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辩答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邓丽云
【机构】 广西容县容州镇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小学数学“辩答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问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以期在论辩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核心在于促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张扬个性、主动表达、学会合作。
关键词:数学;辩答式;教学模式
近年来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的课改理念风靡全国,以各式各样“导学案”为主要特色的教学设计席卷课堂,以期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最后达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小学数学“辩答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小学数学“辩答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范式
1.步骤特点。
小学数学“辩答式”课堂教学采用“四自丘步”教学模式,在“自学、自究 、白评、自能”四个环节下,具体分五步完成:预习先行——情境导入——活动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拓展。“辩答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围绕某一特定数学问题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辩沦的一种教学方法。其重点在于“辩”。“辩”是对数学学习内容的深入阅读与理解,是对数学问题解决的深刻思考;“答”是学生数学思考过程的展示,是对学生数学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 ;是生生问、师生间思维的碰撞。事实证明,有理有据、观点鲜明的辩答能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及能力,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合作倾听能力都会有极大的提高。
2.课例范式。
第一步:预习先行——课前下发导学案。
分数大小比较综合练习(导学案)。
例1:用多种方法比较■和■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简单分数大小比较引出几种不同的比较方法 :画图法、通分法、化小数比较、把分子化相同再比较、与1比较,希望进行原有知识的唤醒回顾与总结,目的之一是为确定本节课的教与学的起点,目的之二是为下一题的辩答展开作铺垫。
第二步:课堂导学(包括:情境导入——活动探究——展示交流三个环节)。
例2:选择适当的方法比较■、0.6、■、■大小。
过程1:确定两个数一组相比较,共有哪几组?
过程2:组长分工,每人选做 1题。
完成后,组长组织组内答辩:
(1)说说你选择这种方法比较的理由;
(2 )形成小组意见并填表 。
过程3 :班级答辩(交流)。
刚才的分小组学习表现最好的组有……下面我们一起交流。
(1)教师逐题出示 。
(2)指名组长上讲台把相应的式子贴在方法下面,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3)同学们评议哪个方法更恰当、更合理? 理由?
总结:根据数的不同特点选择更方便、更快捷的方法。
【设计意图】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选择不仅要依据数据的特征,更要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水平,所以方法并无原则上的优劣之分,本节课在此之所以设置辨答,有优化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之考虑,但我们把这种优化建立在学生“辩答”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辩答,可以相互启发从而得以明理 。
过程4 :
(1)按照上面交流的结果你能把这4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吗?
(2)不经过两两对比,能直接快速排列四个数的大小吗? 说明理由?
■<0.6<■<■
第三步:达标拓展。
(1) 自主选择几个分数,比较它们的大小,说明方法及理由。
(2)选择或写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①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增5,新的分数与原分数比较哪一个更大?
②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全长的■,第二根剪去■米,哪一根剩下的更长?
(A )第一根长 (B )第二根长
(C )两根一样长 (D )无法比较
3.实施关键。
本节课辩答的体现重在第二步这个环节。首先,教师预设的4 个数分成 6 组后,每组数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大小,这就为学生展开辩答设下了伏笔。其次,教师有意把第二环节设计成两个层次,即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先展开辩答,以充分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期提高学生学自信心;通过组内辩答形成较为统一意见后再组织组间辩答,教师挑选组织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代表本组参加,组问辩答有代表陈述 、组员补充、组问质疑互辩、教师设疑追问等。
二、小学数学“辩答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辩答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的发展。“辩答式”教学模式既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辩答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 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发展学生个性;“辩答式”教学模式增强了课堂生生间的竞争与合作,调整了师生间的关系;同时“辩答式”教学模式的开展进一步转变了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念 、提升了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因为在“辩答式”教学模式展开的课堂中,教师必须合理设计有效的教学行为,掌握问题设计、辩答技巧,合理掌控学生的辩答情绪,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等。
三、小学数学“辩答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考
1.课时辩点的选择。
“辩点”的有效选择和设计是决定“辩答式”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教师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好好研究。“辩点”的问题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开放性、包容性、争议性 (或系统性)。
2.教师理答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通常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告诉他们学习的正确、充分、恰当的程度,给予评价,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继的学习行为。教师理答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教师理答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这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因此教师提升理答能力必须在两个点上下功夫:一个是上课之前的钻研教材,加强对文本的解读、把握能力;另一个就是要加强课堂上师生对话的掌控能力,就是要提高教师理答的能力和机智。
3.教学策略方法的选择。
(1)练习法。
通过导学案的运用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讨论,学生大多未掌握的重点讲。导学案练习的设计要全面,要有梯度,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能力的训练;既有语言的运用,又有情感的体验。关键通过导学案对本节课教学体系进行很好的梳理,为“辩答”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谈论法。
也可称问答法。是由教师或学生按一定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
在教师指导下,针对教材的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可全班进行,也可分组进行。
(4 )启发法。
可以通过一问一答 、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启发式是一种对所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 。
(5 )演讲法。
