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角色意识的探讨

【作者】 马艳艳

【机构】 (新疆裕民县吉也克镇双语幼儿园)


【正文】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而角色游戏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针对角色游戏中出现的现象,我努力地探索孩子“想玩、能玩、会玩”角色游戏路径,尝试通过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熟悉的主题环境、教师适时的指导等手段,鼓励孩子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逐步增强角色意识,丰富角色行为,玩转角色游戏。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初角色意识”的产生
  角色游戏是孩子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反映,生活经验是展开角色游戏的基础,生活经验的多与少直接关系到孩子角色游戏的水平。孩子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在游戏中的表现就越积极,角色扮演就越逼真,情节内容也就越丰富。《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要从封闭走向开放,把幼儿园教育延伸到家庭与社会中,形成教育合力,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促进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把握幼儿园教育契机,引发幼儿对角色的关注
  在幼儿园活动中,教育目标、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才能最大化发挥教育的功能。不论是生活活动还是学习活动,我们都可以把握好教育契机、挖掘教育资源,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助于建立幼儿角色意识方面的活动。初期,孩子们对他们身边熟悉的环境和人物感兴趣,如家里的爸爸妈妈等。在集教活动《爸爸妈妈本领大》中,橦橦爸爸的职业:警察,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注意和模仿。到了中期,逐步扩展孩子的生活圈,从家庭外延到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中,把更多职业引入到孩子视线中,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二)家长走进课堂,提升幼儿对角色的认知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有效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家长走进课堂就是幼儿园开发家长资源其中的一种方式。丫丫的爸爸是一名交警,他身穿制服带着移动式红绿灯走进班级组织孩子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小小交通警》角色体验活动。他刚一亮相,马上迎来了孩子们专注的目光。孩子们认真学习了交通指挥手势,并在“司机”和“交警”的互动游戏中体验了角色扮演带来的乐趣,强化了对交警职业的认识。
  (三)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幼儿对角色的理解
  社会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场所,是最真实、最丰富的学习环境。孩子可以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接触不同的职业,与不同职业的人互动,直观地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和职业特征,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为角色游戏的扮演奠定经验基础。如逛商城,当孩子们看到商店里从未见过的、琳琅满目的诱人物品,总想摸摸、看看、玩玩,还有柜台里忙个不停的售货员对孩子们也具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他们仔细地观察着大人每一个举动,认真倾听着大人们交流的每一句话,他们多么想象成人一样直接参与买卖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城市新兴的“职业体验馆”也吸引了孩子和家长们的关注,在那里孩子们可以运用道具来真实体验不同的职业,孩子们的世界充满神秘和新鲜感,加深了他们对社会不同角色的理解。
  二、创设熟悉的主题环境——推动“角色意识”的建立
  在活动中设定合适的主题,不仅能调动孩子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也能让孩子在自然、逼真的生活情景中推动角色意识形成。我们在创设角色游戏环境时,需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基于孩子的认知度,选择他们较为熟知的生活主题,如娃娃家。因为只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激起孩子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满足其模仿成人活动需求。
  (一)营造幼儿熟悉且温馨的游戏环境
  刚入学的孩子离开熟悉的家人,置身于一个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所产生的‘分离焦虑’是非常强烈的,娃娃家游戏正好能满足他们这种对家的思念。如娃娃家氛围营造和游戏材料投放就注意到是否能满足孩子的恋家行为。娃娃家设置了两室一厅套房,有厨房、客厅、卧室等,厨房里又提供了孩子操作的灶台、锅具、各类仿真水果蔬菜等;客厅里墙壁上挂满了班级孩子的全家福照片,摆放自制的沙发、茶几和靠垫,还用纸箱制作了电视机等;卧室里小床、布娃娃、电话机、衣柜和衣服等应有尽有。整个娃娃家充满了温馨的感觉,孩子在这种游戏氛围中,情感得到寄托和转移,降低了他们的分离焦虑情绪,也逐步体验到角色扮演的乐趣。
  (二)投入充实且操作性强的游戏材料
  逐步充实材料,支持幼儿角色行为。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和经验的逐渐增长,孩子的游戏水平也呈螺旋上升形式。现有的游戏材料不再能满足孩子现有的兴趣和需求,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充实游戏材料,满足和支持他们现目前的角色行为,使他们的游戏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提供特定的标识,强化幼儿角色意识。不同的游戏材料营造出不同的游戏情境,也暗示出不同的活动方式。在角色游戏中,我们可以根据情景的需要提供有身份象征的头饰或道具,孩子们通过亲身装扮,强化他们的角色意识。如餐厅里提供厨师衣帽等,这样,孩子们就能快速融入角色,专注角色扮演,强化了角色意识。
  三、教师适时的指导——引导幼儿“角色意识”的发展
  角色游戏虽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开放的空间,但也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教师的适宜、有效地指导,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保障孩子游戏的顺利进行。在孩子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到要做到心到、眼到、行动到,有目的地观察孩子游戏行为,而当孩子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帮助时,教师应尊重、顺应孩子意愿的基础上,适时地介入指导,引导孩子角色意识的深度发展。
  当幼儿在游戏中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时,采取平行游戏法。教师以平行游戏形式加入游戏中,给予游戏行为的提升和示范,与孩子玩相同的游戏,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创新,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游戏经验,持续角色游戏的开展;当幼儿频繁更换游戏材料或转移角色时,采取合作游戏法。教师以角色身份参加到游戏中,通过语言或者动作示范促进游戏的开展。引导他们多做一些符合游戏活动的行为,指导孩子角色的不同体验;当幼儿都想扮演相同角色时,采取直接建议法。用直观的方式保障了孩子参与游戏的最佳感觉。
  角色游戏是孩子对实现生活的反应,也是他们走向生活,更好融入社会的润滑剂。角色意识的产生、建立、发展,是孩子游戏水平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最终目的是孩子通过快乐的角色扮演,促进其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培养真正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