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作者】 彭淑丹
【机构】 (新疆兵团第五师高级中学)
【正文】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推进,激活学生语言应用构建思维,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学习活动,以提升教学有效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途径众多,教师要做好筛选,为不同群体学生准备不同学习策略,体现因材施教原则。这样的教学操作具有极为广泛的探索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众多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执行阶段,为学生做出明晰界定,为教学提供清楚操作途径。语言构建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要素,教师要从思维培养视角展开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围绕学科能力展开学习成长,完成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重任。在具体发动时,我们要注意发挥高中语文课程优势,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塑造,帮助学生矫正价值观,培养良好社会责任感。
一、启动语言构建程序,创设核心素养成长环境
语言构建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需要借助文本阅读、习作应用、口语交际等多种途径展开操作,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语言知识,注重语用能力的塑造,体现语言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阅读资源,设计阅读任务和要求,给出具体的阅读路线;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实际展开教学引导,促使学生明确习作文体特点,让学生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成长语言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宜交际机会,创设适宜交际情境,以成功激活学生交流主动性。
如教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师为学生设计语言鉴赏任务:这篇散文属于经典之作,其语言应用极为丰富,找出你最喜欢的片段展开鉴赏学习,并归结鉴赏方法。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很快就找到一些精彩的片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荷叶比成舞女的裙,其描写极为灵动形象,表达作者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也有学生找到这样一段:“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这句话运用的比喻更为灵巧,给人的感觉如梦如幻。这些叶子和花好像经过牛乳的清洗,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呢?恐怕只能想象了。
二、激活思维成长引擎,提升核心素养教育成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应该成为我们最主要着眼点。首先要关注思维方式,要引导学生针对学习对象,进行灵动性、开放性、个性化思维历练,让学生在不断思维行动中塑造学力基础。其次要关注思维方法,思维方法选择体现教学科学性,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适合不同学习情境,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为学生规划思维方法运用策略;最后是关注思维品质,思维启动后,教师要跟进给出更多指导,让学生展开深度思维干预,以提升思维品质。
《囚绿记》属于托物言志型散文,作者言在此意在彼,教师发动学生对散文寓意展开深度解析,为课堂教学带来丰富契机。首先,教师发动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提出质疑问题,学生根据教师设计进行阅读设疑,很快就产生了不少悬疑问题,为课堂教学进一步发动创造条件。其次,教师给出争辩话题,发动学生展开课堂辩论活动。“囚绿记”中作者囚绿的行为,究竟是爱之深的表现,还是爱之虐的表现呢?学生对这个话题有不同理解,教师让学生迅速进入争辩环节。最后,教师让学生展开阅读反思行动,以读后感形式,对阅读学习进行书面总结。教师给出不要的提示,学生展开个性感知。课堂展示阶段,学生表现都比较出色。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历练机会,有效提升教学频度,为学生学习认知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三、完成文化传承发展,塑造核心素养认知基础
语文教学属于文化活动范畴,实现文化传承是基本要求和归宿,在具体实施阶段,教师要理清思维脉络,形成统一的意识。文化传承要注重传统文化基础特征,在发展基础上展开教学操作,让学生了解主要文化的内在结构及思维特征,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一贯追求。在文化传承实践中,我们还要注意整合文化共性,尊重文化差异,体现文化的鲜明特质。
《赤壁赋》是苏轼的作品,本文情、景、理融合巧妙,充满诗情画意,给人带来丰富思想触动和启迪。教师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古诗词属于传统文化瑰宝,展开鉴赏探究,体会古诗词写法经典性。学生阅读文本,查阅相关教辅材料,展开个性分析解读。有学生认为,这篇赋体文本,形象塑造很典型,语言运用更具特色。也有学生说,这篇赋,具有哲理性,作者借古喻今,发出感慨,给读者带来更多反思。教师参与文本鉴赏讨论,与学生一起进行感知学习,对学生个性表现给出具体评价,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从写法角度展开教学探索,其训练价值更突出。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学核心内容,教师要有拓展意识,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处理,对教学引导方法进行优化创新,对教学训练形式展开升级设计,为学生提供适宜学生环境,势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语文教学肩负文化传承重任,我们要围绕学生学习实际,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启动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以形成丰富学习内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周琴.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J].福建教育,2017(06).
