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不一样的成功学——读《异类》有感
【作者】 王 玉
【机构】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 不知何时“10000小时成功法则”突然在自媒体圈里面火了起来,各种关于这个理论的解读文章在朋友圈里泛滥。这个法则的出处——《异类》这本书也成为了超级畅销书。书的作者是英裔加拿大人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他是记者、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至今出版过五本图书,出版图书均列《纽约时报》畅销榜。格拉德威尔的作品以关注社会科学领域为特色,特别是在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尤其是对它们在实践应用方面做出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异类》在当当网目前已经有三万多的评论,排在“成功励志类”图书的一百多位。细读之下,你会发现它不是一般意义的成功学励志图书,它甚至有点反成功学。成功学一般都在宣扬所有人通过努力都可以成功,并告诉你一些成功的操作方法,但是本书的主要观点却是:个人不可能只依靠自身的天赋就能取得成功,机遇和文化、环境因素起到的作用更大一些。
从《异类》的表达方式看,它是一本实证类的书,所有的结论都先用事实来证明。书中作家对社会中一些成功事件进行的分析,让读者看到了一些暗含规律的超出常识的统计结果:顶级联赛的大部分球员生日都集中在每年选拔日期后的几个月;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等一些计算机行业成功人士都出生在1955年左右;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几乎都是犹太人的后裔,并且他们的祖辈大多以服装行业作为谋生手段。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意外”的统计结果?这是因为:这些能被选为职业球员的人,他们的出生时间离官方规定的注册时间最近,换句话说他们都是同龄人中年龄最大的,在同龄的球员中这些人实际上比其他一些月份出生的人几乎大了一岁,一岁的差距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1970年前后正是计算机行业爆发的萌芽时期,如果你出生早于1955年太多,青少年时期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晚于1955年太多,计算机革命的好时机就会错过;犹太人律师的成长,是因为他们正赶上法律诉讼出现革新的时期,而他们移民到美国的先人们的经历,又使他们具备了抓住这种大好时机的能力。下面我们逐一分析这些实例背后的理论基础:
首先是“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一些人获得了特殊的机遇,经过不断地积累就会逐渐取得更大的进步;刚开始上学的学生水平差异很小,但是就是因为这小小的优势获得老师更多的指导而更优异;被职业联赛选拔的同龄孩子中,年龄大几个月的小孩因微弱的优势获得更多的指导和训练,因而变得更优秀。这些可以称作优势积累,通俗点的语言形容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对个人而言,就是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迅速让自己更具有竞争力;尽量避开自己的短板,就算努力弥补短板,常常是费力而收效慢。
然后书中讲了10000小时法则,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卓越非凡,并不是他们天资超人,而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一个领域里,大约经过10000小时的学习锻炼,所有人都可以从平庸变成天才。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当然,这个理论是有条件限制的,有些职业领域适用,有些职业可能就不适用了。你不可能通过机械地做一些事,坚持10000小时就成功。比如,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是起早贪黑,每天工作十个小时,这样做五年,大多数人依然只是流水线上的工人。
在“天才之忧”中,作者阐述了一个道理,在一定智力基础上“仅靠智商很难区分两个聪明孩子”。一些学生只是进入一般的大学,虽然没有进入一流大学,但是依然有能力最终获得瞩目的成就。“弗洛姆”的启示中,弗洛姆的成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产生的结果,如果不是出身问题,他可能会进入白鞋公司,如果不是后来社会动荡、并购案增多,他会一直在小公司接各种普通案子,但各种机缘凑巧让他成功了。飞机失事的族裔理论中,韩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较高的飞机失事率,也是因为上下级之间过于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的,韩国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机长的助手发现险情时,无法第一时间向上级明确地汇报,小错误的积累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稻田文明与数学中,亚洲儿童学习数数要比美国儿童快,因为环境不同、文化不同引发人们行为方式有所不同,稻田文明就是通过努力工作,在巨大不确定性和贫穷中寻找人生的价值。
其实异类,从来就不是什么异类。格拉德威尔的这本书渗透到了这些认知的根本,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例如开场讲的故事,社会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但是现实中我们本能地关注自然科学,时常忽略社会科学的作用。自然科学的量化体系和社会科学的量化体系在理解上完全是两种逻辑,但量化是让我们做判断的便捷入口。因此,那些奇才异类,他们之所以神奇,得感谢机遇的眷顾。
