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作者】 武娟霞

【机构】 (陕西省长武县昭仁街道南关完全小学)


【正文】  摘 要:良好的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计算习惯,必须让孩子对教师数学课有兴趣,那样才能谈到数学课堂的计算能力提高,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认真纠错,认真计算,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仔细想想,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这些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和精神,对于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口算能力;计算习惯;学习意志
  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在教学中切实打好计算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口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重视对估算能力的培养,在平常的课堂计算学习中,在计算前可进行估算,使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也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检验。比如:124*42,计算前让学生估算一下,学生把125看作120,把42看作40,125*40=5000,所以124*42大约在5000左右。然后在计算后继续让学生估算,两个数的个位上分别是4和2,所以所得乘积的个位上肯定是8,与计算出来的结果对比,若不是8,那肯定是算错,起到检验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口算估算能力训练,可以为今后的计算能力打下牢固基础,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在日常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注重计算方法,计算习惯,计算纠错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有些计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很简单,就算老师不教,大部分学生也会算。但是作为教师,决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算,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总结出法则,掌握解题技巧,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可以重点从看——想——算——查,几个环节来提高计算效果,比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102*24,从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过渡到三位数乘两位数,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的把102*24计算出来,并且学生在列竖式的时候习惯性的把102写在上面,把24写在102的下面,从表面看来,学生好像都会了,但如果老师对计算过程不多加解释,而突然把24写在上面,把102写在24的下面让学生们列竖式计算,学生就开始出错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计算道理。所以,一节计算课决不仅仅只停留于计算能力。要让学生参与到计算的过程,不但会算,而且要想一想这道题为什么这样算,最后要认真检查,反复检查是否正确,在教学中要养成纠错的能力,对于错误及时想想为什么错了,进而及时纠错,在以后的课堂上慢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纠错本的启用,在平时数学作业中,出现任何错误都必须在此本子上进行及时纠错,认真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从而找到改正的方法,老师定期检查,对于重点的计算错误,可以进行单独典型纠错分析,让数学课上的计算错误得到更好的阻止,这才是计算课应该达到的真正目的。从而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纠错习惯都将为今后更复杂的计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努力培养坚强的学习意志,有效提高计算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也是需要有坚强的学习意志和精神,更有效的提高计算能力。例如简便方法的灵活应用,很多学生认为简便方法就是计算题的一类,在表明“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做,但是当同样的式子放在应用题中,学生就想不到用简便方法,这就需要经常的练习,训练。如:对于38+75+62这个计算,放在应用题中,如:植树节,四(1)班种了38棵树,四(2)班种了75棵树,四(4)班种了62棵树,这三个班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学生很快的列出式子:38+75+62,然后按照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把答案计算出来,用简便方法的学生很少。所以要让学生体会简便方法的价值,做到能简便尽量简便。此外,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比如25*4=100,125*8=1000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们经常练习,不断巩固,总结甚至要背诵,这对一个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意志养成也是一个好的考验。
  良好的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上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计算习惯,必须让孩子对教师数学课有兴趣,那样才能谈到数学课堂的计算能力提高,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认真纠错,认真计算,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仔细想想,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这些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和精神,对于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更是如此。相信孩子们在练习了以后,将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这也需要我们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共同提高。