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赵玉娥

【机构】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第二中学)


【正文】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化学实验,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化学实验;化学教学;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近年来由于大量的先进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使我们的部分化学教师为了方便、省时,采用播放实验视频等替代实验操作,这样无疑不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起化学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利用化学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通过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化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 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能把学生引进化学领域,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氧气化学性质时,教师通过熟练地完成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当学生看到细铁丝燃烧出现火星四射现象时,都惊呆了,没有想到平时认为不能燃烧的铁,而在化学课上却能燃烧起来,由此使学生对化学课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愿望。其次,通过观察实验,学生看到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熔化后落入瓶底,就知道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留少量细沙或水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有意提问学生看到的生成物是什么?这样就避免了在现象描述中常出现的错误,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的问题,并且能深刻地记住实验现象。
  二、分组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动手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需要。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曾说过,中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他认为中国教育体系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明显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学生。而化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开展分组实验,有利于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巩固了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用理论知识指导化学实验。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时,学生通过前面进行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分组实验后,就很容易地能完成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的分组实验,并且通过对两种气体制取装置的比较,能总结出选择制气体装置应考虑的三个因素:1、反应物的状态,2、反应条件,3、生成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和在水中的溶解性。这样在今后的考试中,即便考到没有学习过的气体制取方法,也能正确地选出气体制取的装置图。如:在初中化学没有学习到氨气的制取方法,但只要题目给出相关信息:“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固体加热来制取氨气,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选出气体发生装置应跟氯酸钾制氧气的一样,而收集气体装置却应该用向下排空集气法。
  三、家庭小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而家庭小实验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随时抓住时机,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例如:在学习水的净化知识后,布置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然后再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把自己制作的作品展示出来,进行比较交流。很多学生的制作很有创意,很有想法。如:家里没有活性炭的就用木炭研碎代替,用细河沙代替石英砂等,有的学生制作的净水器过滤后得到的水是澄清的,而有的学生制作的过滤器过滤后得到的水仍然是浑浊的,然后大家通过查找原因,相互交流,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进行改进。同时教师可进一步再向学生提问:“这样得到的水是纯净水吗?能直接饮用吗?”在学习钢铁锈蚀条件的前一个星期,教师可先布置学生回家完成铁制品锈蚀条件的家庭小实验,当上到这节课时,请学生把自己精心准备了一个星期的成果带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家里的门窗都要刷漆等,它不仅起到美观的作用,还能更好地防锈,也说明了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只有学好化学知识,今后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家庭小实验,最接近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能满足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在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积极地鼓励、组织和指导好各种教学实验,发挥实验对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以及态度、方法等的激励、引导作用,使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化学实验的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值得每位教师去开发的领域。
  参考文献:
  [1]何文修,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启发式的运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06)
  [2]卢娟,浅谈对比实验在初浅谈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2009(03)
  [3]徐松华,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7)
  [4]梁明祥,浅析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