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王吉波 蒋利萍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六中学)
【正文】摘 要: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信心、意志力等,它对学生学习初中物理起着重要作用。争取用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关键字:兴趣;自信;观察;想象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信心、意志力等,这些因素看似和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教师不可忽视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在教学中发现,我们发现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有时也会很活跃。可见,学生的智力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智力也不是决定学习成绩的唯一因素。那么,造成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的因素是什么呢?非智力因素起来很大的作用。
一、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物理这门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兴趣在其中就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上来就罗列出一堆概念、理论,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从下手,提不起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动力的驱使下,学习物理也就会变得简单而有趣的多。比如:物理电学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困难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女同学学习起来普遍感觉费劲,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开始一定要低起点的引入,遵循认知规律从生活最简单的电学现象和最简单的电路学习,和学生一起结合原子的结构分析摩擦是怎么起电的。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电子元件,让他们大胆的动手尝试怎么让一个灯泡点亮,如何控制亮灭;两个灯泡呢,怎么亮,能不能分别控制。学生在一系列的动手实践中收获了成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自然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也就是培养了学习兴趣。这远比一个老师滔滔不竭讲什么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容易接受的多。
二、时常鼓励,建立自信
我们都知道自信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学习至关重要,我们成年人很多都是靠强烈的自信心度过艰难困苦,最终苦尽甘来的。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更是这样,自信心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很多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产生一往无前的信念。反之,一旦失去自信心的支撑,他们很有可能被困难打败,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中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初中生明显在物理的学习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很多学生的学习都是在疲于应付,考试起来物理成了他们的噩梦,物理学科仿佛成了他们的致命伤。所以帮助初中生建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成了初中物理教师一项重要的任务。一方面我们老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熟知教材体系,知识层次。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生活中最简单的现象入手,逐步过渡到课本理论知识,再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对于我们平时练习的作业试卷难度一定要适度,反复斟酌精选,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吻合,切忌因盲目拔高而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从精神层面对学生实行激励措施,给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励志的故事,讲述一些身边同学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克难奋进的,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是每个初中生都会面对的时候,每个成功的人必须要经历的,自信心就会被激发出来,坦然对待眼前的困难,收获自信,从而在物理学习上迈出关键的一步。
三、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观察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观察是思维的触角,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观察能力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又该怎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一是教会学生观察物理实验,观察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要培养学生观察物理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及细微变化,通过对物理实验的观察,总结出规律再与教材结论相比较,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对物理题目的观察能力。物理是一门极为复杂的学科,它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小到原子,大到宇宙,处理物理问题时用到了各种各样的原理和方法,所以学生面对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时,能够准确而快速的观察出题目主要涉及到哪几个领域,用到哪些原理和方法。比如题目涉及到了力学方面的知识还是运动学方面的知识?用到了机械能守恒还是能量守恒等等。只有观察出出题者的目的,才能快速的完成相应的题目。学生只有具备了观察的能力,才能在学习物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合理猜测,大胆想象
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影响创造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想象力。想象的主要方式是联想和幻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运用类比法、提示法、突发奇想法等实现。初中物理已经涉及到了一些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抽象名词和原理。刚接触这些抽象的名词和原理时,自然会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就成了解决这一学习问题的最佳“武器”。比如在学习“重心”的概念时,很多学生在刚接触到这种名词时会感到很不可思议,但只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一个物体的重力都集中到一点上,这个点所在的位置就是重心,问题就解决了。还有光线,磁感线等物理模型都需要我们大胆的想象,照此,一旦遇到到抽象的物理名词和原理,学生都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强化自己的理解,从而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而这种想象能力是可能通过后天锻炼提高的,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种应用。
总之,物理作为一门对我们未来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的学科,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关注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争取用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关键字:兴趣;自信;观察;想象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信心、意志力等,这些因素看似和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教师不可忽视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在教学中发现,我们发现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有时也会很活跃。可见,学生的智力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智力也不是决定学习成绩的唯一因素。那么,造成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的因素是什么呢?非智力因素起来很大的作用。
一、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物理这门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兴趣在其中就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上来就罗列出一堆概念、理论,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从下手,提不起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动力的驱使下,学习物理也就会变得简单而有趣的多。比如:物理电学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困难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女同学学习起来普遍感觉费劲,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开始一定要低起点的引入,遵循认知规律从生活最简单的电学现象和最简单的电路学习,和学生一起结合原子的结构分析摩擦是怎么起电的。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电子元件,让他们大胆的动手尝试怎么让一个灯泡点亮,如何控制亮灭;两个灯泡呢,怎么亮,能不能分别控制。学生在一系列的动手实践中收获了成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自然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也就是培养了学习兴趣。这远比一个老师滔滔不竭讲什么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容易接受的多。
二、时常鼓励,建立自信
我们都知道自信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学习至关重要,我们成年人很多都是靠强烈的自信心度过艰难困苦,最终苦尽甘来的。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更是这样,自信心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很多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产生一往无前的信念。反之,一旦失去自信心的支撑,他们很有可能被困难打败,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中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初中生明显在物理的学习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很多学生的学习都是在疲于应付,考试起来物理成了他们的噩梦,物理学科仿佛成了他们的致命伤。所以帮助初中生建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成了初中物理教师一项重要的任务。一方面我们老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熟知教材体系,知识层次。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生活中最简单的现象入手,逐步过渡到课本理论知识,再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对于我们平时练习的作业试卷难度一定要适度,反复斟酌精选,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吻合,切忌因盲目拔高而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从精神层面对学生实行激励措施,给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励志的故事,讲述一些身边同学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克难奋进的,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是每个初中生都会面对的时候,每个成功的人必须要经历的,自信心就会被激发出来,坦然对待眼前的困难,收获自信,从而在物理学习上迈出关键的一步。
三、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观察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观察是思维的触角,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观察能力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又该怎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一是教会学生观察物理实验,观察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要培养学生观察物理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及细微变化,通过对物理实验的观察,总结出规律再与教材结论相比较,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对物理题目的观察能力。物理是一门极为复杂的学科,它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小到原子,大到宇宙,处理物理问题时用到了各种各样的原理和方法,所以学生面对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时,能够准确而快速的观察出题目主要涉及到哪几个领域,用到哪些原理和方法。比如题目涉及到了力学方面的知识还是运动学方面的知识?用到了机械能守恒还是能量守恒等等。只有观察出出题者的目的,才能快速的完成相应的题目。学生只有具备了观察的能力,才能在学习物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合理猜测,大胆想象
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影响创造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想象力。想象的主要方式是联想和幻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运用类比法、提示法、突发奇想法等实现。初中物理已经涉及到了一些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抽象名词和原理。刚接触这些抽象的名词和原理时,自然会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就成了解决这一学习问题的最佳“武器”。比如在学习“重心”的概念时,很多学生在刚接触到这种名词时会感到很不可思议,但只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一个物体的重力都集中到一点上,这个点所在的位置就是重心,问题就解决了。还有光线,磁感线等物理模型都需要我们大胆的想象,照此,一旦遇到到抽象的物理名词和原理,学生都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强化自己的理解,从而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而这种想象能力是可能通过后天锻炼提高的,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种应用。
总之,物理作为一门对我们未来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的学科,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关注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争取用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