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作者】 庄文洲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技师学院)


【正文】摘 要:技工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是技工院校素质教育的根本。技工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将学生德育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工作来开展。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当前,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正以新的态势向前推进,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现在,技工院校德育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技工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技工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自身修养差异很大,部分学生学习生活缺乏自信,学习动机不足、职业理想不明、厌学情绪严重。他们大部分精力旺盛,但纪律意识不高;乐于展现自我,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求知欲望强烈,但自制能力不够,表现出整体的习得性无助。虽然一再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但学生的违规违纪及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仍时有发生。
  二、当前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内容陈旧。德育教育普遍存在形式大于内容、口号多于行动等问题。德育工作仍停留在说教,没有与时俱进,跟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导致其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下滑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等,这些现实问题时刻提醒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德育目的模糊。在部分技工院校,德育工作成了空架子,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主课程设计上缺少明确的规划,主课堂德育教育缺失,依葫芦画瓢的从别校照搬一些固有的教育模式,并没有针对本校学生实际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导致德育教育失去了原本的目的。?
  (三)德育管理混乱。长期以来学校德育重管理轻教育,工作不系统,随意性大,缺乏整体性、层次性,制度落实不到底,没有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加上大部分班主任是兼职管理,且多由年青教师担任,缺乏教育经验、管理方法,缺失德育研究,育德能力不高,致使德育效果较差。
  三、改进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推进技工院校素质教育建设,提高德育实效,发挥其整体育人功效,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技校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本校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技术技能人才。现结合工作实际,提几点建议。
  (一)更新德育工作理念,明确德育工作指导思想。
  教育发展,理念先行。技工院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完善德育培养体系,增强德育教育趣味性,提高德育工作效率,使学生通过德育树立优秀的道德价值观,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认同。逐步形成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德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技工院校德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为先,悉心教育,严格管理,因材施育,全面发展,共同提升,把学生培养成有素质的职业人、有品位的社会人”的工作思路,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德育工作模式,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以实现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同步提升。
  (二)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1.建立德育工作领导体系。院校党委要对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等重要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和指导,成立德育工作指导办公室,领导推进全院德育工作。
  2.建立德育教育教学体系。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尽力挖掘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发挥课堂育人功效,注重工匠精神的渗入式培育;实行学生工作人员上德育课,增强德育针对性;学生德育课成绩与学生平时表现挂钩,加强德育实效性;编制适合学生实际的德育校本教材。
  分年级实施德育教育,低年级以“内涵有德、外显有规”为培养目标,培养通情达理的规矩人;中年级以“立责于心、成雅于行”为培养目标,培养有职业素养的职业人;高年级以“顺利就业、成功就职”为培养目标,培养能承担责任的社会人。
  3.建立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学院领导、中层干部、教辅人员、专任教师、班主任,每个人都有德育任务,如学院领导的道德讲堂、中层干部的联系班级、教辅人员的服务育人、专任教师的课堂育人、班主任德育教育和日常管理等;每个人都有纠察学生不文明不规范行为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从入学到毕业进入工作岗位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4.建立德育管理和考核制度。制定《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班主任德育工作管理办法》,健全系部、班级《德育工作考核细则》,制定《德育课考评办法》,使德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5.建立家校共育模式。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班主任与家长必须建立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保持良好的沟通状态,取得家长的支持;尝试实行家长开放周和学期家长会;开办网络家长学校,及时共享学生在校情况,共商学生发展成才大计。
  (三)建设德育管理工作队伍。
  一是提升班主任的育德能力。通过每年一届的班主任节举行基本功大赛、请专家到校授课或派骨干外出培训、定期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和素养提升班、开展德育方法技巧讲座、实行以老带新师徒结对制度、学生工作人员集体备课上德育等措施切实提升班主任队伍的育德能力和教育艺术水平。
  二是充分用好学生干部队伍,重视发挥学生党团员的先锋作用。构建院系班三级学生干部队伍架构,逐步实施“准军事化”自主管理;大力建设学生社团;加强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成员的管理培训和考核,稳步提升学生干部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建立学生干部档案,实行挂牌值勤制度,落实奖惩措施,提升学生干部的自律带领作用。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引进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设立心理咨询室,向师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指导班主任处理学生突发的心理问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
  (四)打造德育活动平台。
  搭建生动活泼的文化平台,创新学院文化内涵,创建校园文化精品,强化道德修养功能,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发挥校园文化引领作用;搭建榜样示范平台,通过优秀学生、校园之星、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评选活动,树立榜样、弘扬正能量,涵养学生崇尚卓越的精神追求;搭建才艺展示平台,举行品牌活动和社团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自信阳光、凝聚团结的优良品质;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服务意识;搭建思想育人平台,通过早课、主题班会、专题教育会、传统精典诵读等活动对学生开展持续性的思想教育。
  (五)细抓学生常规管理。
  悉心的德育教育要有严格的管理作为保障。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细节入手,一项项进行整改,制定规范,落实到底,要做到抓住一项成一项;要严格执行院校各项规章制度,要依法执教、依规施育;要切实做好等优生的持续教育转化;要简化规范学生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更多地时间进行德育研究和常规管理。
  总之,技工院校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技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道远、责无旁贷。我们继续努力探索,创新德育模式和方法,实现德育工作目标,为技工院校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