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动画资源的利用
【作者】 周官槟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夹寒箐镇水碓房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创造、创新、审美等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美术教学得当恰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现在信息技术走向各个教学课堂,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必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助益。动画资源是小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运用可以有效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动画资源;小学美术;利用
美术教学具有一定开放性,如果美术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限定了思路,不利于学生美术学习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依靠各种资源为学生开拓学习的方向,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更好的进行美术学习,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其中动画资源以其众多的资源及特殊的形式,可以有效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并能起到较好教学效果。
一、 以动画资源的故事性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卡通画、简笔画等内容的教学需要学生理解其表现的手法,如夸张、拟人化等,教师如果语言来告诉学生,学生可以理解语言上的内容,但其内涵是无法理解的,教师让学生动手去画,许多学生无法画出来。同时语言无法让小学生直观的去了解,也不利于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没有视觉感官,理解更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想使得学生理解内涵内容,就可以运用动画资源进行教学,如要想让学生能理解拟人的表现形式,教师就可以播放关于拟人的动画,如《哆啦A梦》是将一个机器猫以人的方式进行展现,他有人的思维情感,还能做出各种表情或伤心或开心或无奈,学生通过这样直观的观察,就能高效了解这种美术表现手法,也能促进学生自己去进行绘画创作。再比如夸张这是美术教学中常会用到的表现手法,在卡通画和简笔画中总会出现,教师对学生反复说,怎样怎样去夸张,学生是没有办法将这个尺度进行把握的,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很少看到这样夸张的表现手法,因此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受到限制,无法将夸张很好的体现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夸张手法的动画片为学生进行展示,如典型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个动画资源影响了几代人,它将爸爸进而儿子的形象进行了夸张,学生观看之后会发现原来绘画可以使用这样的夸张表现手法,能促进学生自己进行相关手法的创作。
二、以动画资源的声音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动画故事给学生以视觉感受,而动画声音则能满足学生的听觉感受。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教学生画小动物的课程,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动物的动画声音,比如《森林王子》等,这里有很多小动物的声音,将其作为导课部分,让学生对小动物有一个声音认知,让学生对动物的特点进行总结,为下一步绘画做好基础。 同时有些动画音乐很优美,教师也可以作为资源利用到美术教学中。
三、以动画场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动画片中人物形象和动作的夸张、抽象;剧情的跌宕起伏;场景的丰富等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视觉上的刺激,他们会为了角色形象的搞笑行为而哈哈大笑,会模仿他们的动作,也会因为动画中他们喜欢的主人公受伤而感到伤心,他们会认为动画里发生的事情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他们意识到其实动画里的一些事情是幻想出来的,而他们依然喜欢动画,喜欢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动画,在动画中找寻生活中的影子。在美术课堂中动画资源运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大限度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版画《火烈鸟》教学过程中,欣赏了火烈鸟在河边嬉戏的动画场景,要求学生创作一幅火烈鸟与小伙伴的粉印版画,之后下课时有一位小女孩告诉我:老师不一定要画两三只火烈鸟,因为水里的倒影就是他的小伙伴呀。小朋友的话令我更加审视自己,反思自己。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想象、创新,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明确美术创作的侧重点和绘画的切人点,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合作、创新,同时也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打破局限,激活创造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以动画资源的灵活性引导学生操作能力的发展
动画教学可把有趣的内容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利用动画形象,让学生主动观察、发现,教学效果比教师单纯的讲解、示范更好。对于一些技巧性很强的内容,教师不妨利用生动的动画形象进行讲解。在《穿穿编编》一课中,笔者引导学生欣赏完穿编工艺作品后,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但是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操作技法问题,不论笔者怎样示范、讲解,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如何穿插操作。后来,笔者制作了纸编艺术的动画示范图例,采用形象、直观的动画形式,一步一步地演示了穿编艺术的制作技法。在学生观看具体手工穿编制作的过程中,笔者让他们考虑这种技法是否可以被运用到其他材料的穿编作品中、穿编的方法是否单一、可不可以把多种技法融合到一起。学生看完动画效果展示后认为,穿编的材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彩纸以外,还可以利用藤条、铁丝、毛线等身边常见的物品。在同一个穿编的手工制作中,可以运用到几种不同的穿编方法,这样做出的作品形象会更加多样、美观。学生掌握相关技巧以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编出了许多造型优美的穿编作品。生动形象的动画教学让美术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利用动画形象展示操作步骤,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掌握手工制作的操作技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美术作品。
总结:
从笔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些好的动画资源也是美术能力的体现,学生在在这样的熏陶下,能对美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动画资源内容幽默,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这样的资源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电视动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 龙明慧. 科技资讯. 2011(18)
