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加强青少年足球训练
【作者】 尹安平
【机构】 (四川省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
【正文】 摘 要:青少年的足球训练一直是我国许多的体育教学工作者不断研究的问题。为了能够摸索出一套理想的教学方法,笔者根据自己在专业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体育教学的相关教材、资料,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对青少年身心发育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以及足球技、战术的研究归纳出了现代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足球阶段训练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及训练方法。现就青少年的阶段性训练就我个人的理解坦述一些观点。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训练;传球技巧;战术
一、加强战术意识训练
战术意识训练包括以下八大要素:技术的目的性(是为了实现何种战术目的)、行动的预见性(判断同伴及对手的意)、判断的准确性、进攻的主动性、防守的积极性、战术的灵活性(临场的应变能力)、动作的隐蔽性、配合的整体性(或称立体性)。
以上八个要素是密切的,既互有区别,又缺一不可,但对于不同技战术的运用,这八个要素并非是等量齐观的。例如在比赛中传球技战术的运用,很明显的,这里配合的整体性动作的隐蔽性所占的比重就相应大一些,而技战术行动的目的性、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则带有普遍意义。了解了以上八个要素,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要素,把运动员意识的培养纳入训练之中,进行有计划地、系统划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联系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与足球的技、战术原则进行训练
1.建立足球技术的动力定型,必须经历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即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自动化阶段。,想要使前三个阶段尽快过渡到自动化阶段,使一定技能的形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练员在运动员足球技术动作与战术配合的学习与运用的训练过程中必须进行准确讲解、正确示范,必须合理组织联系,重复实践强化及善于发现、纠正错误,才能使运动员尽快进入理性认识,建立巩固的技术动作定型。
2.青少年足球训练中除了应贯彻一般训练与专项相结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快速对抗技术、战术、身体、心理综合训练的原则外,还应注意贯彻诱导性、渐进性、直观性、系统性、区别性原则(在此不展开描述),才能使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三、提高传球的准确性(两人练习)
1.两人脚内、外侧互相传球。
2.一名队员用脚内侧或脚外侧传球,另一名队员用脚底接停球,然后再用脚内侧或脚外侧传回。
3.一名队员传球,另一名队员脚底停球迅速拉回,然后用脚内侧拨球从支撑脚后方通过,再用原支撑脚脚底横向拉球通过体前,传回。
4.一名队员传球,另一名队员用脚内侧将球接停在支撑脚后,然后用另一只脚传回。
5.一名队员左脚向右侧横拉球通过体前,同时向右侧移动一步,连续重复3次,然后斜线传球,跑回开始的位置。另一名队员重复上述练习。
6.脚背踢球传给同伴,同伴用脚外侧停球,并将球停在可以用停球脚脚背直接踢球的位置,将球传回。然后踢球时身体后仰,将球传起,同伴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接控球,然后将球传回。
四、制定对青少年进行足球阶段训练的步骤
在足球教学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和过程,使学生初步建立动作概念;
2.进行模仿练习,可采用不结合球的徒手练习,以进一步明确动作概念;
3.在简单的条件下进行练习。如原地、慢速、近距离、定位球等情况下进行练习,反复地多次重复某一动作,以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
4.改变练习条件(或要求)的练习。学生在简单条件下能较好完成任务时,可及时改变练习的条件,如原地练习变为行进间练习;慢速变为中、快速;定位球变为活动中的球;近距离变为中、远距离;单个动作变为组合动作等,以此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5.在对抗条件下进行练习。对抗练习可由消极对抗逐步过渡到积极对抗,对抗练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符合比赛的需要;
6.在比赛或竞赛性练习中练习,以检验和提高运用能力。
足球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以足球活动为教学内容和手段,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教学步骤的安排上,可以改变以上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程序,贯彻发现教学法的思想,让学生先进行游戏和比赛,在游戏和比赛中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结合游戏和竞赛学习足球知识、技术,培养良好的品质和锻炼身体的习惯。
7.完善阶段的训练方法
完善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年龄在16一19岁之间,这个阶段的技术指标是完成了技、战术、身体素质的教学阶段任务后要达到职业足球甲级队的能力。这个阶段是青年运动员在足球技术和意识提高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比赛来积累。日本队在青年训练中就多强调一脚球,对无球跑动非常积极,场上接应点多;所以比赛时给人的感觉场上队员总比对方多,局部范围总能以多打少、灵活机动。
这个阶段的青年运动员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足球意识和技术已基本定型。教练员通过比赛来指导并提高他们的技战术水平,针对中国运动员往往在关键球的处理时缺乏信心,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使运动员具有顽强拼搏,不畏劳苦的坚韧毅力,达到足球甲级队的能力。
总之,青少年足球的早期教学与训练应依据《青少年足球训练教学大纲》精神,选择具备条件的师资,立足本校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制定科学可行的训练计划,选择符合青少年的学习内容和训练方法。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就能使学龄期儿童早期足球训练结出硕果。以上是本人在暑期的专业实习中亲身体会与平时的学习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理论。
