△ADE的高,即6-2=4米,所以S△BEC=■×BC×4=■×10×4=20(平方米)
  三、要有“发展性”,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 “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 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我们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渗透创新方法,树立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正如陶行知所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例3:(1)在学习“数的表示”时,经过师生合作探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可以明确地表示出数的性质(有始无终,有序性等等);但我们我们教师也可以趁此机会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比如把下图阴影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2)分数计算“■+■+■+■+■=?”,这道题看似复杂,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画出上面的图形,思路就会立刻清晰。即可转化为■+■+■+■+■=1-■=■,很快算出结果。
  四、要有“真实性”,符合生活的逻辑
  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但有些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例4:甲乙两班共90人,甲班比乙班人数的2倍少30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第一种方法:设乙班有x人,则甲班有(90-x)人。
  找等量关系:甲班人数=乙班人数×2-30人。于是可列方程:(90-x)=2x-30
  解方程得:x=40,从而知:90-x=50
  第二种方法:设乙班有x人,则甲班有(2x-30)人。于是可列方程:(2x-30)+x=90
  解方程得:x=40,从而得知:2x-30=50
  答:甲班有50人,乙班有40人。
  总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有效情境在其间起着桥梁作用,使学生将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提升,拓展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但情境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教师应不断积累课堂情境知识,才能创设出适宜学生领悟的、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
  参考文献:
  [1]杨艳侠;浅析小学数学情境式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S1期.
  [2]韩国银;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39期.
  [3]李妹菊;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艺术[J];学周刊;2011年19期.
  [4]崔建格;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几点尝试与研究[J];赤子(中旬);2013年11期.
  [5]陈军;数学情境式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