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尚卫督
【机构】 陕西省长武县昭仁街道东关小学
【正文】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因此,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在小学数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一、唤起兴趣,激发思维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而学生的学习欲望或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能激起探知欲望的环境。例如,在教学中适当编写一些数学信息题目,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动性。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若能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不但能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我立即表扬两生观察仔细,他学生倍受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我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并熟记。要学习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了,我也要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要画圆了,我还是不先讲画法,而是让学生先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观察,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
二、抓住关键,启迪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题路是依据,学路是主体,教路是主导,三者要融为一体,达到最佳状态,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而要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时,务必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循循善诱,启而有法,让学生积极去想,主动获取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我在教分数除法应用题之后,布置这样一道题:“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天津,行了全路程的3/5,距天津还有538千米,上海到天津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我引导学生审题时,抓住“还有”这个关键词边画线段图,边讲清含义。他们很快理解题意:行到了全程的3/5处,与天津相距538千米,从而找到了538千米的对应分率是1 -3/5,求出上海到天津的铁路长是:538÷(1-3/5)=1345(千米)。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抓住题中关键问题,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强化刺激,发展思维
心理学认为,强化条件情况的刺激,合适的引导,会引起学生的联想,加速信息因子的组合,获得解题的途径,提高思维能力。我在教分数工程问题之后,出了这样一题练习题:“某登山运动员从山脚到山顶,再原路返回,他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这个运动员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此题比较抽象,没有告诉从山脚到山顶距离的具体数字,加之,学生对“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为了突破难点,理清思路,我出示以下问题,边提问,边让学生回答:(1)怎样求时间?(2)怎样假设上、下山的总距离?(3)怎样求平均速度?引导学生根据上述三个问题,去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最后学生得出了两种解题方法。这样,利用类比联想,强化刺激,揭示规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四、一题多解,开拓思维
一题多解是数学题解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如,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的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4/5。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驶了?”老师要求学生用几种方法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第一种解法:因为这艘轮船往返行驶,驶出路程等于驶回路程。若设驶出最远路程要用x小时,那么驶回时要用(6-x)小时。列方程为:30x=(30×4/5)×(6-x)解这个方程得x=8/3,那么,驶出最远路程就是:30×8/3=80(千米)。
第二种解法:先求出逆风时的速度:30×4/5=24(千米),然后设这艘轮船最多驶出x千米就应往回驶了。根据行驶往返所用的时间关系,可以列出方程:X/30+X/24=6,解这个方程得,这艘轮船最多驶出80千米就应往回驶了。
老师问:还有其它解法吗?这时,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举手了,他说:“我是这样想的,先求出这艘轮船逆风行驶时的速度:30×4/5=24(千米),然后把这艘轮船最多驶出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往返所用的时间关系,可列算式:6÷(1/30+1/24),解这个算式得这艘轮船最多驶出80千米就应往回驶了。”这个同学利用的是类比思维方式,他是从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联想与它类似的一个熟悉的问题即工程问题。用熟悉的问题的解法来思考解答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创造思维的火花感染着全班的每一位同学。
总之,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的学科。如何使小学生的数学基本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这将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多给点思考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将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唤起兴趣,激发思维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而学生的学习欲望或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能激起探知欲望的环境。例如,在教学中适当编写一些数学信息题目,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动性。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若能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不但能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我立即表扬两生观察仔细,他学生倍受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我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并熟记。要学习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了,我也要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要画圆了,我还是不先讲画法,而是让学生先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观察,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
二、抓住关键,启迪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题路是依据,学路是主体,教路是主导,三者要融为一体,达到最佳状态,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而要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时,务必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循循善诱,启而有法,让学生积极去想,主动获取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我在教分数除法应用题之后,布置这样一道题:“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天津,行了全路程的3/5,距天津还有538千米,上海到天津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我引导学生审题时,抓住“还有”这个关键词边画线段图,边讲清含义。他们很快理解题意:行到了全程的3/5处,与天津相距538千米,从而找到了538千米的对应分率是1 -3/5,求出上海到天津的铁路长是:538÷(1-3/5)=1345(千米)。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抓住题中关键问题,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强化刺激,发展思维
心理学认为,强化条件情况的刺激,合适的引导,会引起学生的联想,加速信息因子的组合,获得解题的途径,提高思维能力。我在教分数工程问题之后,出了这样一题练习题:“某登山运动员从山脚到山顶,再原路返回,他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这个运动员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此题比较抽象,没有告诉从山脚到山顶距离的具体数字,加之,学生对“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为了突破难点,理清思路,我出示以下问题,边提问,边让学生回答:(1)怎样求时间?(2)怎样假设上、下山的总距离?(3)怎样求平均速度?引导学生根据上述三个问题,去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最后学生得出了两种解题方法。这样,利用类比联想,强化刺激,揭示规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四、一题多解,开拓思维
一题多解是数学题解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如,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的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4/5。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驶了?”老师要求学生用几种方法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第一种解法:因为这艘轮船往返行驶,驶出路程等于驶回路程。若设驶出最远路程要用x小时,那么驶回时要用(6-x)小时。列方程为:30x=(30×4/5)×(6-x)解这个方程得x=8/3,那么,驶出最远路程就是:30×8/3=80(千米)。
第二种解法:先求出逆风时的速度:30×4/5=24(千米),然后设这艘轮船最多驶出x千米就应往回驶了。根据行驶往返所用的时间关系,可以列出方程:X/30+X/24=6,解这个方程得,这艘轮船最多驶出80千米就应往回驶了。
老师问:还有其它解法吗?这时,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举手了,他说:“我是这样想的,先求出这艘轮船逆风行驶时的速度:30×4/5=24(千米),然后把这艘轮船最多驶出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往返所用的时间关系,可列算式:6÷(1/30+1/24),解这个算式得这艘轮船最多驶出80千米就应往回驶了。”这个同学利用的是类比思维方式,他是从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联想与它类似的一个熟悉的问题即工程问题。用熟悉的问题的解法来思考解答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创造思维的火花感染着全班的每一位同学。
总之,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的学科。如何使小学生的数学基本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这将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多给点思考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将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