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普通中学的问题生管理工作
【作者】 王成林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柳林中学)
【正文】摘 要:问题生是当今普通中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如何将管理好问题生,贯彻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切实落实教育教学方针,是每个普通学校和教师都关注的问题。如何做好问题生的管理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关键词:问题生;原因;原则;方法
一、问题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问题学生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个人原因:学生自身因为遗传或者后天的发育不良,有多动症或者自闭症,学生可能好动,好静,有些孤僻等性格原因,从而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影响智力正常发展,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第二:家庭原因:1、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学生的思想。父母对“独苗苗”百般袒护,生怕受了委屈,再加上祖辈的溺爱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和任性骄横,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独身子女会出现一些人格上的倾向性,在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上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2、父母外出打工和离异,将孩子交给姥姥或者爷爷奶奶,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对孩子管教不严或者疏于管教。留守和离异家庭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个性心理发展上出现异常。
第三: 学校单一的教育方式:由于现行的教育模式和考试机制,有些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只关心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的标准尺度,忽视了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在挫折或者失败的打击中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正是由于家长、学生、学校三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心理产生了抗性。所以想根治问题学生得从多方面入手,要了解清楚学生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不能盲目的去教育。
二、问题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一)、问题生管理的原则
1、宽容和耐心
中学生还处于长身体阶段,生理、心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思考问题难免幼稚,生活和学习中犯点错误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的方法。班主任要冷静地辩证地看待学生的错误,宽容学生的过失,多给学生一些改过的机会,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
2、平等的观念
平等的观念要求班主任平等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做到优生问题学生一视同仁。不要粗暴地取消问题学生的被选举权或者表达权等,要在问题学生中评选进步学生,要对问题学生在文体方面或者管理方面的特长给以充分肯定。对于犯错误的问题学生也不能贴标签,要就事论事,不能老是翻旧账。在和问题学生交流的时候,不能总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开口就训斥和责骂学生,要能够尊重学生,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3、信任
在课堂上尽量多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后进生,用眼神鼓励他们回答问题。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课程上回答不出问题时,给予他们的信任和鼓励的眼光。回答正确时,投以赞赏的目光、真切的笑容和热情的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体验取得进步的喜悦,大大加强其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二)、问题生的管理方法
我们又如何管理这些问题学生呢?这似乎是每一个班主任最头痛的问题,也是每一个班主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这里我想关于这个问题谈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1)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其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自然就不会把学习当苦差事。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对电脑很有兴趣,他就愿意自觉主动地看许多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因此,应时不时寻找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加以引导和培养,促进其进步。
(2)善于捕捉闪光点
教育者需要用一双慧眼,一颗爱心去发现这些孩子身上值得称赞的地方。如对成绩不好但劳动积极的学生,在劳动结束时可突出给予表扬。对画画好的可请其出黑板报,并对其努力和成就予以肯定和赞美。总之,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并在合适的机会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获得自信,并逐步把兴趣迁移到学习中去。
(3)从起点看进步
教育者对后进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赞赏,不可因教师过高期望学生没有达到而训斥、否定他们。对其转化要有时间上的宽容。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状况,还应重视其成长的过程和变化。如一位后进生数学常考四十多分,这次得了六十分;而令一位学生常考八十分,这次得了九十多分,显然那位后进生进步更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中不应只表扬高分的学生,更应看到后进生在努力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
(4)适当的与家长沟通,切忌在家长面前说孩子的坏话,和家长一起管理学生。我记得我每天都会挑出一些差生的作业,找出哪怕是一丁点的对的地方打电话告诉家长他的孩子又进步了。往往在第二天我就会发现前一天被夸的孩子听课格外认真。我们一直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却忽视了他们也可以帮助我们,帮助老师可以给他们信心,让他们老师重视他们。
当然,问题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也是这些普通学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问题生的管理,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平时的日常生活,都应该关注他们,使他们也能享受上学的快乐,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 谢妮 等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年 9月出版
[3]《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 2008年4月出版
