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生英语写作教学之我见

【作者】 陈 瑶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第二十八中学校)


【正文】摘 要:英语学习分为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基础的写作能力,而从教学结果来看,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能力往往不尽人意。尤其是在教学条件不是很好的城市以及乡镇农村中学中,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现象尤为突出。一部分学生只能写一些极为简单的句子,甚至有学生提笔却无从下手。在每年的考试,尤其是中考中,英语写作部分平均分低的情况让许多老师唏嘘不已。为什么写作会成为学生难啃的“骨头”和老师教学的“痛”呢?如何解决这个困扰着学生和老师的难题,成为初中英语老师亟待解决的一件事情。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能力;技巧训练
  在英语教学十年的时间里,我参加了4次中考英语的阅卷工作,通过自身感受以及从其他阅卷老师那里得到了一个阅卷反馈——每年中考中英语试卷作文题空白卷和低分卷都比较多,使得作文题平均分不高。为什么那么多学生连动笔写的能力那么差呢?
  众所周知,英语学习五方面:听说读写译,“写”排在第四位,并不是因为“写”不如前三个重要,而是因为“写”的能力是听说读三个能力的延伸和升级。也可以看出写的能力不是短时间就能提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靠不停地磨练才能培养以及提高。根据本人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总结,我大概把写作的教学分成两个方面。
  一、利用好“听说读写译”中的其它四个方面来培养提高写作能力
  1. 利用听说读促写作
  英语写作任务并不是靠记住单词就能完成好的,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短语和句型。而这些短语和句型其实都是来源于平时的积累。作为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尽可能地挖掘可用的素材并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去创造机会去引导和启发学生,让自己的学生多读,多听甚至背诵优秀的句子,段落和文章。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里面每个出现的基本句型,让他们注意这些句子的结构方法,并将这些示范句子段落作为范例,通过反复诵读一些典型的英文句子,熟悉英语的表达习惯,并反复加以模仿,学会举一反三,以达到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句型短语的目的。比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的单元要求是学习表达到达某地的方式,就会出现很多交通方式表达的句子,学生们就可以通过一个例句相似的句子。如,给学生展示“I take the train to school”.(我坐火车去上学。)就可以引导学生变换句子主语,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宾语甚至是状语说出类似的句子,如:   
  She takes the train to school. 她坐火车去上学。
  I usually take the bus to school.我坐公交车去上学。
  I took the train to Beijing. 我坐火车去得北京。
  2. 借助阅读促进英文写作
  阅读是提升人类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习语言以及语言运用的基本方式。英语教师应该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如教材里面出现的文章。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二单元B部分文章举例,该文章分别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角度介绍了两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学生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除了要理解文章含义以外,还应当熟记课文中一些典型的表达方式——如何表达某人在某个时刻做某事的句型结构,对生活习惯评价的句型结构等等。将该课文的内容作为该单元写作的参考工具。在学生完成该单元阅读任务并进入该单元的写作任务环节时,就可以借助之前的课文,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可以有意识且合理地借鉴,写出关于自己或别人生活习惯的文章。
  3. 适时地进行翻译练习,区分中英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
  很多老师在批改作文时,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在一些学生作文句子中,所用的单词都没错,但是看着就是别扭。如学生想用英文来表达“我周末喜欢在家看电视。”,正确的表达应该是On the weekend,I like watching TV at home.但学生写的英文句子却是I on the weekend like at home watching TV. 后者完全是Chinglish(中式英语),根本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学生会犯这种错误,完全是因为不知道英语和汉语表达的差异性。在中文“我周末喜欢在家看电视。”中,“周末”和“在家”分别是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是可以被放在句子之中的,但是在英语句子结构中,做时间或地点状语的短语需要放在整个句子的句首或者句尾。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当要让学生区分中英文表达结构的差异,并用少量多次的练习方法,让学生熟悉这些差异。
  二、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进行专门的技巧训练
  通过听说读译来进行仿写的写作训练不是唯一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英语文章的写作本身还有一些需要掌握的写作技巧,或者说是还需要一些针对性的写作训练。
  1. 注重同义句之间的转换
  同义句的转换看似没有什么特别意义,其实同义句转换的练习训练能使学生用不同的句子去表达作文当中的句子。让学生学会并能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可以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英文写作中灵活使用单词短语和句型,是从而使整篇作文看上去不那么的呆板和单调。如:初一英语作文中要求写“我有一个美国来的朋友。”对于英语表达能力不是太好的学生而言,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可能会把这句话拆分成两个句子“I have a friend, he is from the US.”这种表达法本身没有错误,但是看起来句式过于简单和呆板。而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就会将这句话表达成“I have a friend from the US.”这种表达法看似更短,但从句子结构来说,此句中还含有一个后置定语,用来修饰friend。对于这两种表达方式,他们所表达的意思虽然一样,但是第二种表达形式比第一种更复杂和严密。除了这种同义句训练以外,还可以简单句变复合句(如宾语从句,后置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等等形式来进行同义句的转换。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合适的机会,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句型去表达同一个意思。通过对学生进行长期多样形式的句型转换训练后,就可以逐渐培养学生扩展句子的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所写的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句式变化多样,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而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
