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作者】 程丽梅
【机构】 (安徽省临泉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正文】摘 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更新办学理念,改革课程结构、内容和实施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对持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我省的人口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认识和思考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强调了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交流”等教学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才能得以实现的。若要构建和谐、互动、愉悦的多元交流和互相支持的鲜活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推进课改的最关键因素。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时,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传授型的教学观念,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又要成为一名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习的组织者、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以及新课程的开发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不能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和条件的,取消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不能存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便无从谈起;相反,越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越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从而促进学生学。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千万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二、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变得尤为重要。我的理解是: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备课时先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将他们已有的知识记忆起来并加以应用到新课的教学中来。
2、将课堂有效有量的交予学生,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
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之后,需要在适宜的时机将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多说、敢问多问、会说会问,把学习主动权真正的交给学生,为提高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钻研知识的兴趣,我们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探究,让学生敢说敢问,且说的有艺术,问的有层次。
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设法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情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驱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主动地介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产生各方面的体验,形成教与学的相互推进。课堂上应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用谈话、练习等交流方式,观察学生的情绪反馈,同时增强教师自身的亲和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变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学生主动、自主深入的思考。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
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大胆尝试新型的教学与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入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也因此成为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过程中注重的是合作学习。实验过程中不忘对各小组进行检查指导,避免危险现象发生,最后要协助学生得出正确的合理的实验结论。在合作实验过程中,各成员的性格特点、才能倾向、学习成绩等都将会一一展现出来,要确保各组员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去。学生可在此过程中取长补短,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最后应建立合理有效的训练体系,可以分章节训练,也可是单元训练,或是一课一练等。其中设计练习应包括以下几点:题目设计巧妙、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调查分析等多种形式。这样便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深得学生的喜爱。
三、正确引导学生,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做的,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所以,合理公正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一系列的评价,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概念、原理和相关规律等,得到了巩固和升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改革是教学的生命,是以每一个学生的最大化发展为目的。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正确、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理念,辩证地分析和处理各种在课程改革中产生的观念和做法,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开拓进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认识和思考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强调了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交流”等教学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才能得以实现的。若要构建和谐、互动、愉悦的多元交流和互相支持的鲜活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推进课改的最关键因素。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时,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传授型的教学观念,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又要成为一名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习的组织者、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以及新课程的开发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不能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和条件的,取消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不能存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便无从谈起;相反,越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越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从而促进学生学。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千万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二、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变得尤为重要。我的理解是: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备课时先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将他们已有的知识记忆起来并加以应用到新课的教学中来。
2、将课堂有效有量的交予学生,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
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之后,需要在适宜的时机将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多说、敢问多问、会说会问,把学习主动权真正的交给学生,为提高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钻研知识的兴趣,我们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探究,让学生敢说敢问,且说的有艺术,问的有层次。
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设法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情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驱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主动地介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产生各方面的体验,形成教与学的相互推进。课堂上应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用谈话、练习等交流方式,观察学生的情绪反馈,同时增强教师自身的亲和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变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学生主动、自主深入的思考。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
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大胆尝试新型的教学与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入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也因此成为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过程中注重的是合作学习。实验过程中不忘对各小组进行检查指导,避免危险现象发生,最后要协助学生得出正确的合理的实验结论。在合作实验过程中,各成员的性格特点、才能倾向、学习成绩等都将会一一展现出来,要确保各组员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去。学生可在此过程中取长补短,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最后应建立合理有效的训练体系,可以分章节训练,也可是单元训练,或是一课一练等。其中设计练习应包括以下几点:题目设计巧妙、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调查分析等多种形式。这样便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深得学生的喜爱。
三、正确引导学生,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做的,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所以,合理公正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一系列的评价,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概念、原理和相关规律等,得到了巩固和升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改革是教学的生命,是以每一个学生的最大化发展为目的。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正确、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理念,辩证地分析和处理各种在课程改革中产生的观念和做法,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开拓进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