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探析
【作者】 陈寿华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三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会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以及理解能力的养成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好奇心强理解能力弱和注意力分散的特点,因此常常需要教师维持课堂秩序来保障其学习效果,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语文教学
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如果习惯于主动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对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产生很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1、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摄入,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都已经发生了转变,原本较为落后的传统教学观念慢慢被取代,但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没有产生大幅度的创新,仍旧坚持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课程,而缺乏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一般来讲,大部分教师都会选择在课堂结束前为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课下进行思考和研究,但是所布置的大部分问题都比较简单或者是缺乏思考性,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来对其进行研究和思考。除此之外,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成果的评定还是离不开考试和测验,而学生在传统枯燥的考试中很难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很难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的情况。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花费时间与成绩不成正比。在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在短期内并不会出现大幅度的进步,因此很容易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其二,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动力,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都只是利用课上的时间,课下很少会花费大量时间在语文学习上,并且当前大部分学生都缺少一定的课外阅读量,这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十分不利;其三,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当前在进行教学时仍旧采用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法,缺乏一定的创新,导致语文课堂较为枯燥乏味,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小。
2、导致当下现状的原因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源自以下几点原因:其一,教学方法滞后。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在教学观念上已经逐渐产生了转变但是仍旧坚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表现较为死板,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导致了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弱;其二,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很难得到教师的重视。其三,考试和评价方式。当前小学阶段评价学生的方式仍旧主要依照于学生的成绩,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会有失偏颇,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不利。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3.1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多选择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或者是情境教学法等。并且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一味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多多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为学生布置一些思考任务,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或者是研究来探索问题的答案,并在课上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不知不觉间锻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3.2对学生多多进行鼓励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需要教师多多给予鼓励来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的方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学习小组的内不同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完成自己的任务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鼓励,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且要及时对那些对的想法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受到主动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3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大大的增强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授课堂需要教授的内容和知识外,还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言,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相当于找到了自主学习的大门。教师主要需要向学生传授如何高效学习的方法,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例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衣》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先对课文进行一遍通读以了解文章的内容,再在不同的段落中对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解读文章中人物的形象,并探究文章写作的手法和其表达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主要流程,使其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顺利的把握文章的主要情况,提高自身学习的效率,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像是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具体方法,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利用,为其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并且能够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提升其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健.学生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探讨[J].南北桥,2017,(23):90.
[2]安得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2):307.
[3]李正永.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措施[J].魅力中国,2017,(z1):146.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语文教学
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如果习惯于主动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对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产生很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1、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摄入,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都已经发生了转变,原本较为落后的传统教学观念慢慢被取代,但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没有产生大幅度的创新,仍旧坚持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课程,而缺乏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一般来讲,大部分教师都会选择在课堂结束前为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课下进行思考和研究,但是所布置的大部分问题都比较简单或者是缺乏思考性,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来对其进行研究和思考。除此之外,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成果的评定还是离不开考试和测验,而学生在传统枯燥的考试中很难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很难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的情况。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花费时间与成绩不成正比。在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在短期内并不会出现大幅度的进步,因此很容易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其二,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动力,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都只是利用课上的时间,课下很少会花费大量时间在语文学习上,并且当前大部分学生都缺少一定的课外阅读量,这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十分不利;其三,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当前在进行教学时仍旧采用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法,缺乏一定的创新,导致语文课堂较为枯燥乏味,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小。
2、导致当下现状的原因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源自以下几点原因:其一,教学方法滞后。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在教学观念上已经逐渐产生了转变但是仍旧坚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表现较为死板,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导致了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弱;其二,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很难得到教师的重视。其三,考试和评价方式。当前小学阶段评价学生的方式仍旧主要依照于学生的成绩,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会有失偏颇,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不利。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3.1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多选择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或者是情境教学法等。并且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一味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多多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为学生布置一些思考任务,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或者是研究来探索问题的答案,并在课上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不知不觉间锻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3.2对学生多多进行鼓励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需要教师多多给予鼓励来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的方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学习小组的内不同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完成自己的任务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鼓励,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且要及时对那些对的想法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受到主动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3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大大的增强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授课堂需要教授的内容和知识外,还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言,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相当于找到了自主学习的大门。教师主要需要向学生传授如何高效学习的方法,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例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衣》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先对课文进行一遍通读以了解文章的内容,再在不同的段落中对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解读文章中人物的形象,并探究文章写作的手法和其表达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主要流程,使其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顺利的把握文章的主要情况,提高自身学习的效率,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像是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具体方法,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利用,为其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并且能够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提升其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健.学生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探讨[J].南北桥,2017,(23):90.
[2]安得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2):307.
[3]李正永.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措施[J].魅力中国,2017,(z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