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表演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更倩卓玛

【机构】 (青海省兴海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学)


【正文】摘 要: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影视表演艺术的共同点入手,并针对如何将表演艺术合理恰当地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力求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与表演艺术的巧妙整合中展现出新的光彩。
  关键词:表演艺术;语文教学;巧妙整合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表演,指的是教师所有行为活动的总和,不仅要让学生听得见,还要让学生看得见,感觉到。因此,教师需要完善的不仅仅限于口语表达能力,还包括非语言的交流,特别是面部、眼神的表达能力。将有声语言和无声交流一起运用以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品行的教育。
  一、创设课堂表演的情境
  任何表演都存在一定的情境,它指的是演员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各种情况的总和,包括角色生活的年代、地点、家庭背景、人物关系以及剧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这些情境不仅制约着演员的表演,影响着演员的举动和言行。同时也牵动着观众的情感。同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着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到语文课堂的精彩。
  1.文本创设情境。利用文本教材,是教师创设情境的一个简单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本包括课文,作者和插图等多方面的素材。课文如同演员的剧本,细细品读则不难体会到作者在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抓住文本文字的重点内容,精彩片段甚至巧妙的修辞和写作方法,在学生对词句的直观感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
  其次,每一篇课文都有作者,每一位作者都有一个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文章的作者就好像演员所饰演的角色,通过课文这篇小剧本由教师讲解给特定的观众——学生听。因此,对作者以及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是教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的另一个有效情境。
  此外,教材还配有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文本插图,这些插图有的简单易懂,不仅有助于教师打开教学思路,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的奇妙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积极探索;有的寓意深刻,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反省;还有的极具感染力,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好这些图片,也会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功效。
  2.多媒体创设情境。演员表演少不了音效与灯光的烘托,犹如近几年的多媒体教学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设计生动形象的课件,教学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3.表演创设情境。教师恰如其分的表演,也是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情境的有效方法。任何表演都需要演员投入足够的情感,用心去诠释所饰演的角色,使自己的情感受到感染而进入规定的情境中,从而才能让观众感慨万千。如果演员本身没有一点真情实感,不能使自己先有所感触,做到心中有戏,有感而发的话,要想真正激起观众的共鸣是不可能的。
  同样,教师讲课也要带着自己对课文的见解和感受,只有自己先领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感动。要想从课文中获得情感体验,教师就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读,明确教材的内容体系和结构特点,将文本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分别做好标注。只有当教师能够驾驭教材,对文本有了较深层次的思考之后,才能讲出真情实感。
  二、调控课堂表演的节奏
  节奏指的是乐曲的长短、强弱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它是表现艺术的重要手段,表演如果没有节奏感就会变得平淡无味且杂乱无章。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节奏——这是创作的基础”。怎样才能把握好小学语文课堂表演的节奏感呢?理想的境界是动、静、慢、徐、急总相宜。
  动静结合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但大多数老师并不能很好地调控课堂上动与静的时间比例。要么静得沉闷,要么动得形式化,所谓的让学生动起来往往也只是追求表面的热闹,学生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东西或受到真正的锻炼与提高。那么,怎么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既不乱又不沉闷呢?把握动与静的教学策略和运用的时间适宜是尤为重要的。在学生学习气氛不浓,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下,引导他们参与课堂的某些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动起来。例如,在阅读课上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古诗教学中的配乐诗朗诵,习作课上的交流讨论、自由表达等等。而在学生情绪过于高涨,课堂秩序有混乱倾向时,则引导他们用心聆听思索或进行写话练习、生字听写等活动。
  快慢得当也是控制教学节奏的一个重点。快慢得当是指课堂的教学环节要有快有慢。对于重点的环节和学生感兴趣的环节,教师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重点部分的突破理解。而对于枯燥的、不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加快速度。
  三、把握课堂表演的分寸感
  凡事总讲究一个“度”的把握,演员的表演艺术也涉及一个度的问题。我们把这个度叫做表演的分寸。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演员表演一样也需要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火候。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花费了很多心思和精力来做好教学准备,详细设计了每一个教学步骤,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就在于度掌握的不好。一般情况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紧要关头如教学高潮到来时,就是教师课堂表演最应把握分寸的关键时刻,同时也是学生热情最高涨,教学时机最好的时刻。因此,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教学,运用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表演手段恰如其分的演好引导者这一形象,指引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展现出新的风采和活力。表演艺术家给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灵感和启示,用心教导,用情演绎,语文这门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学科将更加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审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