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尹贻水
【机构】 山东省博兴第二中学
【正文】摘 要:只要教师牢牢地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地引导学生乐学英语的状态,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在日积月累逐步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自主学习
我们英语教师所需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被动地“知之”,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好之”,引导学生“乐之”。只要通过“激趣导乐”,学生真正地“好”于英语,“乐”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然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激趣导入,做好热身,使学生由“知之”趋向“好之”。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比如:化“静”为“动”,游戏“热身”;温故知新,竞赛“热身”;化“繁”为“简”,灵活“热身”;巧用媒体,轻松“热身”;追“根”究“底”,拓展“热身”等等,不胜枚举。关键的是教师要跳出课堂的限制,通过虚拟的情境,通过生动的游戏,通过丰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完成40分钟课堂教学的兴趣。其实,虽说是高中生,童心与游戏的天性总在,一个小小的游戏,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字谜都常常能让学生觉得兴趣盎然,从而更有兴致地昂首挺胸于课堂,从被动的“知之”状态转向到主动的“好之”状态。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主要是指在学习英语课程前,进行自学准备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事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而且预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尤其是在上新课前,让学生首先熟悉课文中的新单词,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来熟悉新单词的相关信息。在阅读英语课文时,让学生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简要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能够用一些关键词来概括,找出文章中常用的短语和常见句型。上语法课前,让学生尝试去理解例句的语法规则,通过良好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来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
课中指导。课中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提问,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英语课程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当中会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学生根据这些问题通篇阅读文章,理解段落大意,整个过程中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问题设计上,需要注意避免学生的惯性思维和机械式的回答,多设计一些能够充分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提出问题然后相互讨论,这样一来,通过全员参与,积极发言,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交流能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自然,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英语阅读课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归纳总结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和概括文章的主题内容。同时,学生也会更加专注地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及阅读思维。在英语语法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相应的语法规则,更深层次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后练习。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后练习,主要包括鼓励学生自发地阅读一些英语书籍、报刊及杂志,或者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列出推荐目录供学生参考。指导学生将读写相结合,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更多的英语词汇,然后通过写作将这些词汇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更好地总结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习经验,突出自主学习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阅读扩写法、仿写法、改写法及续写法等。
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和探索,不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多数学生从小就习惯了抄笔记、被动记忆和完成老师作业, 因而自主学习的意识很欠缺。因此,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是第一步。在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一次月考中,许多初中英语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考试失利。针对学生的困惑笔者专门进行了一次提倡自主学习的讲座,用身边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开导学生,帮助学生尽早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内容包括: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自主监控学习全过程;拓宽知识获取的渠道;重新定位与教师的关系;积极主动与同学、老师进行有意识的交流等。由于事例真实,观点新颖,更符合了当前高中生追求独立,追求个性发展的特点,讲座非常成功。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了明显觉醒。讲座中的一句口号更是深入人心:“信赖但不依赖老师;学习忙碌但不盲目。”
建立学生自主评价、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在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自主评价应占主要地位;学生的自主评价是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确、客观的自主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身观,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也离不开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的参与,尤其在学生尚未形成有效自我评价能力的初期,教师与家长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主要在于在学习者/学生对自我做出消极评价,妨碍其进一步发展时,教师与家长站在另一个角度在理性地找出不足的同时,更多地找出其积极因素及闪光点。学生自主评价的方式有书面总结,小结,分析报告,口头汇报等等。教师的评价方法有日常观察,书面作业反馈,口头汇报反馈,检测等。
改强制性家庭作业为指导性家庭作业。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常常令学生反感,因为它们既没有层次区分,更谈不上体现个体差异。我由过去统一布置家庭作业,改为给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如先告知学生本周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是什么;根据这些任务和目标,学生应当在本周内完成哪些学习任务以达到这些目标。而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决定选用何种材料及完成作业的数量和时间来实现这些目标。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宏观大背景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焕发着勃勃生机,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于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人才培养与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正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关注。由此可见,未来的社会将是持续学习的社会,因此,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努力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自主学习