参考文献:
[1]田麦久 武副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王崇喜.高等学校教材—足球[M].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俞宏跃. 学龄期儿童足球教学与训练刍议[J]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训练;传球技巧;战术
一、加强战术意识训练
战术意识训练包括以下八大要素:技术的目的性(是为了实现何种战术目的)、行动的预见性(判断同伴及对手的意)、判断的准确性、进攻的主动性、防守的积极性、战术的灵活性(临场的应变能力)、动作的隐蔽性、配合的整体性(或称立体性)。
以上八个要素是密切的,既互有区别,又缺一不可,但对于不同技战术的运用,这八个要素并非是等量齐观的。例如在比赛中传球技战术的运用,很明显的,这里配合的整体性动作的隐蔽性所占的比重就相应大一些,而技战术行动的目的性、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则带有普遍意义。了解了以上八个要素,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要素,把运动员意识的培养纳入训练之中,进行有计划地、系统划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联系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与足球的技、战术原则进行训练
1.建立足球技术的动力定型,必须经历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即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自动化阶段。,想要使前三个阶段尽快过渡到自动化阶段,使一定技能的形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练员在运动员足球技术动作与战术配合的学习与运用的训练过程中必须进行准确讲解、正确示范,必须合理组织联系,重复实践强化及善于发现、纠正错误,才能使运动员尽快进入理性认识,建立巩固的技术动作定型。
2.青少年足球训练中除了应贯彻一般训练与专项相结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快速对抗技术、战术、身体、心理综合训练的原则外,还应注意贯彻诱导性、渐进性、直观性、系统性、区别性原则(在此不展开描述),才能使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三、提高传球的准确性(两人练习)
1.两人脚内、外侧互相传球。
2.一名队员用脚内侧或脚外侧传球,另一名队员用脚底接停球,然后再用脚内侧或脚外侧传回。
3.一名队员传球,另一名队员脚底停球迅速拉回,然后用脚内侧拨球从支撑脚后方通过,再用原支撑脚脚底横向拉球通过体前,传回。
4.一名队员传球,另一名队员用脚内侧将球接停在支撑脚后,然后用另一只脚传回。
5.一名队员左脚向右侧横拉球通过体前,同时向右侧移动一步,连续重复3次,然后斜线传球,跑回开始的位置。另一名队员重复上述练习。
6.脚背踢球传给同伴,同伴用脚外侧停球,并将球停在可以用停球脚脚背直接踢球的位置,将球传回。然后踢球时身体后仰,将球传起,同伴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接控球,然后将球传回。
四、制定对青少年进行足球阶段训练的步骤
在足球教学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和过程,使学生初步建立动作概念;
2.进行模仿练习,可采用不结合球的徒手练习,以进一步明确动作概念;
3.在简单的条件下进行练习。如原地、慢速、近距离、定位球等情况下进行练习,反复地多次重复某一动作,以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
4.改变练习条件(或要求)的练习。学生在简单条件下能较好完成任务时,可及时改变练习的条件,如原地练习变为行进间练习;慢速变为中、快速;定位球变为活动中的球;近距离变为中、远距离;单个动作变为组合动作等,以此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5.在对抗条件下进行练习。对抗练习可由消极对抗逐步过渡到积极对抗,对抗练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符合比赛的需要;
6.在比赛或竞赛性练习中练习,以检验和提高运用能力。
足球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以足球活动为教学内容和手段,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教学步骤的安排上,可以改变以上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程序,贯彻发现教学法的思想,让学生先进行游戏和比赛,在游戏和比赛中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结合游戏和竞赛学习足球知识、技术,培养良好的品质和锻炼身体的习惯。
7.完善阶段的训练方法
完善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年龄在16一19岁之间,这个阶段的技术指标是完成了技、战术、身体素质的教学阶段任务后要达到职业足球甲级队的能力。这个阶段是青年运动员在足球技术和意识提高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比赛来积累。日本队在青年训练中就多强调一脚球,对无球跑动非常积极,场上接应点多;所以比赛时给人的感觉场上队员总比对方多,局部范围总能以多打少、灵活机动。
这个阶段的青年运动员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足球意识和技术已基本定型。教练员通过比赛来指导并提高他们的技战术水平,针对中国运动员往往在关键球的处理时缺乏信心,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使运动员具有顽强拼搏,不畏劳苦的坚韧毅力,达到足球甲级队的能力。
总之,青少年足球的早期教学与训练应依据《青少年足球训练教学大纲》精神,选择具备条件的师资,立足本校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制定科学可行的训练计划,选择符合青少年的学习内容和训练方法。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就能使学龄期儿童早期足球训练结出硕果。以上是本人在暑期的专业实习中亲身体会与平时的学习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理论。
参考文献:
[1]田麦久 武副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王崇喜.高等学校教材—足球[M].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俞宏跃. 学龄期儿童足球教学与训练刍议[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