人是社会性动物,要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当然不可能单打独斗。新闻报道中的成功者,常常天赋异禀、性格独特,被包装成英雄。格拉德威尔试图打破这种英雄论。“我想证明,个性作用并非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他们一直得益于某些隐蔽的先天优势,或者非凡的机缘,抑或某一种文化的特殊优势。”从《异类》中可以看出,机遇对成功是如此重要,它为读者指出了成功的方向,但是怎样才能把握自己的机遇,我们每一个人都需思考,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环境和机遇。
《异类》在当当网目前已经有三万多的评论,排在“成功励志类”图书的一百多位。细读之下,你会发现它不是一般意义的成功学励志图书,它甚至有点反成功学。成功学一般都在宣扬所有人通过努力都可以成功,并告诉你一些成功的操作方法,但是本书的主要观点却是:个人不可能只依靠自身的天赋就能取得成功,机遇和文化、环境因素起到的作用更大一些。
从《异类》的表达方式看,它是一本实证类的书,所有的结论都先用事实来证明。书中作家对社会中一些成功事件进行的分析,让读者看到了一些暗含规律的超出常识的统计结果:顶级联赛的大部分球员生日都集中在每年选拔日期后的几个月;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等一些计算机行业成功人士都出生在1955年左右;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几乎都是犹太人的后裔,并且他们的祖辈大多以服装行业作为谋生手段。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意外”的统计结果?这是因为:这些能被选为职业球员的人,他们的出生时间离官方规定的注册时间最近,换句话说他们都是同龄人中年龄最大的,在同龄的球员中这些人实际上比其他一些月份出生的人几乎大了一岁,一岁的差距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1970年前后正是计算机行业爆发的萌芽时期,如果你出生早于1955年太多,青少年时期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晚于1955年太多,计算机革命的好时机就会错过;犹太人律师的成长,是因为他们正赶上法律诉讼出现革新的时期,而他们移民到美国的先人们的经历,又使他们具备了抓住这种大好时机的能力。下面我们逐一分析这些实例背后的理论基础:
首先是“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一些人获得了特殊的机遇,经过不断地积累就会逐渐取得更大的进步;刚开始上学的学生水平差异很小,但是就是因为这小小的优势获得老师更多的指导而更优异;被职业联赛选拔的同龄孩子中,年龄大几个月的小孩因微弱的优势获得更多的指导和训练,因而变得更优秀。这些可以称作优势积累,通俗点的语言形容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对个人而言,就是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迅速让自己更具有竞争力;尽量避开自己的短板,就算努力弥补短板,常常是费力而收效慢。
然后书中讲了10000小时法则,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卓越非凡,并不是他们天资超人,而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一个领域里,大约经过10000小时的学习锻炼,所有人都可以从平庸变成天才。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当然,这个理论是有条件限制的,有些职业领域适用,有些职业可能就不适用了。你不可能通过机械地做一些事,坚持10000小时就成功。比如,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是起早贪黑,每天工作十个小时,这样做五年,大多数人依然只是流水线上的工人。
在“天才之忧”中,作者阐述了一个道理,在一定智力基础上“仅靠智商很难区分两个聪明孩子”。一些学生只是进入一般的大学,虽然没有进入一流大学,但是依然有能力最终获得瞩目的成就。“弗洛姆”的启示中,弗洛姆的成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产生的结果,如果不是出身问题,他可能会进入白鞋公司,如果不是后来社会动荡、并购案增多,他会一直在小公司接各种普通案子,但各种机缘凑巧让他成功了。飞机失事的族裔理论中,韩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较高的飞机失事率,也是因为上下级之间过于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的,韩国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机长的助手发现险情时,无法第一时间向上级明确地汇报,小错误的积累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稻田文明与数学中,亚洲儿童学习数数要比美国儿童快,因为环境不同、文化不同引发人们行为方式有所不同,稻田文明就是通过努力工作,在巨大不确定性和贫穷中寻找人生的价值。
其实异类,从来就不是什么异类。格拉德威尔的这本书渗透到了这些认知的根本,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例如开场讲的故事,社会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但是现实中我们本能地关注自然科学,时常忽略社会科学的作用。自然科学的量化体系和社会科学的量化体系在理解上完全是两种逻辑,但量化是让我们做判断的便捷入口。因此,那些奇才异类,他们之所以神奇,得感谢机遇的眷顾。
人是社会性动物,要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当然不可能单打独斗。新闻报道中的成功者,常常天赋异禀、性格独特,被包装成英雄。格拉德威尔试图打破这种英雄论。“我想证明,个性作用并非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他们一直得益于某些隐蔽的先天优势,或者非凡的机缘,抑或某一种文化的特殊优势。”从《异类》中可以看出,机遇对成功是如此重要,它为读者指出了成功的方向,但是怎样才能把握自己的机遇,我们每一个人都需思考,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环境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