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策略
【作者】 于生红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局
【正文】摘 要: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课改强调的是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减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尽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对学僧进行引导性学习的引入。通过设置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通过“疑”始“问”领,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情境;巧设疑问
教师通过最小的教学方式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就是高效课堂的具体表现形式。高效课堂的实现能够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还不能充分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经常会出现延时下课,给学生预留大量的作业,这属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掌握好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1、巧妙导入课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导入是第一位的,课程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导入,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巧妙的进行导入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教师在教学生计算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选择“以旧引新”的方法,让学生先做容易解答的分数应用题,然后将分数换成百分数再让学生计算。这样就很贴切的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学生也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关联性。不但能够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还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课程导入的设计,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能够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才会成为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而被学生所接受。小学生缺乏耐性和自控力,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特别是数学这一较难于掌握的学科,一旦落下就很难追赶上来,在难于追赶的时候,学生很轻易就会放弃数学学习。那么如何消除学生容易出现的厌学情绪,使学生自主进行数学学习呢?可以肯定的说,“以趣促学”就是有效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尽可能地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因为兴趣而自主学习。
2、创造教学情境,巧设疑问
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知识,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对打造高效课堂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和氛围,提高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类似的环境中,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为营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把学生“要我学”的消极学习态度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疑问激思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常用手段,所以,教师可以巧设疑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用这种方法,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3、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使他们走出只答不问的误区,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十分有利。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质疑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而产生提出问题的动力,这样他们才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后潜移默化的增长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发学生产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进而培养其问题意识。小学生喜欢奇闻异事,如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典故和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既可以使他们了解数学方面的知识,又能够使其产生诸多数学问题需要解答,这样对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显著的帮助。对于那些不善提问题的学生所提出问题,教师要多加赞扬。而对于时常提不出有效问题的学生,也不要嘲笑和挖苦,而要做到耐心引导,鼓励其探索和尝试。只有这样,问题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
4、有效开展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结,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这对主动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数学教师要积极地通过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来形成主动学习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合作中吸取集体的力量。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孤立地自主学习,因为对于理解力和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十分困难,这就需要团结合作。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使小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将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涯和发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疑”始“问”领的方式,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断增强实践能力,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善于巧妙的导入课程、巧设疑问、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进而打造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郭玉敏.浅谈自主探究式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4).
[2]赵蒙成,朱苏.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1(09).
[3]孙秀.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想[J].新课程,2014(3):138-139.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情境;巧设疑问
教师通过最小的教学方式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就是高效课堂的具体表现形式。高效课堂的实现能够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还不能充分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经常会出现延时下课,给学生预留大量的作业,这属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掌握好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1、巧妙导入课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导入是第一位的,课程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导入,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巧妙的进行导入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教师在教学生计算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选择“以旧引新”的方法,让学生先做容易解答的分数应用题,然后将分数换成百分数再让学生计算。这样就很贴切的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学生也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关联性。不但能够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还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课程导入的设计,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能够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才会成为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而被学生所接受。小学生缺乏耐性和自控力,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特别是数学这一较难于掌握的学科,一旦落下就很难追赶上来,在难于追赶的时候,学生很轻易就会放弃数学学习。那么如何消除学生容易出现的厌学情绪,使学生自主进行数学学习呢?可以肯定的说,“以趣促学”就是有效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尽可能地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因为兴趣而自主学习。
2、创造教学情境,巧设疑问
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知识,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对打造高效课堂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和氛围,提高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类似的环境中,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为营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把学生“要我学”的消极学习态度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疑问激思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常用手段,所以,教师可以巧设疑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用这种方法,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3、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使他们走出只答不问的误区,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十分有利。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质疑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而产生提出问题的动力,这样他们才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后潜移默化的增长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发学生产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进而培养其问题意识。小学生喜欢奇闻异事,如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典故和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既可以使他们了解数学方面的知识,又能够使其产生诸多数学问题需要解答,这样对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显著的帮助。对于那些不善提问题的学生所提出问题,教师要多加赞扬。而对于时常提不出有效问题的学生,也不要嘲笑和挖苦,而要做到耐心引导,鼓励其探索和尝试。只有这样,问题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
4、有效开展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结,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这对主动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数学教师要积极地通过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来形成主动学习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合作中吸取集体的力量。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孤立地自主学习,因为对于理解力和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十分困难,这就需要团结合作。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使小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将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涯和发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疑”始“问”领的方式,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断增强实践能力,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善于巧妙的导入课程、巧设疑问、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进而打造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郭玉敏.浅谈自主探究式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4).
[2]赵蒙成,朱苏.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1(09).
[3]孙秀.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想[J].新课程,2014(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