指导学生通过演讲来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预习问题,由学生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加工:,形成有中心的语言材料,最后让学生以演讲方式来陈述总结。这是对师生都要求比较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学;辩答式;教学模式
近年来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的课改理念风靡全国,以各式各样“导学案”为主要特色的教学设计席卷课堂,以期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最后达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小学数学“辩答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小学数学“辩答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范式
1.步骤特点。
小学数学“辩答式”课堂教学采用“四自丘步”教学模式,在“自学、自究 、白评、自能”四个环节下,具体分五步完成:预习先行——情境导入——活动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拓展。“辩答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围绕某一特定数学问题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辩沦的一种教学方法。其重点在于“辩”。“辩”是对数学学习内容的深入阅读与理解,是对数学问题解决的深刻思考;“答”是学生数学思考过程的展示,是对学生数学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 ;是生生问、师生间思维的碰撞。事实证明,有理有据、观点鲜明的辩答能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及能力,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合作倾听能力都会有极大的提高。
2.课例范式。
第一步:预习先行——课前下发导学案。
分数大小比较综合练习(导学案)。
例1:用多种方法比较■和■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简单分数大小比较引出几种不同的比较方法 :画图法、通分法、化小数比较、把分子化相同再比较、与1比较,希望进行原有知识的唤醒回顾与总结,目的之一是为确定本节课的教与学的起点,目的之二是为下一题的辩答展开作铺垫。
第二步:课堂导学(包括:情境导入——活动探究——展示交流三个环节)。
例2:选择适当的方法比较■、0.6、■、■大小。
过程1:确定两个数一组相比较,共有哪几组?
过程2:组长分工,每人选做 1题。
完成后,组长组织组内答辩:
(1)说说你选择这种方法比较的理由;
(2 )形成小组意见并填表 。
过程3 :班级答辩(交流)。
刚才的分小组学习表现最好的组有……下面我们一起交流。
(1)教师逐题出示 。
(2)指名组长上讲台把相应的式子贴在方法下面,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3)同学们评议哪个方法更恰当、更合理? 理由?
总结:根据数的不同特点选择更方便、更快捷的方法。
【设计意图】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选择不仅要依据数据的特征,更要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水平,所以方法并无原则上的优劣之分,本节课在此之所以设置辨答,有优化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之考虑,但我们把这种优化建立在学生“辩答”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辩答,可以相互启发从而得以明理 。
过程4 :
(1)按照上面交流的结果你能把这4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吗?
(2)不经过两两对比,能直接快速排列四个数的大小吗? 说明理由?
■<0.6<■<■
第三步:达标拓展。
(1) 自主选择几个分数,比较它们的大小,说明方法及理由。
(2)选择或写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①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增5,新的分数与原分数比较哪一个更大?
②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全长的■,第二根剪去■米,哪一根剩下的更长?
(A )第一根长 (B )第二根长
(C )两根一样长 (D )无法比较
3.实施关键。
本节课辩答的体现重在第二步这个环节。首先,教师预设的4 个数分成 6 组后,每组数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大小,这就为学生展开辩答设下了伏笔。其次,教师有意把第二环节设计成两个层次,即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先展开辩答,以充分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期提高学生学自信心;通过组内辩答形成较为统一意见后再组织组间辩答,教师挑选组织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代表本组参加,组问辩答有代表陈述 、组员补充、组问质疑互辩、教师设疑追问等。
二、小学数学“辩答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辩答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的发展。“辩答式”教学模式既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辩答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 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发展学生个性;“辩答式”教学模式增强了课堂生生间的竞争与合作,调整了师生间的关系;同时“辩答式”教学模式的开展进一步转变了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念 、提升了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因为在“辩答式”教学模式展开的课堂中,教师必须合理设计有效的教学行为,掌握问题设计、辩答技巧,合理掌控学生的辩答情绪,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等。
三、小学数学“辩答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考
1.课时辩点的选择。
“辩点”的有效选择和设计是决定“辩答式”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教师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好好研究。“辩点”的问题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开放性、包容性、争议性 (或系统性)。
2.教师理答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通常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告诉他们学习的正确、充分、恰当的程度,给予评价,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继的学习行为。教师理答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教师理答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这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因此教师提升理答能力必须在两个点上下功夫:一个是上课之前的钻研教材,加强对文本的解读、把握能力;另一个就是要加强课堂上师生对话的掌控能力,就是要提高教师理答的能力和机智。
3.教学策略方法的选择。
(1)练习法。
通过导学案的运用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讨论,学生大多未掌握的重点讲。导学案练习的设计要全面,要有梯度,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能力的训练;既有语言的运用,又有情感的体验。关键通过导学案对本节课教学体系进行很好的梳理,为“辩答”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谈论法。
也可称问答法。是由教师或学生按一定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
在教师指导下,针对教材的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可全班进行,也可分组进行。
(4 )启发法。
可以通过一问一答 、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启发式是一种对所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 。
(5 )演讲法。
指导学生通过演讲来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预习问题,由学生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加工:,形成有中心的语言材料,最后让学生以演讲方式来陈述总结。这是对师生都要求比较高的一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