[2]自主+合作+创新=美术有效教学——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的策略[J]. 高洁.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4)
[3]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策略的探讨[J]. 郁艳红. 新课程(下). 2013(04)
关键词:动画资源;小学美术;利用
美术教学具有一定开放性,如果美术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限定了思路,不利于学生美术学习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依靠各种资源为学生开拓学习的方向,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更好的进行美术学习,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其中动画资源以其众多的资源及特殊的形式,可以有效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并能起到较好教学效果。
一、 以动画资源的故事性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卡通画、简笔画等内容的教学需要学生理解其表现的手法,如夸张、拟人化等,教师如果语言来告诉学生,学生可以理解语言上的内容,但其内涵是无法理解的,教师让学生动手去画,许多学生无法画出来。同时语言无法让小学生直观的去了解,也不利于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没有视觉感官,理解更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想使得学生理解内涵内容,就可以运用动画资源进行教学,如要想让学生能理解拟人的表现形式,教师就可以播放关于拟人的动画,如《哆啦A梦》是将一个机器猫以人的方式进行展现,他有人的思维情感,还能做出各种表情或伤心或开心或无奈,学生通过这样直观的观察,就能高效了解这种美术表现手法,也能促进学生自己去进行绘画创作。再比如夸张这是美术教学中常会用到的表现手法,在卡通画和简笔画中总会出现,教师对学生反复说,怎样怎样去夸张,学生是没有办法将这个尺度进行把握的,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很少看到这样夸张的表现手法,因此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受到限制,无法将夸张很好的体现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夸张手法的动画片为学生进行展示,如典型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个动画资源影响了几代人,它将爸爸进而儿子的形象进行了夸张,学生观看之后会发现原来绘画可以使用这样的夸张表现手法,能促进学生自己进行相关手法的创作。
二、以动画资源的声音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动画故事给学生以视觉感受,而动画声音则能满足学生的听觉感受。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教学生画小动物的课程,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动物的动画声音,比如《森林王子》等,这里有很多小动物的声音,将其作为导课部分,让学生对小动物有一个声音认知,让学生对动物的特点进行总结,为下一步绘画做好基础。 同时有些动画音乐很优美,教师也可以作为资源利用到美术教学中。
三、以动画场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动画片中人物形象和动作的夸张、抽象;剧情的跌宕起伏;场景的丰富等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视觉上的刺激,他们会为了角色形象的搞笑行为而哈哈大笑,会模仿他们的动作,也会因为动画中他们喜欢的主人公受伤而感到伤心,他们会认为动画里发生的事情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他们意识到其实动画里的一些事情是幻想出来的,而他们依然喜欢动画,喜欢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动画,在动画中找寻生活中的影子。在美术课堂中动画资源运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大限度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版画《火烈鸟》教学过程中,欣赏了火烈鸟在河边嬉戏的动画场景,要求学生创作一幅火烈鸟与小伙伴的粉印版画,之后下课时有一位小女孩告诉我:老师不一定要画两三只火烈鸟,因为水里的倒影就是他的小伙伴呀。小朋友的话令我更加审视自己,反思自己。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想象、创新,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明确美术创作的侧重点和绘画的切人点,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合作、创新,同时也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打破局限,激活创造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以动画资源的灵活性引导学生操作能力的发展
动画教学可把有趣的内容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利用动画形象,让学生主动观察、发现,教学效果比教师单纯的讲解、示范更好。对于一些技巧性很强的内容,教师不妨利用生动的动画形象进行讲解。在《穿穿编编》一课中,笔者引导学生欣赏完穿编工艺作品后,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但是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操作技法问题,不论笔者怎样示范、讲解,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如何穿插操作。后来,笔者制作了纸编艺术的动画示范图例,采用形象、直观的动画形式,一步一步地演示了穿编艺术的制作技法。在学生观看具体手工穿编制作的过程中,笔者让他们考虑这种技法是否可以被运用到其他材料的穿编作品中、穿编的方法是否单一、可不可以把多种技法融合到一起。学生看完动画效果展示后认为,穿编的材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彩纸以外,还可以利用藤条、铁丝、毛线等身边常见的物品。在同一个穿编的手工制作中,可以运用到几种不同的穿编方法,这样做出的作品形象会更加多样、美观。学生掌握相关技巧以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编出了许多造型优美的穿编作品。生动形象的动画教学让美术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利用动画形象展示操作步骤,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掌握手工制作的操作技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美术作品。
总结:
从笔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些好的动画资源也是美术能力的体现,学生在在这样的熏陶下,能对美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动画资源内容幽默,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这样的资源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电视动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 龙明慧. 科技资讯. 2011(18)
[2]自主+合作+创新=美术有效教学——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的策略[J]. 高洁.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4)
[3]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策略的探讨[J]. 郁艳红. 新课程(下).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