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英语打造有效课堂的几点策略

【作者】 侯慧慧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


【正文】有效的课堂,首先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备课不只是备内容,还要备学生。教师是否真的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教师是否能坦然对待考试和成绩。教师是否以人为本,认真准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特点,准备恰当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具、实验法、讨论法等。备好了课,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才是有效的课堂。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问题的提出源自教学的低效,避免无效,克服低效,追求高效,最基本的要求,教学必须有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课堂,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必不可少:
  一、保持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不是很重要,能否始终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关键。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能否产生学习兴趣,要看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有恰当的方法和办法。小学生上课,天生就好动的特点,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因地制宜的采取各种办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在每节课前唱英语歌曲,富有节奏的韵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大脑细胞,使他活跃起来,让学生以饱满的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教师还可以用游戏的方法导入课题,游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形式,可以保持兴趣;教师可以用chant引入课题,有节奏的chant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形式,提高注意力,保持兴趣。教师可以用图片,优美的体态语、简笔画、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引导,提高课堂效果。
  二、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喂,学生吃,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教科书,教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现代教育理论完全不提倡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根本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合人才的培养,不适合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置于恰当的位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十根手指伸出来不是一齐的,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
  三、任务型教学为生命线,创设情境为根本
  师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任务,让其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的效果。任务的设置需要教师精心筹划,细心安排和布置,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任务的设置不能过高,不能过大,不能过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太容易做到的任务,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任务要恰当。教师在安排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不是明确,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并不等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任务的布置给学生创造出英语语言习得的条件。对于中国的小学生来说,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一种枯燥的事情,没有语言环境,只是单方面接受来自教师的讲解,学生无法体会到语言的真正内涵,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创设情境,模拟交际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一系列的手段和办法,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英语语言交流为目的
  语言的社会功能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沟通与交流的作用,人们根据整个语言环境以及双方的身份,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这就是交流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教师要利用现行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培养情景对话能力,让学生在熟读时注意语音、语调、表情自然到位。然后熟记关键语句,强化常用口语。教师要了解由于国家的社会文化的不同,怎样能提高交流的准确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渗透文化知识。  
  五、有效的课堂评价为手段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教学评价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的观念,敢于在教学中创新,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掌握知识点和知识技能。《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还提出“建立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英语课堂学习评价是英语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性评价。
  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师一般都会采用激励性评价,比如说:Very good。Clever boy/girl。 Well done。 Super. Cool. Wonderful…  
  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我们应把握不同的激励尺度,一节课内,能力较强的学生能背诵对话应该值得激励,能力较差的学生能记忆单词也同样值得激励。因为这个我们看来是小小的任务却是某些学生付出努力才能完成的结果。我们可以从语言方面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我们利用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出对学生会评价的不同。例如,对于表现的不够好的学生,鼓励他:“OK! You are good try!(不错,继续加油!)”;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对他说:“Good! You are right!(好!你答对了!)”;对于表现更好的学生,赞美他:“You are very good!(答的太好了!)”;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动情的对他说:“You are excellent!(太棒了,答的真好!)” 当学生得到一般的评价时,他会更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争取得到更好的评价;当学生听到最好的语言评价时,内心肯定比吃了蜜还甜。但应该避免过勤的使用评价语言,让学生应接不暇。教师还可以采用书面描述激励性评价。在批改学生的英语作业和课堂练习中,如:用Excellent / Very Good / Good  三个等级评定,还可以写上I believe you ,you can do it better. 当学生看到这样的话语犹如看见了老师期盼的目光,下次的练习他(她)一定会做的更好。教师还可以采用荣誉激励性评价。如画五角星、奖红花、赠送小物品等多种形式。这种形成性评价对后进生尤为适宜。因为他们能在这种评价中体验进步,重新认识自我,从而建立自信。教师还可以采用体态语激励性评价。如点头微笑、拍拍学生的肩、摸摸学生的头来鼓励学生。教师还可以采用趣味性激励,如在学习动物话题时候,针对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可把评价与此话题结合起来。竞赛获胜的小组,成为森林之王,有权赐予动物身份并管理这个森林的动物。组员们把全班的动物头套收集起来,重新赐予动物身份“You're a dog. This is for you.” “You're a monkey.”… 教室转眼间成了动物成群的大森林,森林之王发号命令了,“Kangaroos, please jump.” “All the bears dance, please.”…课堂上充满了欢笑,成为森林之王是每个孩子心中的梦想,还有什么比实现梦想更有吸引力呢?哪个小孩子不愿意上英语课呢?这样,除了欢笑,同时也结合了所学知识,学生自如地运用语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实践,不断探索,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实施有效评价。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以适当、正确、有效的评价。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以,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我们千万别忘记与其分享、肯定成功,例如,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这些亲热温暖的举动能给学生身心带来愉悦;我在课堂教学中常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因为我相信教师那灿烂的笑容是开在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这需要老师不是简单的分享,而是要把积极的鼓励渗透当中,让他相信自己获得的成功,改变众人对他长期的看法,使他对自己充满希望,众人对他充满希望,从内在和外在彻底改变落后的处境,也就是通过鼓励性的分享,创造一个崭新的开始。
  综上所述,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而且还要使教学活动要能真正代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从而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