[4]《教师如何转化后进生》 青影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年6月出版
[5]《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王晓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关键词:问题生;原因;原则;方法
一、问题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问题学生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个人原因:学生自身因为遗传或者后天的发育不良,有多动症或者自闭症,学生可能好动,好静,有些孤僻等性格原因,从而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影响智力正常发展,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第二:家庭原因:1、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学生的思想。父母对“独苗苗”百般袒护,生怕受了委屈,再加上祖辈的溺爱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和任性骄横,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独身子女会出现一些人格上的倾向性,在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上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2、父母外出打工和离异,将孩子交给姥姥或者爷爷奶奶,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对孩子管教不严或者疏于管教。留守和离异家庭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个性心理发展上出现异常。
第三: 学校单一的教育方式:由于现行的教育模式和考试机制,有些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只关心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的标准尺度,忽视了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在挫折或者失败的打击中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正是由于家长、学生、学校三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心理产生了抗性。所以想根治问题学生得从多方面入手,要了解清楚学生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不能盲目的去教育。
二、问题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一)、问题生管理的原则
1、宽容和耐心
中学生还处于长身体阶段,生理、心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思考问题难免幼稚,生活和学习中犯点错误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的方法。班主任要冷静地辩证地看待学生的错误,宽容学生的过失,多给学生一些改过的机会,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
2、平等的观念
平等的观念要求班主任平等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做到优生问题学生一视同仁。不要粗暴地取消问题学生的被选举权或者表达权等,要在问题学生中评选进步学生,要对问题学生在文体方面或者管理方面的特长给以充分肯定。对于犯错误的问题学生也不能贴标签,要就事论事,不能老是翻旧账。在和问题学生交流的时候,不能总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开口就训斥和责骂学生,要能够尊重学生,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3、信任
在课堂上尽量多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后进生,用眼神鼓励他们回答问题。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课程上回答不出问题时,给予他们的信任和鼓励的眼光。回答正确时,投以赞赏的目光、真切的笑容和热情的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体验取得进步的喜悦,大大加强其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二)、问题生的管理方法
我们又如何管理这些问题学生呢?这似乎是每一个班主任最头痛的问题,也是每一个班主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这里我想关于这个问题谈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1)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其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自然就不会把学习当苦差事。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对电脑很有兴趣,他就愿意自觉主动地看许多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因此,应时不时寻找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加以引导和培养,促进其进步。
(2)善于捕捉闪光点
教育者需要用一双慧眼,一颗爱心去发现这些孩子身上值得称赞的地方。如对成绩不好但劳动积极的学生,在劳动结束时可突出给予表扬。对画画好的可请其出黑板报,并对其努力和成就予以肯定和赞美。总之,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并在合适的机会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获得自信,并逐步把兴趣迁移到学习中去。
(3)从起点看进步
教育者对后进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赞赏,不可因教师过高期望学生没有达到而训斥、否定他们。对其转化要有时间上的宽容。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状况,还应重视其成长的过程和变化。如一位后进生数学常考四十多分,这次得了六十分;而令一位学生常考八十分,这次得了九十多分,显然那位后进生进步更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中不应只表扬高分的学生,更应看到后进生在努力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
(4)适当的与家长沟通,切忌在家长面前说孩子的坏话,和家长一起管理学生。我记得我每天都会挑出一些差生的作业,找出哪怕是一丁点的对的地方打电话告诉家长他的孩子又进步了。往往在第二天我就会发现前一天被夸的孩子听课格外认真。我们一直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却忽视了他们也可以帮助我们,帮助老师可以给他们信心,让他们老师重视他们。
当然,问题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也是这些普通学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问题生的管理,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平时的日常生活,都应该关注他们,使他们也能享受上学的快乐,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 谢妮 等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年 9月出版
[3]《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 2008年4月出版
[4]《教师如何转化后进生》 青影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年6月出版
[5]《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王晓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