  2. 谋篇布局的重要性
  对于中学英语作文的写作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很多中学生进入初中才开始接触到英语或者才认真开始学习英语,在这个学英文的初级阶段,英文写作的要求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复杂。
  英语写作一般比较直接,主题明确,无非就是要求写作要叙述清楚,所写的细节或事实是围绕着主题来的,条理清晰,符合逻辑。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这方面引导学生时,一定要注意谋篇布局,写作之前审好题,明白要写什么。所写作文要围绕主题,有条理,思路要清晰,句子与句子结合紧密,首尾呼应,完整一致。如,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7,学习如何描述天气,单元的作文训练也围绕这一主题。比如,写一篇给别人介绍北京天气的作文。一些学生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其实在写作前,学生应当分析如何写,但学生可能在开始的时候不会分析,所以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分析,应该分成几个部分写。由于这是一篇给别人介绍东西的文章,作文第一步,教师首先需引导学生从如何开篇。比如,告诉他们这类作文常用Do you want to know…? Let me tell you…等句型开篇,随后进入主题,也是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个地方的天气。随后,如何把这个主题的思路理顺也是这个作文的关键。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把天气分成四个季节来逐一描述,一个一个地表达清楚,最后再把这些信息组合到一起,那么这个作文的主要部分就算完成了。之后对这个作文进行总结,可以表达一下自己对北京天气的看法。最后整合所有内容,检查错误,在必要的地方,使用and, but, so, then, not only…but also等等可以使作文更具有连贯性的单词或短语。
  3. 运用各种写作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1)分组写作
  如题,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抛给学生同一个写作任务,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完成写作任务,再将每组的写作成果进行展示,在展示一组的文章时,请其他小组对文章进行点评,在点评时,可以让学生说出文章里出现的错误,该如何修改成对的表达方式。或者让学生们指出哪些句子是好句子。最后可以对所有小组的文章进行统计,看哪个小组出错率最低,哪些小组贡献了最多的好句子。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奖励。
  (2)集体合作
  此种方式有点像分组写作,但是与分组写作又有所不同,在进行写作练习时,老师给出作文题目,给学生思考准备时间,再抽选学生口述,老师将学生口述内容呈现在黑板上。但要注意步骤,如果一个作文有5个要点,并不是每个要点只找一个学生来说,而是找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同一个要点,由老师将这些学生的表达方式写在黑板上,如果有语病,进行适当修改,直到学生想不出更多的表达方式为止,老师和所有的学生一起进行比较和筛选,选出最好的一种,然后进入下一个要点的描述。直到为5个要点选出最佳句子。但还不能结束,学生要检查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顺序和上下文的连贯性,避免脱节或者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这种训练方式完全就是集体的智慧结晶,教师必须提前预想好可能出现的状况,并善于控制课堂发展情况,注意学生能力的“收”和“放”,这种方法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比较费时,在时间充足且学生整体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运用。
  (3)分类和缩写练习
  分类练习,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书面表达的要求,对不同体裁的作文进行合理的训练。
  初中的书面表达比较简单,多是记叙文、应用文(书信、日记、通知、说明书等),到了初三后期偶尔也会有说明文或者议论文。所以老师应该让学生对各种体裁的书面表达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多类体裁的具体写作方法,在练习中注意不同人称和时态的运用。
  缩写练习,就是指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学生已经掌握了文章中的要点,关键词以及主题句子,让学生讨论,看能够将文章中哪些次要细节删去,从而对文章进行合理的概括缩写,就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以及概括能力。
  4. 训练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能力
  从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分析,他们内心是渴望长大的,如果让他们像老师一样批改作文,他们会很感兴趣,而且会很认真地完成这个任务。训练学生批改作文,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发现别人作文中的亮点,也能通过别人犯得错误提醒自己不能犯一样的错误。当然,中学生毕竟能力有限,所以每个作文不能只由一个学生批改,可由2—3名学生组建一个阅卷小组,组员的层次搭配可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成ABC, ABB,BBC的形式进行搭配(A代表优生,B代表中等生,C代表后进生)。组员对同一份作文进行批改,A类的学生还可以顺带给其它两个层次的同学进行一定的点拨。由学生批改作文并不意味着老师就可以休息,老师依然有事情要做,第一,要告知学生批改作文的标准。第二,在学生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要观察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批改工作,避免只有A类学生做事,其它人都马首是瞻的情况。第三,对已经批改过后的作文进行复查,毕竟学生可能在批改中有所遗漏。第四,事先对A类学生进行批改前的培训,让他们明白他们在整个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所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了的,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技巧是多样性的,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方式就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同样也别觉得短时间之内就能有所成效。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有耐心和细心,多动脑筋,交叉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多鼓励,少打击,尽可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望。此外,老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尽快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