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 庞 伟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全球国际化已日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面对外来语种的广泛学习和运用,当代中学生语文教育教学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因此本文对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课程理念;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
语文作为研究我们自身母语的一门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在语文教学中引人尤为重视的,重中之重的要属语文阅读教学,语文界的学者们总是重点研究这块。在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语文教育教学的措施以大力促进课程理念的改革时,各方学者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都给出了不同的想法和建议,也有很多思想开放老师大胆尝试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但新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其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
一、当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一)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概念
很大部分人都将阅读和阅读教学混为一谈,对阅读和阅读教学并没有明确的概念。首先,阅读,是一种人生存的基本智力技能,并且由是一系列的复杂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阅读更是言语操作和心智技能的融合[1]。
阅读教学则不同于阅读,它的概念是“由老师提供指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各种各样体式的经典文学作品学位教学的教材,以老师提供的阅读指导为辅助,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收获阅读的乐趣,进一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这种阅读实践活动必须具有科学性、有序性,培养学生具备一个现代人所必备的阅读技能,与此同时,学生的审美和感悟能力也不可忽视,需一同培养。阅读教学与阅读尤为不同的地方更在于“教学”二字,注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合作关系。老师与学生没有谁是真理的权威者,在阅读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2]。
(二)教学上的“面子工程”
应国家改革教育的号召,学校大都致力于营造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氛围。一味否定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采用“对话式”教学以代之。“对话式”教学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可知,它以对话为基础的方式去传授知识,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对话式”教学在现实教学中的效果却是不尽人意的,因为在看似活跃、热闹课堂之后,问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把握程度,学生却不知所云。
二、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及效率的策略
(一)适度的课堂安排
作为老师在面对不同的类型的学生时,要懂得如何因材施教,既要根据学生的大体喜好倾向,也要考虑到学生对各领域知识的需求去选取适合的教材。例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补充一些扩充知识面、提升阅读层次的内容,而相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较为基础的内容。如此,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3]。
要想有一个高效的课堂,更需要老师充分地把握学生阅读的接受程度,给足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能深入阅读,充分的自主思考,把文章“读进去”、“读明白”、“读透彻”。首先,学生需要通读全文,明白文章的主题和大意,并从阅读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其次,仔细品味分析文中的词、句,体会中华语言的优美及其魅力。在课堂上,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足够的空间,任学生自有发挥,追寻答案,主动地获得知识。
除了传统的教学课堂,老师可采用多样的课堂活动,例如品读会。在品读会上,学生展示自己所钟爱的段落或语句,进行赏析、品读,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收获加深学生的印象,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
(二)以问代讲
好奇心,即求知欲是学习中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提供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的机会,并且鼓励学生去提出问题。勇于去质疑,善于去质疑,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开发学生潜力的关键。引导提问大致可以向两个方面进行引导[5]。
语句方面的提问。语句和段落是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基石,老师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去深入理解把握文中语句的意义和运用,利用文学作品中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表达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进而发散思维,积极思考。
文本内容的提问。当学生对某篇文章的理解不到位,就会对文章的主旨、意义产生分歧,因而更利于老师发现学生的错误之处,及时去纠正学生。
结束语:
中学生语文阅读不能仅局限于阅读教学之中,更要注重广阔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将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课外的书籍的内容相印证,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在校园内,在关注语文阅读教学的同时,可倡导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籍,营造浓烈的校园阅读氛围,从而去打造校园阅读文化。
参考文献:
[1]邓主芳.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7(1):92-93.
[2]吴小平.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考试周刊, 2018(18):55-55.
[3]全允兰.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 学园, 2015(4):117-117.
[4]许凤霞.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5(6):99-99.
[5]于莉莉.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初探[J]. 神州, 2018(1):164-164.
关键词:课程理念;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
语文作为研究我们自身母语的一门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在语文教学中引人尤为重视的,重中之重的要属语文阅读教学,语文界的学者们总是重点研究这块。在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语文教育教学的措施以大力促进课程理念的改革时,各方学者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都给出了不同的想法和建议,也有很多思想开放老师大胆尝试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但新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其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
一、当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一)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概念
很大部分人都将阅读和阅读教学混为一谈,对阅读和阅读教学并没有明确的概念。首先,阅读,是一种人生存的基本智力技能,并且由是一系列的复杂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阅读更是言语操作和心智技能的融合[1]。
阅读教学则不同于阅读,它的概念是“由老师提供指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各种各样体式的经典文学作品学位教学的教材,以老师提供的阅读指导为辅助,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收获阅读的乐趣,进一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这种阅读实践活动必须具有科学性、有序性,培养学生具备一个现代人所必备的阅读技能,与此同时,学生的审美和感悟能力也不可忽视,需一同培养。阅读教学与阅读尤为不同的地方更在于“教学”二字,注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合作关系。老师与学生没有谁是真理的权威者,在阅读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2]。
(二)教学上的“面子工程”
应国家改革教育的号召,学校大都致力于营造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氛围。一味否定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采用“对话式”教学以代之。“对话式”教学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可知,它以对话为基础的方式去传授知识,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对话式”教学在现实教学中的效果却是不尽人意的,因为在看似活跃、热闹课堂之后,问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把握程度,学生却不知所云。
二、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及效率的策略
(一)适度的课堂安排
作为老师在面对不同的类型的学生时,要懂得如何因材施教,既要根据学生的大体喜好倾向,也要考虑到学生对各领域知识的需求去选取适合的教材。例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补充一些扩充知识面、提升阅读层次的内容,而相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较为基础的内容。如此,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3]。
要想有一个高效的课堂,更需要老师充分地把握学生阅读的接受程度,给足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能深入阅读,充分的自主思考,把文章“读进去”、“读明白”、“读透彻”。首先,学生需要通读全文,明白文章的主题和大意,并从阅读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其次,仔细品味分析文中的词、句,体会中华语言的优美及其魅力。在课堂上,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足够的空间,任学生自有发挥,追寻答案,主动地获得知识。
除了传统的教学课堂,老师可采用多样的课堂活动,例如品读会。在品读会上,学生展示自己所钟爱的段落或语句,进行赏析、品读,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收获加深学生的印象,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
(二)以问代讲
好奇心,即求知欲是学习中的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提供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的机会,并且鼓励学生去提出问题。勇于去质疑,善于去质疑,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开发学生潜力的关键。引导提问大致可以向两个方面进行引导[5]。
语句方面的提问。语句和段落是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基石,老师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去深入理解把握文中语句的意义和运用,利用文学作品中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表达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进而发散思维,积极思考。
文本内容的提问。当学生对某篇文章的理解不到位,就会对文章的主旨、意义产生分歧,因而更利于老师发现学生的错误之处,及时去纠正学生。
结束语:
中学生语文阅读不能仅局限于阅读教学之中,更要注重广阔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将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课外的书籍的内容相印证,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在校园内,在关注语文阅读教学的同时,可倡导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书籍,营造浓烈的校园阅读氛围,从而去打造校园阅读文化。
参考文献:
[1]邓主芳.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7(1):92-93.
[2]吴小平.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考试周刊, 2018(18):55-55.
[3]全允兰.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 学园, 2015(4):117-117.
[4]许凤霞.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5(6):99-99.
[5]于莉莉.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初探[J]. 神州, 2018(1):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