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教学中快乐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分析
【作者】 马岗舜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小学)
【正文】摘 要: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不强导致有些孩子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产生恐惧抵触心理。因此本文提倡快乐式教学模式,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爱上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萌芽阶段,求知欲较强,他们的记忆力也很强。可是由于一些学校教学方式的枯燥使不少孩子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数学。所以,本文提倡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等快乐式教学方法,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友谊,拉进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关注孩子的想法、感受、认知以及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应该爱护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到宽松与和谐,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只有学生有兴趣学习数学才能达到显著的进步效果。
例如。在教到孩子们“认识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带入:今天老师带了一个苹果要分给四个表现好的同学,请问要怎样去分?然后提问学生,让他们找出解决办法。让孩子们都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孩子参与回答后老师再给出正确的答案补充学生的答案。这样在故事导入后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学生们也会在快乐中获得新知。
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
多年来无数小学老师教数学时只按教学资料照搬教学,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无数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产生厌学心理。教师们应该考虑到小学学生的年级还小,知识面较窄,理解能力有限,有些数学教材的内容无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做些教具。或是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或是让学生自己做些学习道具自己动手体验学习数学的灵活性,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转化成直观、形象、有趣味的数学,这样会使学生体验抽象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转变。例如,教师在讲到“计算图形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剪些图形(课堂会用到的图形)带上测量工具到课堂上实际操作一下,用多种方法得出问题的结论,还可以让学生间互相讨论谁的方法多,哪种方法最简便。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的实际应用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热情,这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快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导,教师要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也可以课前几分钟为孩子引入到一个有趣新颖的情境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内容还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所学知识的记忆进而达到教师们喜欢教学生们乐意学。
三、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以及对学生做出适当评价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秉承着“快乐教学,不吝夸奖”的理念,夸赞会让学生在进步中快乐的成长,在进步中快乐的学习。但是要有度的赞扬,赞扬是学生受到教师关注的最有效的表现。作为数学教学的主导、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对学生的鼓励非常重要,教师的眼神、表情、语言都可能对学生造成重要的影响。有时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因素。所以教师应及时给予回答正确表现良好的学生以肯定或是表扬,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数学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教师的关注后就会激发自己的自信心从而爱上学习数学。例如,在赞扬一个学生时你可以说:“看学习数学并不难吧,回答的非常好”教师的鼓励是一种通过对内因加以催化后使之能看到效果的鼓励。
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的时候老师不能表现漠然,置之不理,这样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心理压力,教师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学生回答错误时给予他积极回答问题的鼓励,减轻学生因回答问题错误的尴尬及压力,这样才能不打击学生下次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而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做出一个有效的总结,从中及时发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总结课堂经验后应注重学生学习方式从而找出一套快乐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尝试到快乐的学习的乐趣从而愿意快乐的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四、总结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且自控能力较差,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课程,所以教师的引导极为重要。因此要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中快乐式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逐渐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抵触心理,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们都可以有性趣的学习数学知识,体验学习数学的学习乐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婷婷. 小学数学情境再建构教学模式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谢婉玲. 小学数学教学中快乐式教学模式的运用[J]. 亚太教育,2016,02:150.
[3]吕玉虎. 小学数学教学中快乐式教学模式的实施[J]. 新课程导学,2015,05:14.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萌芽阶段,求知欲较强,他们的记忆力也很强。可是由于一些学校教学方式的枯燥使不少孩子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数学。所以,本文提倡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等快乐式教学方法,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友谊,拉进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关注孩子的想法、感受、认知以及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应该爱护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到宽松与和谐,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只有学生有兴趣学习数学才能达到显著的进步效果。
例如。在教到孩子们“认识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带入:今天老师带了一个苹果要分给四个表现好的同学,请问要怎样去分?然后提问学生,让他们找出解决办法。让孩子们都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孩子参与回答后老师再给出正确的答案补充学生的答案。这样在故事导入后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学生们也会在快乐中获得新知。
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
多年来无数小学老师教数学时只按教学资料照搬教学,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无数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产生厌学心理。教师们应该考虑到小学学生的年级还小,知识面较窄,理解能力有限,有些数学教材的内容无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做些教具。或是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或是让学生自己做些学习道具自己动手体验学习数学的灵活性,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转化成直观、形象、有趣味的数学,这样会使学生体验抽象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转变。例如,教师在讲到“计算图形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剪些图形(课堂会用到的图形)带上测量工具到课堂上实际操作一下,用多种方法得出问题的结论,还可以让学生间互相讨论谁的方法多,哪种方法最简便。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的实际应用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热情,这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快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导,教师要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也可以课前几分钟为孩子引入到一个有趣新颖的情境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内容还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所学知识的记忆进而达到教师们喜欢教学生们乐意学。
三、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以及对学生做出适当评价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秉承着“快乐教学,不吝夸奖”的理念,夸赞会让学生在进步中快乐的成长,在进步中快乐的学习。但是要有度的赞扬,赞扬是学生受到教师关注的最有效的表现。作为数学教学的主导、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对学生的鼓励非常重要,教师的眼神、表情、语言都可能对学生造成重要的影响。有时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是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因素。所以教师应及时给予回答正确表现良好的学生以肯定或是表扬,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数学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教师的关注后就会激发自己的自信心从而爱上学习数学。例如,在赞扬一个学生时你可以说:“看学习数学并不难吧,回答的非常好”教师的鼓励是一种通过对内因加以催化后使之能看到效果的鼓励。
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的时候老师不能表现漠然,置之不理,这样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心理压力,教师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学生回答错误时给予他积极回答问题的鼓励,减轻学生因回答问题错误的尴尬及压力,这样才能不打击学生下次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而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做出一个有效的总结,从中及时发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总结课堂经验后应注重学生学习方式从而找出一套快乐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尝试到快乐的学习的乐趣从而愿意快乐的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四、总结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且自控能力较差,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课程,所以教师的引导极为重要。因此要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中快乐式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逐渐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抵触心理,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们都可以有性趣的学习数学知识,体验学习数学的学习乐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婷婷. 小学数学情境再建构教学模式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谢婉玲. 小学数学教学中快乐式教学模式的运用[J]. 亚太教育,2016,02:150.
[3]吕玉虎. 小学数学教学中快乐式教学模式的实施[J]. 新课程导学,201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