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学会反思 锻炼思维——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作者】 段军涛

【机构】 (河北省赵县大夫庄中学)


【正文】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解题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必要手段,教师引导学生在解题后进行反思,可以让学生吃透数学知识,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初中数学的学习效果更佳。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反思;多元引导;能力提升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习题练习是一种必要且重要的手段。一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时,过度关注学生习题解答的对错,看重学生知识点是否掌握,而忽视了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习题练习时,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反思,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初中数学学习目标。下面结合本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实践思考谈谈数学习题的反思性学习。
  一、引导学生反思习题考查的知识点
  数学习题是检测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常用武器。习题的类型多样,围绕着各种知识点进行设计。只有学生找准了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在解答完了题目之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让学生认真反思,帮助学生发现题目包含的知识点,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知识之后,教师出示一道题目: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其周长的最小值是多少?周长为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大部分学生看到这道题目都立刻反应出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但当列出二元一次方程x×y=1、x+y=32后发现无法求解。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转换思维,对这两个方程进行变形,得到y=1x,y=-x+32,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作图,最后得到面积为1平方厘米时,周长最小为4厘米;周长是3厘米时,面积最大为916平方厘米。学生反思此题时,发现该题考查的是函数的性质、图像及极值的求法。在结合解答过程,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及时回头复习,强化了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引导学生反思习题解答的突破点
  很多学生在解答数学习题时发现,有些题目看了很多遍却根本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在同学或者老师的指点下,发现了突破口之后,便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学生在进行习题反思时,通过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分析,回想题目的突破点,总结寻找解题技巧,能提升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角平分线》之后,教师出示一道具有代表性的几何证明题:△ABC中,∠A=100°,AB=AC,CD是∠C的平分线,求证:BC=DC+AD。学生看到题目之后,发现DC、AD和BC三条线段分别属于不同的三角形,感觉无从下手。教师提示学生可以通过在长线段BC上截取短线段的方法转移线段。学生开始动手在BC上截取DC,这时就出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CDE,然后再证明BE=AD即可。通过这样的梳理,大部分学生完成了这道题目的证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思考这类题目证明的突破口,学生回顾这道题目的求证过程,经过深入的思考后发现了这道题目的突破口。有学生认为是需要进行线段的转移,有学生说可以采取截长补短的方法,把需要求证的问题进行转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总结点评:对于这种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之和或者之差的题目,突破口往往都在于转移线段,通常都是在长线段上截取短线段。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掌握了这类证明题的解题技巧。
  数学学习的精髓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掌握和运用。而数学思想方法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往往伴随着具体的数学活动过程,蕴涵在具体解题的字里行间,要靠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领悟、吸收和运用。因此,在解题结束后,应该去发掘一下在此过程中用了什么思想方法,这种用法有什么特点,在其他情况下是否也用过,有什么差异和规律等。当然这个过程开始必须由老师去引导和选拔,预先介绍转化的的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引导学生发现“降次、消元、换元、配方、归纳”等方法,然后碰到类似问题时让学生主动思考属于哪种思想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对思想方的认识和运用水平。
  三、引导学生反思习题训练的思路点
  数学习题的解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学生需要具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有理有据,科学推导。在学生解答了习题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解答的过程,帮助学生厘清解题思路,使学生规范严谨地完成习题解答。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之后,教师结合实际出示一道应用题:某商场出售一种服装,如果按照成本价提高40%之后,再以8折优惠价出售,最终每件服装可获得15元的利润,那么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通过认真读题,学生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元,最后列出方程(1+40%)80%x-x=15,求解得到题目的答案。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道题目并不太难,解答的过程也比较顺利。教师考虑到这类题目比较普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在学生进行解题反思时,让学生尝试归纳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学生通过回顾解题过程,包括设未知數和列方程等步骤,认识到这道题目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在学生有了这个基本认知之后,教师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解答这类题目的步骤,首先是把实际问题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求出方程的解,进行验证解的合理性,最后得到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梳理,学生对解答这类实际问题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思路,遇到类似题目不会再手足无措。
  总之,解后的反思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合作,学会分享,体验学习的乐趣,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作积极的意义。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催化学生思维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立成.在反思中提升数学解题的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6).
  [2]吕碧芳.初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培养探究[J].广西教育,2017(09).
  [3]王青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解题策略认知及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