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探讨
【作者】 余凤英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
【正文】 根据教学课程的目标需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为目标,结合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的要求,选取与课程紧密相关的社会生活,选择、设计适宜的社会角色,组织引导学生从观念或者活动上去模拟、扮演该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该角色情景,感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角色所面临的问题,有意识地创设情景,组织、引领学生开展角色模拟即研究性教学。笔者在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一、研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意识
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社会,把社会导入课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角色意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的教育目标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社会化的角色需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结合生活”、“提高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树立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些都是当前社会对学生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即社会角色预期性教育。
二、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新的课程理念确立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思想政治课思想性强调思想转变,思想的转变要通过情感的认同,情感认同的重要条件是情感的体验,真切的感受,心灵的震撼。角色模拟,改变立场,增进体验,这是实现“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目标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地观察社会,有效地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的生存能力,以及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学生积极地并富有成效地加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并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分析、评论、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学生接触的社会现象,可以说都是社会角色人物所作所为的结果和产物。让学生参与实践,参与社会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去试演种种社会角色,并按照这个社会角色的能力和规范去处理事务,开展活动。
三、研究性教学注重课堂的讨论式教学
我曾以窗外一棵大树设喻,以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差异。“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细细审视一片小小的绿叶时,研究了每一个细节,包括细细的脉络,甚至切下它的一部分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逐渐发现了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液等等,于是有了生物科学;当我们试图弄清大树赖以生存的土壤时,涉及到农业及地理学;如果试图知道是谁在这里种树,又是为什么这样做时,有可能涉及到心理及社会学。但是,哲学呢,却试图弄清这棵树存在的意义。世界上能不能少掉这棵树?这既然存在了,对于自然和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庄子就曾以不成栋梁之大树说明无用之用,表明自己的哲学观。老师的讲解宛如一石激水,学生的问题连锁产生:“哲学是不是科学呢?”“哲学和生物学、地理学这些科学有什么不同呢?”然后,请学生自己来试着比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师加以引导,最后得出一些抽象而深刻的结论。
预设有争论性的问题,以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在讨论有关“人的价值”这一哲学的终极关怀问题时,我曾让学生讨论了两个现实问题:一个是父母能否抛弃残障低能儿,一个是安乐死。课堂上争论激烈,我作为思想的激发者、引领者及时抓住问题的分歧所在。因此,我做了必要的讲述,分别设想佛教徒、基督徒、儒者、道者,一些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对此问题的看法,以期对学生形成自我判断、进一步思考有所帮助。
四、研究性教学注重政治课教学资源的开发
新课标要求“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强调了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性,强调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交往互动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打破过去知识载体的狭隘预设,获取新知和信息的途径都要不断拓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重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教育资源的开发。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终端、活生生的生命实体、社会生活的参加者,正是教育过程的重要资源。组织、引导学生根据课程目标的需要,结合现实生活,选取特定的社会领域和观察视角,找寻并模拟相应的社会角色,深入其中地理解知识,真切地体验情感,着实地提高技能,既发挥其学习主体性,又开发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五、研究性教学注重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已有角色模拟的设置,适宜运用此法的地方很多,实践操作也很强。比如在班级常设“新闻发言人”、“时政评论员”等模拟角色。学生可轮值担当“发言人”、“评论员”。担当这些角色的学生因任务的新颖性、挑战性和成就感而激发出浓厚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为成功扮演模拟的角色,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搜集社会信息,甚至去了解、访问、学习。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主动地获得了知识,同时提高了能力,关心时政的观念和态度也得到了转变,最终将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挥。
总之,政治课教学一定要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实行研究性教学。
一、研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意识
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社会,把社会导入课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角色意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的教育目标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社会化的角色需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结合生活”、“提高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树立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些都是当前社会对学生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即社会角色预期性教育。
二、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新的课程理念确立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思想政治课思想性强调思想转变,思想的转变要通过情感的认同,情感认同的重要条件是情感的体验,真切的感受,心灵的震撼。角色模拟,改变立场,增进体验,这是实现“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目标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地观察社会,有效地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的生存能力,以及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学生积极地并富有成效地加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并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分析、评论、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学生接触的社会现象,可以说都是社会角色人物所作所为的结果和产物。让学生参与实践,参与社会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去试演种种社会角色,并按照这个社会角色的能力和规范去处理事务,开展活动。
三、研究性教学注重课堂的讨论式教学
我曾以窗外一棵大树设喻,以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差异。“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细细审视一片小小的绿叶时,研究了每一个细节,包括细细的脉络,甚至切下它的一部分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逐渐发现了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液等等,于是有了生物科学;当我们试图弄清大树赖以生存的土壤时,涉及到农业及地理学;如果试图知道是谁在这里种树,又是为什么这样做时,有可能涉及到心理及社会学。但是,哲学呢,却试图弄清这棵树存在的意义。世界上能不能少掉这棵树?这既然存在了,对于自然和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庄子就曾以不成栋梁之大树说明无用之用,表明自己的哲学观。老师的讲解宛如一石激水,学生的问题连锁产生:“哲学是不是科学呢?”“哲学和生物学、地理学这些科学有什么不同呢?”然后,请学生自己来试着比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师加以引导,最后得出一些抽象而深刻的结论。
预设有争论性的问题,以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在讨论有关“人的价值”这一哲学的终极关怀问题时,我曾让学生讨论了两个现实问题:一个是父母能否抛弃残障低能儿,一个是安乐死。课堂上争论激烈,我作为思想的激发者、引领者及时抓住问题的分歧所在。因此,我做了必要的讲述,分别设想佛教徒、基督徒、儒者、道者,一些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对此问题的看法,以期对学生形成自我判断、进一步思考有所帮助。
四、研究性教学注重政治课教学资源的开发
新课标要求“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强调了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性,强调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交往互动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打破过去知识载体的狭隘预设,获取新知和信息的途径都要不断拓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重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教育资源的开发。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终端、活生生的生命实体、社会生活的参加者,正是教育过程的重要资源。组织、引导学生根据课程目标的需要,结合现实生活,选取特定的社会领域和观察视角,找寻并模拟相应的社会角色,深入其中地理解知识,真切地体验情感,着实地提高技能,既发挥其学习主体性,又开发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五、研究性教学注重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已有角色模拟的设置,适宜运用此法的地方很多,实践操作也很强。比如在班级常设“新闻发言人”、“时政评论员”等模拟角色。学生可轮值担当“发言人”、“评论员”。担当这些角色的学生因任务的新颖性、挑战性和成就感而激发出浓厚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为成功扮演模拟的角色,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搜集社会信息,甚至去了解、访问、学习。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主动地获得了知识,同时提高了能力,关心时政的观念和态度也得到了转变,最终将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挥。
总之,政治课教学一定要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实行研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