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钉子拔了,眼还在
【作者】 朱之清
【机构】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鉴湖中学)
【正文】【案例描述】
2017年9月的某天晚自修,我照例到教室巡视,发现小洋又在高谈阔论(开学到现在常常讲话,而且跟他说了也不听,还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讲),一时怒上心头将其叫出教室,在走廊上大声地批评他。接下去的几天教室内的纪律确实好了不少,小洋也不怎么讲话了,我还沾沾自喜这一招杀鸡儆猴还真管用。
一直到期中考后,让学生给家长写下自己的心理话作为家长会的材料。我好奇学生会对家长说些什么呢?基本上都是觉得自己考得不理想,一种懊悔难过的描述,或者写下下次努力的方向。但看到小洋的那张写着:“妈,你是知道我的,从初三那次就知道只要我想学,一定能学好,只是我很不爽我那班主任,所以平时才随随便便的,到高考时我一定能考好的。”看到这句话,我震惊了,我以为后面一段时间的安抚,小洋已经平复了心情,没想到当时的举动居然对他造成的影响这么大。
当天晚自修我再次把小洋叫了出来,他心不甘情不愿地跟了出来,马上就说:“今天我没犯错,没扣分”。我笑了笑说:“难道不犯错我们就不能交流下?你的心里话我看到了”。小洋立马紧张起来,他低着头等着暴风雨的来临。“首先我得跟你道谦,上次确实是我火气大没考虑到你的心情。”小洋不可思议地望着我,我继续:“不过当时我是真急了,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地做作业,你在一边侃侃而谈,不但自己浪费了时间还影响了其他的同学。现在高中的学习情况与初中已经是截然不同,不是靠最后一段时间冲刺一下子就能上得去的,我不希望你因为别人的失误而放弃了你自己,太不值得了。”小洋不说话,但我看到了他眼中闪亮的东西,那是被人尊重后激动的泪花。从那天开始,我一直关注着小洋的情况,在他松散时提醒他,在他努力时夸奖他,终于他在学习上也有了一些进步,而且现在每次见到我都会笑着说:“老师好!”
【案例评析】
教育学生是校园内常见的情况,但处置不当,轻则导致学生讨厌你这个班主任,重则导致学生自暴自弃,批评别人不一定非得疾言厉色、直言不讳。因为钉子拔了,眼还在,伤口愈合了,还会结成疤。
处置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有三:一是发现问题后,能及时寻找解决的方法;第二是成功转化矛盾性质,主动放下身段,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以朋友的方式来关心学生;第三是坚持不懈地鼓励支持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要求积极上进的,只是需要督促和帮助。
处置这个案例的教训之处有二:一是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难免会有些底气不足,怕压不住学生,所以常常板着脸,以威严来震慑住学生。但这样常常会给学生留下长久的负面影响,对思想不成熟的学生会造成心灵上的伤害;第二,要时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不是流于表面,而是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
【案例启示】
通过这次事件,让我更加体会到“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这句话的魅力。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感情和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我们千万不能把学生仅仅看作是管教的对象,而应该把他看成也和我们一样需要人格尊严,需要维护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对学生必须平等对待,与他们民主相处,即使他们犯有错误,进行教育,也必须尊重他们,为他们创设一个比较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宽容以待,给学生不断改正的机会,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作为一门教育艺术,保护了教育对象的自尊心,使其从心灵上深刻反省。班主任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待之。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教育有时需要把学生当自己,把自己当学生,同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作为班主任,作为管理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集体。首先,班主任是核心,是引导者,更是组织者。班主任应融入到学生当中,成为学生信服、尊敬的“领袖”,万不可与学生对立,成为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不要当众发脾气,起不到好的效果,却会在学生心中造成老师爱发火不亲善的影响,久而久之,难以服众。
而且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中学生最容易模仿,班主任的一些思想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有些时候,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时,“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动作就能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我要以老师的行为和力量去影响学生的思想。
2017年9月的某天晚自修,我照例到教室巡视,发现小洋又在高谈阔论(开学到现在常常讲话,而且跟他说了也不听,还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讲),一时怒上心头将其叫出教室,在走廊上大声地批评他。接下去的几天教室内的纪律确实好了不少,小洋也不怎么讲话了,我还沾沾自喜这一招杀鸡儆猴还真管用。
一直到期中考后,让学生给家长写下自己的心理话作为家长会的材料。我好奇学生会对家长说些什么呢?基本上都是觉得自己考得不理想,一种懊悔难过的描述,或者写下下次努力的方向。但看到小洋的那张写着:“妈,你是知道我的,从初三那次就知道只要我想学,一定能学好,只是我很不爽我那班主任,所以平时才随随便便的,到高考时我一定能考好的。”看到这句话,我震惊了,我以为后面一段时间的安抚,小洋已经平复了心情,没想到当时的举动居然对他造成的影响这么大。
当天晚自修我再次把小洋叫了出来,他心不甘情不愿地跟了出来,马上就说:“今天我没犯错,没扣分”。我笑了笑说:“难道不犯错我们就不能交流下?你的心里话我看到了”。小洋立马紧张起来,他低着头等着暴风雨的来临。“首先我得跟你道谦,上次确实是我火气大没考虑到你的心情。”小洋不可思议地望着我,我继续:“不过当时我是真急了,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地做作业,你在一边侃侃而谈,不但自己浪费了时间还影响了其他的同学。现在高中的学习情况与初中已经是截然不同,不是靠最后一段时间冲刺一下子就能上得去的,我不希望你因为别人的失误而放弃了你自己,太不值得了。”小洋不说话,但我看到了他眼中闪亮的东西,那是被人尊重后激动的泪花。从那天开始,我一直关注着小洋的情况,在他松散时提醒他,在他努力时夸奖他,终于他在学习上也有了一些进步,而且现在每次见到我都会笑着说:“老师好!”
【案例评析】
教育学生是校园内常见的情况,但处置不当,轻则导致学生讨厌你这个班主任,重则导致学生自暴自弃,批评别人不一定非得疾言厉色、直言不讳。因为钉子拔了,眼还在,伤口愈合了,还会结成疤。
处置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有三:一是发现问题后,能及时寻找解决的方法;第二是成功转化矛盾性质,主动放下身段,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以朋友的方式来关心学生;第三是坚持不懈地鼓励支持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要求积极上进的,只是需要督促和帮助。
处置这个案例的教训之处有二:一是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难免会有些底气不足,怕压不住学生,所以常常板着脸,以威严来震慑住学生。但这样常常会给学生留下长久的负面影响,对思想不成熟的学生会造成心灵上的伤害;第二,要时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不是流于表面,而是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
【案例启示】
通过这次事件,让我更加体会到“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这句话的魅力。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感情和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我们千万不能把学生仅仅看作是管教的对象,而应该把他看成也和我们一样需要人格尊严,需要维护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对学生必须平等对待,与他们民主相处,即使他们犯有错误,进行教育,也必须尊重他们,为他们创设一个比较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宽容以待,给学生不断改正的机会,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作为一门教育艺术,保护了教育对象的自尊心,使其从心灵上深刻反省。班主任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待之。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教育有时需要把学生当自己,把自己当学生,同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作为班主任,作为管理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集体。首先,班主任是核心,是引导者,更是组织者。班主任应融入到学生当中,成为学生信服、尊敬的“领袖”,万不可与学生对立,成为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不要当众发脾气,起不到好的效果,却会在学生心中造成老师爱发火不亲善的影响,久而久之,难以服众。
而且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中学生最容易模仿,班主任的一些思想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有些时候,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时,“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动作就能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我要以老师的行为和力量去影响学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