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作者】 崔阿娜
【机构】 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明确阅读目标,掌握阅读教学方法,重视整体阅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技能;体会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最近几年,各级教研部门都很重视对语文教师进行培训,使第一线教师有机会了解有关阅读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和广大农村地区信息闭塞,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依然采用老路子进行阅读教学。笔者为此想就阅读教学的一些观念和做法作一些探讨。
一、明确阅读教学目的
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具有丰富的内涵。有的学者曾对旧的中学课本提出批评,认为课本内容缺乏新鲜感,信息量不够,加上教学中偏重分析词汇和语法,结果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和动力来阅读这样的课文。新编高中课本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考虑到中学阶段的基础性,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做准备,所选择的材料包括各种题材和体裁,具有内容新、时代感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除此之外,学生还需学会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在学习一篇包含丰富信息的文章时,哪些信息是要求掌握的,哪些是无用的,要求学生能区分开并加以选择,这一点也非常重要。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对阅读教学目的的认识有关。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才能使教学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鼓励学生广泛参与
笔者在一所学校听课时,在一堂较为成功的公开课上,我们看到教师的任务主要是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开始,教师先用几分钟时间复习阅读课文,将本节课需要讨论的话题用投影打出来,要求学生分组选择话题作短暂准备。然后,教师便倾听学生的讨论,并检查学生的小组活动,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进行指导,最后对学生的活动作总结。在整堂课中,我们看到教师真正占用的时间不到10分钟。评课教师认为如果一堂课任课教师所占用的时间超过三分之一,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虽然时间不是绝对的,但从这里我们看到部分教师已开始抛弃过去在课堂上由教师主导一切,“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模式,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导致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富于朝气,充满自信,他们有了强烈的参与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勇于表演。教师则从过去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压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增强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思考和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要训练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做读书笔记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预习、自学的过程中,运用工具书可以迅速解决随时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中学生应养成随手查阅工具书的习惯;阅读卫生习惯。阅读时要注意光线、位置、姿势,如不在直射或暗弱光线下看书;不要躺着、走着或在晃动的车子上看书;坐的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等。
四、重视整体阅读
如何实现整体阅读,不是单纯的学法问题,首先应是语文教师的观念问题,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整体意识、整体观念,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处理上应始终抓住整体,其次才是策略问题。在关键的几个环节要把握好:第一,起始阶段要抓住整体,课的开头是“龙头”,起导向作用,一篇新课文学生总有一种新异感,要充分利用这种新异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全篇的整体感知,不要一开头就从课文第一自然段入手,一下子沉入对局部文字的分析之中,比如《我的空中楼阁》,开头应着眼于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得对楼阁形象的初步感知,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辅之以电视画面,使学生很快入境。第二,分析局部应不忘整体,我们强调整体阅读,不是排斥局部分析理解,而是强调局部分析要为理解整体服务,优秀文章的细节有许多是作者的传神之笔,分析细节是引导学生寻幽探胜的必经之路,但如果只从微观上研究细节,就很容易将完整的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因此,分析细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细节、突出整体。
五、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关键在于怎样才能使学生提出问题。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始”。要让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学会生疑。毛泽东同志说过,共产党员对于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在阅读中产生疑问,就是对阅读的内容,包括材料、观点、语言、写法等的真实性、真理性、合法性产生怀疑。除了“怀疑”,还有“设疑”。“设疑”也是一种“生疑”。在阅读中设疑,是指为了深入地、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所阅读的内容,为了求得规律性的认识,脑子里不断出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类的问号。只有具备了这种“生疑”能力,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读为主,以学生的读为主”的阅读教学思想,坚决克服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阅读教学不阅读,尤其是不让学生阅读的弊端。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技能;体会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最近几年,各级教研部门都很重视对语文教师进行培训,使第一线教师有机会了解有关阅读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和广大农村地区信息闭塞,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依然采用老路子进行阅读教学。笔者为此想就阅读教学的一些观念和做法作一些探讨。
一、明确阅读教学目的
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具有丰富的内涵。有的学者曾对旧的中学课本提出批评,认为课本内容缺乏新鲜感,信息量不够,加上教学中偏重分析词汇和语法,结果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和动力来阅读这样的课文。新编高中课本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考虑到中学阶段的基础性,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做准备,所选择的材料包括各种题材和体裁,具有内容新、时代感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除此之外,学生还需学会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在学习一篇包含丰富信息的文章时,哪些信息是要求掌握的,哪些是无用的,要求学生能区分开并加以选择,这一点也非常重要。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对阅读教学目的的认识有关。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才能使教学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鼓励学生广泛参与
笔者在一所学校听课时,在一堂较为成功的公开课上,我们看到教师的任务主要是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开始,教师先用几分钟时间复习阅读课文,将本节课需要讨论的话题用投影打出来,要求学生分组选择话题作短暂准备。然后,教师便倾听学生的讨论,并检查学生的小组活动,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进行指导,最后对学生的活动作总结。在整堂课中,我们看到教师真正占用的时间不到10分钟。评课教师认为如果一堂课任课教师所占用的时间超过三分之一,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虽然时间不是绝对的,但从这里我们看到部分教师已开始抛弃过去在课堂上由教师主导一切,“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模式,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导致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富于朝气,充满自信,他们有了强烈的参与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勇于表演。教师则从过去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压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增强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思考和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要训练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做读书笔记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预习、自学的过程中,运用工具书可以迅速解决随时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中学生应养成随手查阅工具书的习惯;阅读卫生习惯。阅读时要注意光线、位置、姿势,如不在直射或暗弱光线下看书;不要躺着、走着或在晃动的车子上看书;坐的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等。
四、重视整体阅读
如何实现整体阅读,不是单纯的学法问题,首先应是语文教师的观念问题,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整体意识、整体观念,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处理上应始终抓住整体,其次才是策略问题。在关键的几个环节要把握好:第一,起始阶段要抓住整体,课的开头是“龙头”,起导向作用,一篇新课文学生总有一种新异感,要充分利用这种新异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全篇的整体感知,不要一开头就从课文第一自然段入手,一下子沉入对局部文字的分析之中,比如《我的空中楼阁》,开头应着眼于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得对楼阁形象的初步感知,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辅之以电视画面,使学生很快入境。第二,分析局部应不忘整体,我们强调整体阅读,不是排斥局部分析理解,而是强调局部分析要为理解整体服务,优秀文章的细节有许多是作者的传神之笔,分析细节是引导学生寻幽探胜的必经之路,但如果只从微观上研究细节,就很容易将完整的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因此,分析细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细节、突出整体。
五、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关键在于怎样才能使学生提出问题。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始”。要让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学会生疑。毛泽东同志说过,共产党员对于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在阅读中产生疑问,就是对阅读的内容,包括材料、观点、语言、写法等的真实性、真理性、合法性产生怀疑。除了“怀疑”,还有“设疑”。“设疑”也是一种“生疑”。在阅读中设疑,是指为了深入地、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所阅读的内容,为了求得规律性的认识,脑子里不断出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类的问号。只有具备了这种“生疑”能力,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读为主,以学生的读为主”的阅读教学思想,坚决克服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阅读教学不阅读,尤其是不让学生阅读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