我们英语教师所需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被动地“知之”,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好之”,引导学生“乐之”。只要通过“激趣导乐”,学生真正地“好”于英语,“乐”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然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激趣导入,做好热身,使学生由“知之”趋向“好之”。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比如:化“静”为“动”,游戏“热身”;温故知新,竞赛“热身”;化“繁”为“简”,灵活“热身”;巧用媒体,轻松“热身”;追“根”究“底”,拓展“热身”等等,不胜枚举。关键的是教师要跳出课堂的限制,通过虚拟的情境,通过生动的游戏,通过丰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完成40分钟课堂教学的兴趣。其实,虽说是高中生,童心与游戏的天性总在,一个小小的游戏,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字谜都常常能让学生觉得兴趣盎然,从而更有兴致地昂首挺胸于课堂,从被动的“知之”状态转向到主动的“好之”状态。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主要是指在学习英语课程前,进行自学准备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事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而且预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尤其是在上新课前,让学生首先熟悉课文中的新单词,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来熟悉新单词的相关信息。在阅读英语课文时,让学生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简要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能够用一些关键词来概括,找出文章中常用的短语和常见句型。上语法课前,让学生尝试去理解例句的语法规则,通过良好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来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
课中指导。课中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提问,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英语课程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当中会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学生根据这些问题通篇阅读文章,理解段落大意,整个过程中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问题设计上,需要注意避免学生的惯性思维和机械式的回答,多设计一些能够充分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提出问题然后相互讨论,这样一来,通过全员参与,积极发言,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交流能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自然,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英语阅读课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归纳总结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和概括文章的主题内容。同时,学生也会更加专注地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及阅读思维。在英语语法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相应的语法规则,更深层次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后练习。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后练习,主要包括鼓励学生自发地阅读一些英语书籍、报刊及杂志,或者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列出推荐目录供学生参考。指导学生将读写相结合,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更多的英语词汇,然后通过写作将这些词汇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更好地总结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习经验,突出自主学习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阅读扩写法、仿写法、改写法及续写法等。
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和探索,不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多数学生从小就习惯了抄笔记、被动记忆和完成老师作业, 因而自主学习的意识很欠缺。因此,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是第一步。在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一次月考中,许多初中英语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考试失利。针对学生的困惑笔者专门进行了一次提倡自主学习的讲座,用身边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开导学生,帮助学生尽早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内容包括: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自主监控学习全过程;拓宽知识获取的渠道;重新定位与教师的关系;积极主动与同学、老师进行有意识的交流等。由于事例真实,观点新颖,更符合了当前高中生追求独立,追求个性发展的特点,讲座非常成功。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了明显觉醒。讲座中的一句口号更是深入人心:“信赖但不依赖老师;学习忙碌但不盲目。”
建立学生自主评价、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在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自主评价应占主要地位;学生的自主评价是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确、客观的自主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身观,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也离不开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的参与,尤其在学生尚未形成有效自我评价能力的初期,教师与家长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主要在于在学习者/学生对自我做出消极评价,妨碍其进一步发展时,教师与家长站在另一个角度在理性地找出不足的同时,更多地找出其积极因素及闪光点。学生自主评价的方式有书面总结,小结,分析报告,口头汇报等等。教师的评价方法有日常观察,书面作业反馈,口头汇报反馈,检测等。
改强制性家庭作业为指导性家庭作业。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常常令学生反感,因为它们既没有层次区分,更谈不上体现个体差异。我由过去统一布置家庭作业,改为给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如先告知学生本周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是什么;根据这些任务和目标,学生应当在本周内完成哪些学习任务以达到这些目标。而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决定选用何种材料及完成作业的数量和时间来实现这些目标。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宏观大背景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焕发着勃勃生机,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于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人才培养与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正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关注。由此可见,未来的社会将是持续学习的社会,因此,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努力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