[2]范忠诚.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新教师,2017(11).
[3]张玉青.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深度教学[J].语文知识,2018(05).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众多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执行阶段,为学生做出明晰界定,为教学提供清楚操作途径。语言构建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要素,教师要从思维培养视角展开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围绕学科能力展开学习成长,完成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重任。在具体发动时,我们要注意发挥高中语文课程优势,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塑造,帮助学生矫正价值观,培养良好社会责任感。
一、启动语言构建程序,创设核心素养成长环境
语言构建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需要借助文本阅读、习作应用、口语交际等多种途径展开操作,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语言知识,注重语用能力的塑造,体现语言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阅读资源,设计阅读任务和要求,给出具体的阅读路线;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实际展开教学引导,促使学生明确习作文体特点,让学生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成长语言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宜交际机会,创设适宜交际情境,以成功激活学生交流主动性。
如教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师为学生设计语言鉴赏任务:这篇散文属于经典之作,其语言应用极为丰富,找出你最喜欢的片段展开鉴赏学习,并归结鉴赏方法。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很快就找到一些精彩的片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荷叶比成舞女的裙,其描写极为灵动形象,表达作者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也有学生找到这样一段:“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这句话运用的比喻更为灵巧,给人的感觉如梦如幻。这些叶子和花好像经过牛乳的清洗,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呢?恐怕只能想象了。
二、激活思维成长引擎,提升核心素养教育成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应该成为我们最主要着眼点。首先要关注思维方式,要引导学生针对学习对象,进行灵动性、开放性、个性化思维历练,让学生在不断思维行动中塑造学力基础。其次要关注思维方法,思维方法选择体现教学科学性,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适合不同学习情境,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为学生规划思维方法运用策略;最后是关注思维品质,思维启动后,教师要跟进给出更多指导,让学生展开深度思维干预,以提升思维品质。
《囚绿记》属于托物言志型散文,作者言在此意在彼,教师发动学生对散文寓意展开深度解析,为课堂教学带来丰富契机。首先,教师发动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提出质疑问题,学生根据教师设计进行阅读设疑,很快就产生了不少悬疑问题,为课堂教学进一步发动创造条件。其次,教师给出争辩话题,发动学生展开课堂辩论活动。“囚绿记”中作者囚绿的行为,究竟是爱之深的表现,还是爱之虐的表现呢?学生对这个话题有不同理解,教师让学生迅速进入争辩环节。最后,教师让学生展开阅读反思行动,以读后感形式,对阅读学习进行书面总结。教师给出不要的提示,学生展开个性感知。课堂展示阶段,学生表现都比较出色。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历练机会,有效提升教学频度,为学生学习认知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三、完成文化传承发展,塑造核心素养认知基础
语文教学属于文化活动范畴,实现文化传承是基本要求和归宿,在具体实施阶段,教师要理清思维脉络,形成统一的意识。文化传承要注重传统文化基础特征,在发展基础上展开教学操作,让学生了解主要文化的内在结构及思维特征,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一贯追求。在文化传承实践中,我们还要注意整合文化共性,尊重文化差异,体现文化的鲜明特质。
《赤壁赋》是苏轼的作品,本文情、景、理融合巧妙,充满诗情画意,给人带来丰富思想触动和启迪。教师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古诗词属于传统文化瑰宝,展开鉴赏探究,体会古诗词写法经典性。学生阅读文本,查阅相关教辅材料,展开个性分析解读。有学生认为,这篇赋体文本,形象塑造很典型,语言运用更具特色。也有学生说,这篇赋,具有哲理性,作者借古喻今,发出感慨,给读者带来更多反思。教师参与文本鉴赏讨论,与学生一起进行感知学习,对学生个性表现给出具体评价,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从写法角度展开教学探索,其训练价值更突出。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学核心内容,教师要有拓展意识,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处理,对教学引导方法进行优化创新,对教学训练形式展开升级设计,为学生提供适宜学生环境,势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语文教学肩负文化传承重任,我们要围绕学生学习实际,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启动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以形成丰富学习内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周琴.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J].福建教育,2017(06).
[2]范忠诚.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新教师,2017(11).
[3]张玉青.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深度教学[J].语文知识,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